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松
體育是小學教育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我國小學體育的現狀,針對小學生體育創新教學模式、組織形式以及教學方法,以適應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也將會極大地促進小學整體教育發展水平的提高。為此,本文根據體育教學模式、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行了探討,旨在對小學體育的教學有所幫助。
1 小學體育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整體的教育體系不斷的改革變化,也使得很多小學全面開展實施體育課程上的改革,但是,在目前的小學的實際體育教學改革上還是存在著很多問題,只是出于表面的形式,并沒有從實質性的角度上去進行改變,更多的小學體育教師,也沒有充分的掌握并且了解以及適應新課程的教學所對其提出的各種實質性的要求,因此在小學體育的教育上,教學質量都是普遍的不怎么高,而這就也因此影響了許多的小學在自身的體育教學的變革上顯得十分的緩慢無效。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仍是很多小學體育教師,依然遵循著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老師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則是接受體,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這會嚴重的使得很多小學生在上體育課的課程當中,一直以接收的形式進行學習。所以在小學體育的教育教學上,小學體育的現實教學過程當中,作為一種單向直線型的知識傳導,導致小學體育教師,依然主要以學生自身的體育成績成為主要的衡量標準,那么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
2 樹立正確的體育教學的理念
2.1 要以人為本
在“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指導下,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小學體育教育的培養目標,樹立教育新觀念,形成新的教育思想。繼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切實加強體育和健康教育教學。由于小學學生心理成熟度滯后于生理成熟,認知能力落后于活動能力,雖然自我控制能力有一定的發展,但水平不夠高。因此,往往存在一系列矛盾,導致某些心理沖突和不穩定。因此,體育老師要根據小學學生身心變化和發展的實際情況,分析體育課程的現狀,充分發揮其功能,解決學生在心理和生理變化與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問題,提高他們的心理、生理適應能力,激勵每一位小學學生奮發圖強,充分開發自己的潛能。
2.2 建立體育課程體系
建立適合素質教育的終身體育課程體系,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體育健康教育教學的核心環節。課程目標體系應注重體育與健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滿足學生終身體育的追求和健康的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形成良好衛生習慣、建立健康學習和生活方式,實現終身體育鍛煉和終身受益的目標。
2.3 培養自我體育意識
體育教師在注重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同時,也不應忽視學生體育能力的提升,包括學習和掌握體育教學大綱的基本體育內容,學習自我照顧和醫療監護的能力,了解體育裁判和組織比賽的初步能力。只有重視小學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才能使他們從小養成自我體育的意識,從而真正的熱愛上體育。
3 如何高效的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3.1 建立科學的體育教學管理制度
體育出勤、績效管理、學生體質評估和課外活動評估的電子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學校體育課程的管理水平,減少了體育教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根據所選擇的項目和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完整的體育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課程內容和考試標準。只有建立起科學的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規劃體育活動,科學有效的提高體育的教學效果。
3.2 將運動隊訓練納入體育教學,完善體育課程內容體系
現代小學體育課程內容不僅要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而且要提高他們的競技水平和體能的培養。學校可以開設一些球類的體育運動課程,如:足球、籃球、排球、健美操、武術等體育運動。體育老師要在體育教學中突出體能和技能訓練因素,結合學校運動隊的訓練,解決場地、教師、設備、時間、管理等問題,使訓練步行者有規律和規范的軌道。這將會極大的促進學生體能的提高,提高小學體育的整體水平。
3.3 健全和完善體育競賽制度
健全和完善體育競賽制度將會進一步促進大學生的經常性體育活動。學校一年一度的田徑運動比賽,每月都有各種形式的體育競賽,使學生的體育活動經常得以開展,極大地豐富小學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使學生們能夠時時接觸到體育,體驗到體育活動,真正的了解體育,熱愛體育,從而培養小學學生的鍛煉意識。
3.4 營造學習氛圍
在體育課程學習中,開放自選考試科目的課程管理和運作模式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和環境。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的小學學生體育學習的需要,使他們能夠自覺地投入到運動學習中,讓學生能夠實現自我鍛煉的目標:樂于鍛煉、實踐中學習、學習中成長,以享受運動的樂趣。學生選擇自己的體育課程,對教師的教學評估將更加客觀準確。
4 如何進行體育教學的改革創新
4.1 探索新的體育合作學習模式
合作學習是以學習型群體為基本形式,利用動態因素的相互作用來促進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是通過開展體育合作,可以極大的促進可持續發展教育相關技能水平和個人素質的提高。根據新時期體育教學實踐中合作學習模式的特點,教師應分析不同體育項目特點合理地指導協作學習。體育教學中學生之間的互動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習成績和社會交際能力,改善了人際關系,培養了完善的人格,形成了良好的意志品質。
4.2 用成功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創新
當學生在求知的基礎上努力參與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時,要使學生有成功的表現,積極參加運動,自覺和不自覺的關心、熱愛體育活動的積極體驗,從而激勵學生自覺參與體育活動、有趣地學習體育活動。俗話說“只有在學習成功的基礎上偶爾出現靈感迸發的地方,人們才會產生興趣。”因此,只有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才能啟發和引導學生在體育實踐中的創造力,使他們在課堂上發揮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從而體現新時期的創造性課堂氣氛
4.3 多元教學可以體現課堂教學的創新
在當前的體育教學當中,大多的體育教師都還是以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如做做準備活動,跑跑步之后便是自由活動了。雖然讓學生感覺到了體育課堂的輕松,但并沒有很好的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更多多元化的形式來進行體育的教學,如體育知識競賽、通過動作游戲一邊鍛煉身體一邊增長體育的知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當中學習體育,愛上體育。與此同時,體育老師應以體育教學內容的規劃與學生的個人需要和學校的教學條件來發展小學體育的教學工作。將各種體育教學方法有機、靈活地相結合起來施行,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多樣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團體教學、小組指導、循環訓練、聲像教學等多種形式。教師應有意識地組織、引導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組織學生觀看錄像、觀看動作明星電影,觀看體育明星的某些動作技能亮點,以幫助提高他們的體育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
5 結束語
教育教學改革的內容體系應強調基礎性和針對性,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體育健身活動,提供發展和滿足學生自我鍛煉和自我發展需要的機會。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手段,營造生動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他們盡快掌握體育的健康知識和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健身習慣,樹立健康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實現終身受益的根本目標。
(作者單位:東莞市企石鎮教育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