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輝
當我們從治理理論的角度來針對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困境進行探討的過程中,需要在困境研究的同時尋找到有效的路徑。本文將針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展開綜合分析,希望能夠在治理理論的適用下位高校體育教學取得進一步的發展。
對體育教育改革的困境和路徑進行探索,先要針對目前所存在的教育制度上的問題進行綜合的分析,還要針對高校治理的結構單一性問題展開具體探討。只要能夠保證路徑與困境之間的有效結合,才能夠實現方案的綜合落實,在實踐過程中予以充分的指導。
1 存在困境
1.1 教育制度上的缺失
目前的教育制度一直是將文化成績作為升學的最重要標準之一,通過社會、學校、家庭的氛圍的構建影響,導致學生自己也只看重文化成績。大多數人的普遍認知往往對于體育教學的內容認知仍然停留在體育無用或者是簡單地完成動作練習的表象之上,這就導致,無論是在社會以及學校和家庭的環境上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都是不夠重視的。本身是在教育內容上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卻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下逐漸被邊緣化,尤其是在學校的實踐內容當中,現行的教育制度并沒有實現針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理念的有效貫徹,在屬性設置上的嚴重缺失,也就導致學校內體育學科的地位始終處于低下的水平。
1.2 高校治理結構單一
體育教學來說,治理路線上始終堅持的都是去執行的組織結構,也就是說當前高校的運作模式和政府機構是比較相似的,具有較為濃厚的行政色彩,所以在形而上學的思想傾向表現上,就使得體育教學管理難以獲得深入的發展。目前來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所依靠的部門是兩個部分,分別是公共體育部和教研室,而這兩個部門之間基本上為上下級關系,在溝通協商方面容易存在阻礙,而公共體育部和教研室本身也很容易各自為營,兩部門之間也不能夠針對學生進行直接接觸,在教學管理上很容易出現脫離實際的情況,對于實際的教師授課和學生的體育實踐學習來說來是容易造成影響的。
1.3 教師職權模糊
對于教師來說,因為垂直型的管理制度,教師很難針對教學過程產生的問題進行直接表達,從此以往教師就產生了應付心態,對自己安排的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會注重教學手段、方法以及資源、目標等方面的整合應用。教師的主觀性決定了其教學過程和質量與水平。而學校本身如果已經在潛意識上認可教師,可以針對教學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把控,是在長期的重復教學下,使得體育教師容易在課堂上隨意發揮,也就是經常出現放養式教學的狀態。
1.4 教學內容和評價上的缺乏
雖然說目前針對高校體育教學方法方面的相關研究已經有了許多方法能夠進行借鑒,但是在實踐方面,仍然是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這些新型教學法都還沒有實現普及,而且在針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過于注重技能的展現的現象,并不會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靈活的發展。
2 解決路徑
2.1 家校共營
要確保教育制度的改革,就要針對家校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的發展與理解。進一步的借助網絡教學平臺來實現家校共營體系的建立。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向學生以及學生的家庭傳播體育科學的知識,讓學生能夠體會到體育對自己生活當中的幫助,例如運動生理學的都是可以融入有關家庭體育文化體系構建的過程當中的,學生以及學生家庭都能夠對體育知識完成構建動作練習上的表現認識,進一步的將對體育的認知從學科轉成科學角度。
2.2 多方協同
通過學校、社會以及家庭的多方協同能夠確保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穩步發展,要組織和鼓勵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活動、拓展體育事業、完善自己的體育認知。學校內部也要進一步地改善目前的垂直型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直接對接教師和學生的體育社團組織來實現部門和個人之間的全面溝通,并且定期進行問題的總結和協商解決。
2.3 完善評價
在教學方法上面的改進以及針對學生課下活動的具體情況,教師要知道綜合的理解,通過在線的網絡平臺幫助學生進行課下的學習,在課堂出勤、進步程度、學習態度以及運動技術等方面進行綜合有效的全面發展。讓學生能夠對體育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并且和多位教師綜合評定的方式來充分展現評價的科學性和客觀性,全方位展現學生的素質水平。
3 結束語
之所以要利用治理理論來看待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當中的困境與路徑,就是為了能夠將問題進行有效的實質解決。對于學校管理層和教育工作者來說,必須嚴格重視,在實踐過程中所遇到的這些問題,能夠積極地拓展有關改革方案的各項內容,深刻把握治理理論,并將其應用于實踐教學當中,使得學生能夠因此受益。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錦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