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淑娜 張云蓉
摘要:中國經濟乘著時代的東風,一步一步邁向更好的明天,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為高校的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同時也帶來了更重的競爭壓力。雖然大學生兼具學歷與技能,但是在就業的大潮流中鮮少有人能立在浪頭。這種狀況將大學生以及教育從業者的目光引向創業領域,但創業領域是不同于就業的新領域,其要求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也就成為了高校的職責之一。本文從當下高校內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現狀出發,分析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教學方法改革
引言:
在市場經濟的時代,大學生有著更多的選擇,他們可以通過面試成為企業的員工,也可以通過創業成為企業的老板。相關部門以及高校早已認識到創業的重要意義,在此之前就推出一系列宏觀政策和具體舉措來促使大學生自主創業。一系列舉措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大學生對于創業有了更為全面的看法,也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入到創業的潮流之中,但是在具體創業的過程中,部分大學生表現出創新創業能力不足的問題,這成為制約大學生創業發展的難題。因此,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成為當下高校的新任務。
一、改革教學方式方法
當下的高校教育十分注重專業課方面的學習,關于創新創業方面的教學內容較為匱乏,甚至有些學校根本沒有此方面的教學計劃。高校是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場所,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自然也要在高校中習得,這就對高校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高校需要改變當下的教學內容,適當增加關于創新創業的課程[1]。課程的增設不能單純依靠高校方面的判斷,要綜合市場中的企業以及學生本人的需求,這就需要高校廣泛調研,調查在創業的過程中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和能力,創新創業能力要達到什么樣的程度;同時也要了解大學生在此方面的欠缺之處,針對大學生的欠缺之處增加課程的內容。課程的教授山要盡量采用柔和的方式,尊重大學生本人的意愿,避免強制要求學生參加引發學生的抵觸情緒,開辦興趣班讓學生自由地選擇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另一方面,高校需要增設實訓基地,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提升創新創業的能力。建造實訓基地需要高校充分利用校內資源,適當將高校的建設項目作為實際案例向學生講解,必要時可以由教師帶領學生開展較為簡單的創業項目。除了校內資源,也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將校外資源也融入到實訓基地的建造之中。具體而言,可以對創業項目進行簡單的評估,對創業項目的風險做出等級評定,在校內和校外專業人士的帶領下,讓學生參與到創業的過程中,使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理解創業的真諦,從而達到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目的。
二、打造專業師資隊伍
教師在任何階段都是學生的引路人,雖然大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價值觀念和知識,但是更高層次的知識仍然需要教師來傳授。基于此,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習得過程中,需要教師來引導,教師的整體素質關系著大學生培養的質量。首先,教師應當具有正確的創業觀念。以往大眾對于創業有著許多的誤解,教師自然也不能例外,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對于創業的看法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但現下仍然有部分教師對于創業有著不正確的認識。作為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教師隊伍,對于創業一定要具有正確的認知[2]。只有具有正確的認知,才能保證教授給學生真正正確的理論與實務經驗。其次,要保證師資隊伍中的教師具有豐富的創業經驗,將創業經驗作為教師的重要考核標準。創業與傳統意義上的就業有著很大的不同,最為突出的一點便是其更強調經驗。從未創業過的大學生自然沒有經驗,這就需要教師將自己的經驗傳遞給學生,倘若教師自身在創業方面就沒有經驗,更不必談將經驗傳達給學生了。最后,高校中教師隊伍的構建要保證多元化,既要有精于理論研究的教師,也要有精于實務的教師,實行大學生培養的雙師計劃。
三、創新教學評價方法
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需要各方面做出努力,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的軟硬件條件,但要想真正取得進步,最終還要依靠良好的評價體系。創業相關的課程與實務同其他方式有著巨大的不同,在評價方法上自然也就不能采用傳統的評價方法。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評價需要以創新創業能力為中心,將實踐成果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適當縮小在理論上的評價比例。以往評價主要是依據學生的考試情況做出的,在創新創業的評價體系下,要盡可能采用各種比賽的形式來評價。在理論層面可以舉辦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自己對于職業生涯的規劃,規劃的制作要基于學生習得理論知識,在各種可能的規劃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在實務層面可以舉辦創業大賽,確定創業大賽的主題,讓學生針對主題寫出創業計劃書,并根據計劃書在后續的比賽中實際模擬創業過程,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制造各種難題,考驗學生解決創業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兩方面的測試,可以最大程度上考察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發現學生在某些問題的優勢和不足。教師在后續的教學中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表現,針對其不足之處做出訓練,幫助學生改正不足,使創新創業能力達到新高度。
四、結束語
創業的地位早已不同于以往,從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入創業的熱潮中就可見一斑,但是創業之路也有著不同于傳統就業的艱辛,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就是度過創業之路中艱辛的鑰匙。培養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首先需要改革當下的教學方法,從理論與實務兩方面提升大學生的能力;其次,需要吸收專業的師資,借用教師的力量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保駕護航;最后,采用全新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在評價反思中關注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羅蘭, 何躍勇, 宋山梅. 《創業管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基于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J]. 現代商貿工業, 2019, v.40(18):160-163.
[2] 周佳妮. 新媒體服務于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策略探究[J].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19, 002(023):P.64-65.
1.云南工商學院 云南 昆明 651701
2.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