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海科
軍校學員在基礎訓練過程中,易發生傷病問題,尤其在體能訓練中,傷病發生率較高,增加軍校學員的心理負擔,帶來負面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從做好軍校學員訓練傷病防護培訓、軍校學員訓練傷病預防相關事項兩方面進行探究,旨在減少軍校學員傷病發生幾率,提高學員的身體素質。
基于軍隊進入信息化時代,對軍校學員身體素質提出更高層次要求,要求軍校學員具備較高的體能水平和心理素質;然而在學員實際訓練過程中,易發生傷病問題,相關軍校高度重視這一問題,認為有必要就如何減少軍校學員傷病率開展深入的研究,規范學員訓練動作,強化學員整體體能素質。
1 做好軍校學員訓練傷病防護培訓
軍校學員訓練過程中,主要涉及到體力和技能訓練,訓練質量直接關系到學員整體訓練水平,科學有效的體能訓練,可強化學員身體素質,提高軍校整體素質。當前困擾軍校基礎體能訓練的問題是學員的傷病問題,亟需做好學員的傷病預防工作,降低學員傷病發生率,促使學員更高質量完成訓練任務,提升訓練效果。
1.1 軍校學員訓練中傷病發生的影響因素
學員實際參與訓練過程中,技能訓練壓力較大時,學員的身體負擔和心理壓力會不斷增大,產生訓練的負面影響,長期在高強度訓練下,超出學員身體所能承受的壓力,極易引發學員的傷病問題,傷病主要發病部位為腳踝部位等。同時,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傷病不斷積累,也是引發學員傷病問題的因素之一,導致學員舊病復發,又添新傷,難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愈合傷病。基于此,需要高度重視軍校學員的輕微傷病,做好預防護理,避免輕傷積累引發嚴重創傷。另外,學員的身體疲勞程度,也引發不同程度的傷病問題,學員本身缺少系統性的培訓,自身的身體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確保降低傷病發生的風險。
1.2 軍校學員常見傷病預防
1.2.1 腿部腫脹
腿部腫脹傷是由于自身長跑經驗不足造成的,致使腿部肌肉緊張,引起肌腱疲勞;腿部腫脹主要表現部位在腳背,學員會感覺明顯的局部疼痛,甚至腳踝也會產生微痛感;因此,針對腿部腫脹問題,在軍校組織學員訓練前,需要引導學員做好長跑前的熱身活動,例如:練習慢踢腿和快踢腿動作,保持腿部肌肉放松,檢查腰帶、鞋帶的松緊度,盡可能降低腿部腫脹傷害的發生。在長跑結束后需要先慢跑幾分鐘,避免馬上停止,造成身體傷害,做好小腿肌肉、腳踝等部位的按摩,加強對膝關節可能引發傷害的預防;針對腫脹部位,可使用樟腦酒搓熱,緩解腫脹傷害,降低學員的傷痛程度。
1.2.2 腳踝扭傷
腳踝扭傷發病原因主要與疲勞、地面不平因素有關,在足底運動不穩定的情況下,會增加學員腳踝損傷程度,甚至是韌帶破裂,增加學員傷病程度,影響體能訓練效果。學員一旦出現腳踝扭傷傷病,腳踝關節處會出現疼痛感,出現腫脹、充血現象。因此,為降低腳踝扭傷發病率,需要做好前期的運動準備,在訓練前檢查好鞋帶、腰帶的松緊度;選擇平坦的訓練場地,減少傷病發生的可能性,針對腳踝輕微損傷問題,可做高抬腿動作,適當進行休息;針對扭傷嚴重的學員,要輕柔踝關節,采取綁帶敷料的方法,緩解腳踝關節的疼痛感,同時,可采取冷敷方式,緩解充血現象,消退腫脹現象。
2 軍校學員訓練傷病預防相關事項
2.1 加大學員健康、預防傷病宣傳和教育力度
軍校方面,在實際組織學員開展體能訓練、技能訓練過程中,要加強對學員的健康教育,強化對傷病的預防;做好訓練前的培訓工作,普及相關傷病知識,介紹傷病的基礎預防和處理措施,降低傷病發生時,對學員身體的傷害。同時,軍校醫務工作者要定期宣講生理學有關的專業知識,保證學員掌握更多預防傷病發生的知識和手段。
2.2 做好義務監督工作
結合學員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訓練場地,并配備專業的醫務工作者,學員中出現傷病問題,第一時間開展護理和治療工作,提高軍校訓練急性傷處理水平,及時解決學員訓練中的傷病問題。
同時,在藥品配備上要完善,切實做好學員訓練的后勤保障工作;針對出現急性傷病的學員,需要進行醫學觀察,加強學員的康復指導。
另外,訓練員要結合學員身體素質,制定周期性的訓練計劃,加強訓練的整體設計,全面掌握學員的傷病情況,包括舊傷和新傷,并根據學員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訓練計劃和方案,控制好訓練時間,把握訓練強度,避免加劇學員傷病發生率。
結論:綜上所述,軍校學員基礎體能訓練和技能訓練,是提高學員身體素質和技能水平的有效路徑,為降低學員在實際訓練中傷病發生率,需要結合學員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引導學員做好訓練前的準備活動,并在訓實際訓練過程中做好傷病預防工作,保證自身身體健康的基礎上,提高訓練效果。
(作者單位:武警部隊工程大學軍事基礎教育學院軍事體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