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皞
1 兒童防近視策略研究
1.1 研究意義
視力低下、眼睛經常干澀和疲勞,影響學習生活和工作質量。長期戴眼鏡會導致生活工作不便,中高度近視會導致眼球突出、眼瞼松弛、影響容貌,升學、參軍、考公務員和找工作受限。近視患者其白內障、青光眼的發病率明顯高于正常人,遺傳性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中高度近視,遺傳率幾乎在80%以上。綜上所述,對近視應該也必須進行積極的預防和治療,防止其無限制地發展。
1.2 文獻綜述
2005年,視力不良是我國青少年中檢出率最高的常見病,其中85%以上屬近視。近視使青少年的注意力深度和廣度受限,辨認遠處和精細目標能力下降,對學習產生不良影響。近視和視力不良的學生在緊張的腦力勞動后,比其他人更易發生疲勞、頭痛、眼花和神經官能癥。防治近視,保護青少年視力已成為國家教育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以及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
2010年,近視是一種常見類型的屈光不正,表現為視力障礙、視疲勞及眼位偏斜等,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視覺2020”行動中,要求改善消除的5類眼病之一。有些近視對視覺的損害非常嚴重,甚至不能恢復,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近視眼究竟是不是不可逆的,干預對于近視眼來說究竟有沒有效果,至今仍是一個全球性的難題。
2012年,青少年近視防治綜合干預措施包括:增加調節靈敏度和減少旁中心離焦為核心;醫學驗光;佩戴有周邊視力控制技術的鏡片;建立屈光發育檔案、長期跟蹤隨訪;教室燈光、課桌椅改造及課業簿冊視覺衛生標準化。建立屈光發育檔案的三大好處:一是及早發現屈光異常,如高度遠視、近視、散光和弱視等。二是及早發現嬰幼兒是否有眼疾。三是在視力正常的兒童中,篩選出近視眼“坯子”,是建立屈光發育檔案的最主要目的。
2013年,近幾十年來近視患病率高速增長,近視的并發癥很多且高度近視致盲的可能性較高。目前較為常用的干預措施主要有光學干預方法(如配戴眼鏡)、藥理學干預方法(如使用眼藥水)和眼科手術等,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還需進一步研究。
2014年,近視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成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最突出問題,如何有效防治一直是全世界眼科界的一個難題。2010年第6次全國多民族大規模的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各學段學生視力不良率繼續上升并出現低齡化傾向。
2015年,通過市場調查,目前的學生教材及練習本用紙市場急需一種科學減輕學生近視發病率用紙。
2016年,用眼習慣和用眼姿勢不正確是影響近視眼發生率的一個主要因素,長期的不正確用眼姿勢導致眼球的發育不正常,容易導致近視眼的形成。防近視多功能學習椅的結構與傳統的座椅相比,可以矯正身姿防近視,使用方便。學習椅的椅座高度可調節,可滿足不同學生對不同椅子高度的需要。它專門設計了一套控制系統,采用光電耦合器作為防近視多功能學習椅的傳感器,經測試,使用此控制系統后的防近視多功能學習椅的控制靈敏,達到技術要求。
2017年,體育運動不但有助于增強兒童的體質健康水平,而且能緩解眼部疲勞,從而改善視力水平。(1)體育活動有助于減緩眼部疲勞。(2)體育活動有效預防和治療近視。體育保健明目體操對防治近視的發生與發展有很好的作用且效果明顯優于對降低近視度數作用不大的傳統眼保健操,且時間越久,效果越明顯。體育保健明目體操簡單易操作,時間短,見效快,安全無副作用,值得推廣。
2018年,為切實加強新時代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八部門聯合頒布實施《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將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上升為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2019年,性別、生活所在地、父母至少一方近視、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間、睡眠是否充足、坐姿是否端正、眼睛休息時間是否充足、作業負擔是否過重,均為近視發生的獨立影響因素。對21世紀以來中央部門頒發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相關政策進行協同性綜合分析,新時期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政策的重要目標是降低近視率。
2020年,中國中小學的應試教育十分嚴重,近距離讀寫行為有增無減,電腦、電視、手機等視屏行為增加顯著,日間戶外活動日益減少等。青少年長時間學習造成睫狀肌、晶狀體長期處于緊張狀態,進而演變成近視,并逐漸加重。采用穴位按摩操能夠能全面的按摩患者眼部周圍穴位,有效改善患者眼部血液循環,學校可以采取穴位按摩操及眼保健操能夠有效改善視疲勞情況,提高兒童青少年的視力恢復程度。
2 總結及展望
預防近視首先需要改正用眼習慣,糾正不健康的用眼習慣;培養正確的用眼習慣,養成課間休息遠望、做眼保健操的習慣;增加戶外運動,保證每周戶外運動>10h;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在暗處學習;避免長時間接觸手機、電腦等藍光照射,嚴格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定期檢查視力,選擇科學正規的機構配鏡、矯正視力。
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是一項系統工程,實現目標任重而道遠,既需要政府部門下更大的決心、做更扎實的工作,也需要家長、學生、學校、社會各方面攜手努力、共同行動,將兒童青少年近視納入所有的政策,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的社會氛圍。
(作者單位:天津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