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雁
建設體育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個重要目標,而體育強國的基礎在于群眾體育。隨著現代人體育意識的攀升,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并參與到體育這一專業的學習中,推動了高校體育專業的發展。基于這一背景,為了獲得更好的高校體育專業教育效果,混合式學習模式就出現在了高校體育專業“金課”建設的過程中,那么如何發揮這一學習模式的優勢呢?本研究就將圍繞混合式學習模式、“金課”等理論進行闡述,反思過去基于這一學習模式建設體育專業金課的實際情況,并從中提取出可以優化這一專業“金課”建設效果的路徑,希望能對后續高校體育專業課程優化有所幫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攀升,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體育與生活間的緊密聯系,越來越多體育、健身機構、場館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刺激了社會對體育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高校體育專業的發展。基于這一背景,隨著高校體育專業課程建設腳步的推進,傳統高校體育專業課程建設中存在的教師觀念滯后問題、測評方法單一等問題也開始表現出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混合式學習模式開始被嘗試應用到高校體育專業“金課”建設中去,力圖憑借這一模式的優勢解決以往高校體育專業發展的困境。
1 混合式學習模式和“金課”的概述
1.1 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概述
混合式學習是最近幾年教育中正在逐步取代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新模式,這一模式能夠讓不同能力層的學生在同一地點通過電子設備收獲不同但卻最佳的學習效果,通俗意義上來講,本研究認為混合式學習模式就是一種巧用了信息技術、網絡素材的教學模式,也是一種能充分發揮這些技術、素材優勢的教學新方式。
1.2 “金課”的概述
“金課”首次出現在了人們面前是在2018年教育工作會議上,隨著最近2年有關“金課”問題的研究,“金課”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揭開,所謂“金課”就是相對于傳統教育中“水課”的一項理念,大都是指具備更高深度、更有難度也更有挑戰度的課堂。
2 混合式學習模式下高校體育專業構建“金課”的實際情況
就目前我國絕大部分高校體育專業課程的組成來看,大都有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個部門組成,所以,在討論基于混合式學習模式下高校體育專業“金課”構建的情況時,本研究選擇分別以必修、選修兩個角度來進行闡述。
2.1 必修課“金課”建設上的問題
體育專業作為我國高校教育中一直存在的專業,教育工作者們有關這一專業的優化研究從未停止,但由于傳統體育教育思維的影響,傳統高校體育專業課程大都采取“半自主”的方式展開(即由學校為學生設定若干不同側重的、不同教師執教的體育專業課程,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課程的內容、時間以及執教老師),雖然這一“半自主”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凸顯了學生在課堂選擇時的主動權,也看似能保障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后續體育專業學習中,但就實際體育必修課開展的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在選擇這些課程后仍會以敷衍的心態參與課程,不認真完成教師安排的訓練任務,甚至會找尋一些借口不去上體育課,這一現狀大大打擊了體育教師優化教學設計的積極性,導致很多教師也“樂得悠閑”,不再監督學生,而是想著如何為學生“送”學分。
2.2 選修課“金課”建設上的問題
自2019年高校教學改革以來,“互聯網+體育教育”理念開始被踐行到高校體育專業課程設計中,基于混合式學習模式的線上課程出現在當代高校體育專業課程中,雖然這一線上課程大大拓寬了學生們學習體育專業知識、技巧的渠道,但由于傳統體育教育思維的影響,很多教師并沒有重視這一線上內容在課程教學中的運用,進而影響了混合式學習模式下高校體育專業“金課”建設的效果。比如,在過去1年的選修課“金課”建設環節,可以發現很多教師并沒有督促學生養成線上+線下的體育專業學習習慣,也沒有對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進行檢查、監督,更沒有將教育部門提供的線上體育專業課程資料結合自己學校學生體育專業的實際情況進行改良、優化,繼而影響了這一視角下體育專業“金課”建設的效果。
3 基于混合式學習模式下高校體育專業建設“金課”的路徑
3.1 凸顯“金課”設計的生本原則
這一原則是以往教師在設計體育專業“金課”時比較容易忽視的主要問題,所以,在后續打造混合式學習模式下高校體育專業“金課”時,教師們就應明確以學生為主的關鍵課程設計目標,貼合當代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他們設計能夠激發他們對體育專業興趣、啟迪他們體育精神的課程,借此凸顯“金課”的深入和內涵,優化高校體育專業教育的效果。比如,在未來設計課程時,教師一方面,應從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出發,確保這一體育專業課程能或多或少的為學生后續步入工作崗位有所幫助,以此凸顯體育專業課程的意義,收獲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和認可。另一方面,教師則應轉變以往體育專業課程中為學生單方面灌輸體育知識的局限性,嘗試以任務為驅動讓學生更深入的參與到體育專業研究中來,憑借他們自己對體育專業內容的研究深化以及對體育專業知識的理解,最終收獲打造高校體育專業“金課”的目的。
3.2 劃分明確的課堂教學內容側重
在明確體育專業“金課”以學生為主的建設原則后,教師則應該將傳統的課程模式予以翻天覆地的改變,對傳統體育課程中現有的內容、大綱、視頻等結合現代體育的思路進行改良,根據其不同內容間的關聯關系,將線上的體育課程劃分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課程單元,幫助學生通過這一單元劃分更清晰、便捷的取用他們學習體育專業知識所需要的課程視頻,也憑借這一單元劃分將不同體育內容中蘊含的關系清晰呈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形成更完善的體育專業思路,強化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記憶。比如,在設計高校體育專業“金課”時,通過對課程內容的研究,可以發現絕大部分體育專業內容都離不開走、跑、跳等基礎元素,因此,在后續劃分體育專業“金課”內容側重時,教師就可以根據體育項目中基礎元素的差異將項目劃分為幾個部分,借此幫助學生更清晰的了解體育特點,為后續體育實踐提供幫助。
3.3 滲透“任務式”自主探究活動
在混合式學習模式的背景下,基于“任務”的體育課程設計優勢也愈發凸顯,所以,本研究認為在未來構建高校體育專業“金課”時,教師也可以將“任務”探究的思維融入到課程中,讓學生們在任務的驅動下自主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凸顯“金課”建設的深度、廣度,幫助學生收獲更進一步的高校體育教育效果。比如,在未來建設高校體育專業“金課”時,教師就可以從自己學校體育課程設計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課程教育的目標為學生設計并發布專項“任務”,讓學生圍繞這一“任務”在教學平臺上搜集資源、視頻后,通過觀看這些視頻資源實現對這一“任務”的學習,并在對這些視頻資源學習的基礎上提取出自己在理解、實操這些體育問題時面對的難點,在后續課堂上由教師予以針對性的解決,借此確保這一課程的深度、廣度,實現現代高校體育專業打造“金課”的目標。與此同時,在任務驅動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預留10-15分鐘反思、評價的時間,讓學生對混合式學習的成果進行回顧,借此收獲更有效的課程教學效果。
3.4 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
教師首先應針對學生在接受線上體育教育時表現出的情況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其次,教師則應通過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從中調節后續課程的側重,確保優化后的體育專業“金課”能收獲比較好的培育效果。
綜上所述,在現代高校體育專業發展的背景下,幫助高校體育課程“去水出金”已經成為了當下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由此,本研究圍繞上述三個方面內容進行簡略闡述,希望能憑借對以往混合式學習模式下體育專業金課設計的經驗,啟迪后續這一金課建設的思路,進而推動現代高校體育專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湖南文理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