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濱
摘 要:近年來,在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公路工程事業發展迅速。而公路維修養護,是公路工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科技發展支持下,大量新材料和新技術應用在公路維修養護中,既提高了公路質量,又延長了公路使用年限。因此,本文以國外公路維修養護的新技術和新材料研究現狀為切入點,探討了新材料和新技術在公路維修養護中的具體應用,旨在優化公路維修養護工作。
關鍵詞:新材料;新技術;公路維修養護;應用
近些年來,我國公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滿足了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但是隨著公路建設里程的增加,相關公路維修養護工作量也隨之增加。為確保公路質量,在公路維修養護中應注重新材料和新技術的廣泛使用,有效提高公路工程運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支持。鑒于此,從提高公路維修養護工作水平角度考慮,本文深入分析“新材料和新技術在公路維修養護中的應用”具有顯著意義和實踐價值。
1 國外公路維修養護中的新技術和新材料研究現狀
在國外公路建設主要分為土基、壓實路基、底基層和基層、瀝青混凝土幾部分。但是在公路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往往會因為荷載力出現車轍。針對此問題,國外公路施工時往往會增加瀝青混凝土的厚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此類問題,但是長時間高溫條件下,公路仍然會出現車轍病害。為了切實提高公路建設質量,國外部分國家已經開始在公路建設中應用新技術,在已經成型的公路上層敷設一層水泥混凝土層[1]。由于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強度,可以作為受力層,可以有效分解車輪對路面的荷載作用力,從而能夠有效避免車轍病害的出現。針對公路常見的裂縫、老化等病害,國外主要是采取預防性養護措施,在公路病害尚未出現之前,加強日常監測和分析,并據此開發出相應的材料和解決措施,同時注重新型公路養護技術的使用,從而可以大幅度提升公路建設質量[2]。
2 新材料和新技術在公路維修養護中的有效應用分析
近些年來,我國公路事業發展迅速,交通運輸負荷也隨之增加,使得公路維修養護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為了保證公路質量,提高公路交通運輸的持續性和安全性,應在實踐中注重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應用,以此提高公路維修養護效果。
2.1 新材料在公路維修養護中的應用
(1)聚合物面層材料。此材料在公路維修養護工作中較為常見,憑借特殊的結構、抗腐蝕性強等特點,應用在公路維修養護中可以大幅度提升公路工程質量。在實踐中,聚合物面層材料展現出的特性,除了耐腐蝕性之外,還具有較強的韌性,并且內部含有大量的含氧物質,這是使得其應用在公路維修養護中,可以極大地提升公路路面結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3]。
(2)擴展網。基于本質角度來說,擴張網是一類承受力高、強度高的鋼材,通過加工和擴展處理鋼材,制作成擴展網,之后將其應用在公路混凝土基層施工中。在公路維修養護中,擴展網與混凝土的相結合,可以在擴展網的作用下極大地提升公路混凝土路面的結構強度和抗震性能,從而有利于提升公路質量。在實踐中,施工技術人員使用擴展網進行公路維修養護,應對公路路面工程進行客觀評價,待明確路面工程實際情況后,才能有針對性地利用擴展網進行修復,從而可以提高公路維修養護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學性[4]。
(3)抗車轍劑。在公路維修養護工作開展過程中,抗車轍劑作為常用的新材料之一,主要與瀝青相結合使用,可以有效增加瀝青路面的表面筋,從而有利于提高瀝青的黏度,使得其在車輪荷載下仍可以保持穩定狀態,進而不會出現車轍病害[5]。另外,在公路維修養護中使用抗車轍劑,可以有效改善路面的性能,進而可以有效預防路面裂縫和局部塌陷問題,為車輛在公路上安全有效行駛提供了支持。
2.2 新技術在公路維修養護中的應用
(1)Cape封層技術。在科技和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公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保障人們日常安全出行和貨物安全運輸,應在公路維修養護工作中,逐漸摒棄傳統的道路敷設技術,而廣泛應用Cape封層技術。在公路維修養護中應用Cape封層技術,具體操作是有機結合稀漿封層技術和石屑罩面封層技術,對已經有破損問題的公路路面進行修復,由于其結合了兩種技術,使得其在實踐中具備兩種技術的優勢,可以大幅度提升公路工程維修養護效果,從而能夠為車輛安全行駛在公路上提供保障。除此之外,隨著Cape封層技術在實踐中應用范圍的擴大,其應用問題也隨之被解決,使得Cape封層技術更加完善,且在實踐中的應用效果更加顯著。根據實踐證明:公路維修養護中應用Cape封層技術,可以延長公路工程三年以上的使用壽命。
(2)夾心式石屑封層技術。此項技術在公路維修養護中的應用,主要是在兩層石屑封層中填充一層新型材料[6],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石屑封層。在公路維修養護中使用夾心式石屑封層技術,需要根據公路實際來進行施工。在具體的操作中,施工技術人員應在封層上面敷設石屑,當然石屑的選擇,需要遵循路徑小、粒徑均勻等原則,在此基礎上,利用鋼輪對處理后的路面進行壓實處理,待封層完善之后,應進行瀝青混合料的噴灑操作。在公路維修養護工作實施中,應不斷重復上述過程,直到達成養護目標即可。另外,為了保證公路維修養護效果,應在實踐操作中嚴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以夾心層的石屑粒徑,應將大小控制在2.39毫米到4.45毫米之間。
(3)就地熱再生技術。此項技術,即就地加工瀝青,進一步進行相應的修補及養護作業。基于具體應用期間,需對損壞的路面進行清洗及銑刨處理,然后在就地加熱的基礎上,將合理的配合比設置好,并把一定量的瀝青及再生劑添加至修補材料當中,通過攪拌獲得混合料,進而進行鋪筑及壓實作業,從而使損壞的瀝青路面實現再生,這樣便能夠使養護的效果增強。此外,就地熱再生技術的應用,對原有的瀝青材料進行了合理科學地利用,使養護成本有效節約,并能夠降低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經濟高效,值得推廣及應用。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公路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對公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國公路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往往會出現裂縫、塌陷等病害問題,若沒有及時通過有效的維修養護工作來處理病害問題,不利于公路安全運行。因此,相關部門應對公路維修養護工作引起重視,并在公路維修養護工作中,結合公路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新材料和新技術,以此大幅度提升維修養護工作效果,有效提高公路質量,進而為社會經濟發展穩定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單坤.探析公路維修養護中幾種可借鑒的新材料和新技術[J].綠色環保建材,2020(2):146-147.
[2]李文海.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在公路養護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7):229.
[3]孫媛媛,周睿.公路維修養護中新材料與新技術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6(34):22-23.
[4]劉憲明.公路維修養護中的新材料和新技術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16,43(1):121+164.
[5]張鵬.公路工程中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探討[J].產業科技創新,2019,1(22):69-70.
[6]國瑩瑩.新技術新材料在橋梁改建工程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19,4(2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