莫智杰
摘 要:城市軌道交通為公民旅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其操作安全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本文分析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存在的風險主要來自人員、設備、設施、環境和管理因素等,并針對這四個因素提出相應的優化操作以及安全管理對策,從而減少城市軌道交通在運行中所帶來的風險,讓大家在出行過程中安心、放心。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風險;運營安全管理;優化對策
0 引言
自1992年廣州城市軌道交通成立以來,經過了2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截止至2021年4月,廣州地鐵集團負責運營的軌道交通總里程達到676.5公里,同時,正同步推進11條(段)、292公里地鐵新線建設,實現了與重大基礎設施、產業集聚區和發展平臺的配套,拉大了城市布局,拓展了城市空間。為此,只有城市軌道交通的安全性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出行選擇城市軌道交通才能足夠放心。
1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的風險分析
根據對已發生事故和實際運營情況的對比調查得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風險主要有四個因素,其中包括人員、設備、設施以及環境和管理的四種因素,而四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造成的事故也不在少數,前三個因素人員、設備設施和環境是直接因素,管理因素只是間接因素。這四大因素不僅相互聯系,相輔相成,也構成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事故的基本因素。只有不斷完善安全系統以及把控安全措施,才能有效減少城市軌道交通在運行過程中的風險。
2 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存在的風險問題
據調查得出,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總體形勢較為平穩,但同時也面臨著較多的問題,比如:人員、設備設施,管理和環境這四個方面都需要進行分析研究,以規避實際操作當中所存在的風險,實現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便利性、安全性。
2.1 人員方面
關于人員方面的風險主要來源于生理、心理以及技術三種因素,工作人員由生理造成的生理原因造成的風險主要是因為列車司機違規駕駛以及身體存在缺陷等風險。而由心理因素造成的風險主要是在安全意識上比較淡薄,紀律性不強,以及心理素質較差等造成的風險。在技術方面所造成的風險主要是由于員工專業基礎差,操作技能不熟練等造成的風險。非工作人員由生理原因造成的風險主要是源于乘客身體健康發生問題造成的突發事件。心理因素造成的風險主要是由于乘客乘車過程中心理障礙等行為造成的危險事件。技術因素中所產生的風險主要是由于乘客缺乏乘車過程中安全常識的缺乏所導致的危險。
2.2 設施設備方面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涉及的設施眾多設備,其中包括信號設備、車輛設備、機電設備、環控設備等。在安全操作過程中必須以設備安全運行為前提,不能疏忽一絲一毫,因為任何一個小故障都可能導致造成不安全的后果,導致運行中的事故發生,所以只有設備設施質量好以及運行穩定才是安全運行的重要保證。需做好日常設備設施的檢修及安全檢查制度。
2.3 環境方面
內部和環境和外部環境是影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基本因素。內部環境一般情況下包括區間車站,公共區設備用房和管理用房等區域的空氣質量和環境指標,這些指標會導致工作人員和乘客生病,也會造成設備設施不能進運轉的情況。而外部環境則包括極端氣候災害等自然環境,和涉及恐怖組織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一般情況下是由自然界產生的人類難以改變的生活環境如臺風、暴雨、暴雪等,這些都將對軌道交通線路設備造成破壞。極端恐怖組織因素主要是有人為排放有毒氣體等惡意破壞交通運營安全的行為。
2.4 管理方面
在管理方面,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運營風險主要體現在規章制度和安全保證工作的疏忽。例如:規章制度不健全,就會帶來管理職責不明確,工作組織混亂的問題。安全管理工作如果做得不到位,就是領導層責任心不夠,監管不夠嚴格,而員工在工作中也會實行違規操作,這些都會增加安全風險。所以在管理方面的嚴格管制才能有效控制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所存在的風險。
3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優化對策
3.1 人員方面
運營企業需要設立安全管理機構,同時需要配備安全管理人員,以法律、法規、規章為主要學習內容,采取多種形式對員工進行培訓。把安全工作理念重點落實到員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整個過程中。對站務員、列車司機等關鍵崗位員工開展崗前身體健康監測以及心理健康培訓。在對列車司機進行體檢時,利用科技手段對其身體狀況進行監測識別,從而規避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的潛在的危險。
3.2 設備設施方面
在設備設施管理方面,通過科技監測手段加強設備設施在線監測。同時實現遠程實時關注動態以及實時掌握設備設施的狀態,及時發出警報并在故障發生第一時間果斷采取措施,對隱患設備進行分級分類、強化上報、評估、維修等測試實現隱患動態管理。掌握故障發生的規律,并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才能提高設備設施日常維護維修以及故障的處理。在標準化,規模化和精細化的管理下,才能有效減少事故的發生。
3.3 環境方面
在環境方面,加強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涉及的保護區域中違法施工、違章建筑物、違法經商以及樹木、廣告等現象的檢查和處理,并及時做好整理總結。發現隱患需要及時上報,城市軌道交通單位要加強與城市軌道交通公安局、消防局、城市管理局、街道辦、市政公共事業管理局、公交公司、以及周邊中小學企業等的合作,充分依靠社會力量,加強社會宣傳力度,保障城市軌道交通的平安秩序,高度重視安保與反恐兩項工作,通過各種專業安檢設備在最大范圍內對車站關鍵區域做好安全檢查。建立多方聯動機制,明確聯動職責,保障聯動溝通機制及聯動應急機制。同時,企業可利用每年安全宣傳月、消防月、季度安全活動、月度專項活動等方式,在車站、線網等宣傳地點,通過地鐵電視、官方微博、抖音公眾號等方式進行安全教育宣傳,不斷提高企業員工和廣大市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以及救援逃生能力,避免因乘客不了解、不會使用而導致事故的發生。確保乘客在乘車時有序乘車,安全出行,從而降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安全風險。
3.4 管理方面
在管理方面,地鐵開通運營之前,需要建立健全的且涵蓋各專業各環節的制度和操作規程。在專業安全管理制度中需要有章可循,從而促進安全管理制度化以及規劃規范化。在實際操作中需要不斷提高安全管控標準,完善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以及具體落實舉措。在車站開展安全文化建設以及安全作業標準,對相關規定進行定時考核評比以及總結,通過合理的獎罰完善績效考核制度,提高員工對待工作的積極性,對于重復發生事故,慣性事故需要嚴格把控,同時做好安全措施以降低運行風險。在管理方面人員的基礎素質以及基礎管理是尤為重要的,在培訓過程中需要加入對員工心理素質的培育,讓員工在工作過程對安全管理起到嚴格負責的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中,安全方面存在的風險主要來源于人員、設備設施以及環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種因素。根據上述四個因素,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方法及優化對策。希望能夠為安全運營提供一些參考資料,同時也能有效規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中所存在風險。
參考文獻:
[1]張紅欣.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體系探討[J].都市快軌交通,2017,30(1):110-113.
[2]沈秀芳,胡維擷,周國甫,等.上海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監管研究[J].地下工程與隧道,2010(3):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