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祖慶 彭桂枝
摘要:隨著國家“1+X”證書制度在職業院校的的穩步推行,對我國的職業院校的教學教育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勢必促進校企合作新的變革,作為試點專業之一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研究基于“1+X”證書制度下的校企合作的辦學機制、培養模式、運行機制等工作迫在眉睫。
關鍵詞:“1+X”證書;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718.5?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5-0158-02
0? 引言
“1+X”證書出臺的背景是國務院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文件,該實施方案提出普遍實行啟動“1+X”證書制度?!?+X”證書制度即一張學歷證書+若干張職業技能資格等級證書,目的是通過在職業院校開展學歷教育+技能培訓的育訓形式、學歷證書+技能證書的書證融通模式,來培養符合國家職業發展的高質量的學歷性技能人才。職業院校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以下簡稱汽檢專業)作為首批試點專業之一,在“1+X”的證書制度下開展校企合作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1+X”證書特點
作為先行試點專業之一的汽檢專業,之前實行的普遍是一張學歷證書和一張技能等級證書為主,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從事汽車檢測、維修、營銷、管理、保險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顯然一張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能滿足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時代需求,很多畢業生在職務崗位晉升、轉崗方面也受到限制。單從汽車檢測維修崗位來說,其涉及的作業內容和崗位也很多,不管是從學生的興趣點和專長培養方面來說講,還是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來說,一張大的證書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具體技能水平,“1+X”證書將汽車維修技術領域的技能進行模塊化、分層次,按照實際維修崗位和作業內容進行技能等級的劃分,如動力系統、舒適性系統、排放控制系統等,經過模塊化的訓練,取得相應的模塊證書,持證上崗,企業可根據學生持證,安排相應崗位和工種,既可以最大化地發揮學生技能專長,也可優化利用人才,提高維修質量和效率,這是雙贏局面。
目前,業內普遍認識到推行“1+X”證書制度,并非是簡單在職業院校中引入一個獨立的考證認證制度,人社部考評機制的退出和行業認證制度的引入,顯然不是職業證書與學歷證書制度相加這么簡單,長期以來人才培養與企業的需求不銜接制約著職業教育的發展,“1+X”證書制度的到來,在積極引導校企合作方面尤為明顯,促進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在人才培養、師資共建、考證認證等方面不斷革新,增強企業和院校活力,提高辦學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方面影響是深層次的,它完善了符合當代職業發展的人才評價系統,緩解了人才側供給需求矛盾。
2?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1+X”證書的校企合作
在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道路上,校企合作是最常見的一種人才培養路徑,校企合作程度與院校的教育教學模式密切相關,之前的政策是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建立以政府為主導,院校為主,企業參與的校企合作機制,如何在“1+X”證書制度下開展汽檢專業的校企合作,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2.1 建立校、企二元一體合作辦學新機制
在地方和主管教育部門的支持和引導下,打破常規的辦學體制,積極與企業合作,可以選取長期合作的汽車維修和4S企業單位商議共建合作辦學,建立一些合作學院,也可以引入多家企業進行“招標”式競爭合作辦學。在人事、教學管理、保障后勤、激勵措施等方面進行合作,形成緊密的校企合作辦學新機制,學校和合作企業雙方簽訂合作辦學的章程,明確辦學的權利與義務,合作學院區別于以往的以院系部的教學管理學院,合作學院需要有企業深度的參與管理,與企業零距離對接,企業從發展規劃、招生就業、專業建設、教育教學到生產實習、社會服務等全過程參與管理。作為學校則要做到充分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創新監管、優化服務、營造合作辦學的便利環境,充分尊重企業在合作學院的權利與義務。
2.2 打造校企聯合培養新模式
這種聯合培養模式改變了學校只培養、企業只被動接收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企業和學校一樣都是培養人才主體,與以往的校企合作下企業只參與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方面不同,企業參與到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來。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如何共建實施:
①共建“1+X”師資隊伍。通過校企合作平臺,共建一支“1+X”認證的師資隊伍,首先職業院校要與企業雙方挑選符合“1+X”證書制度的潛在人選,一道做好師資培訓的整體方案,該方案重點圍繞“1+X”證書制度編制,其次規劃好師資能力的發展路徑,該路徑要貫穿于師資隊伍的終身發展,最后做好培訓師資資質的等級認證,企業認證和教師崗位雙認證。師資由學校和企業選拔和培養,企業的師資必須進校從教,學校的師資必須進廠,打造真正具有學校和企業背景的新型“雙師”隊伍,既是技術專家能手,又是教育教學能手,教師的技術技能培養由企業承擔,同樣企業師資的教學能力培養由學校承擔。教師取得相應的行業或企業資格證書,企業的師資也要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或通過相應的教學能力評估測試。最后將這樣一支師資隊伍送出去,參加“1+X”認證的培訓,取得相應的“1+X”職業資格證書,成為名副其實的雙師,使其具備課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實施方案開發、X證書評價標準和考試題庫開發能力,以及建設所在學校汽檢專業領域“1+X”培訓站、及考核站能力等等。練兵先練將,有了這樣的師資隊伍,是基于“1+X”證書制度的汽檢專業的校企合作基礎。
②共建“1+X”考證和育人認證站點。“1+X”證書的認證對汽檢專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考證模塊是重中之重,而考試站點認證是關鍵之一,各院校在籌備和在建符合“1+X”考試認證站點,就汽檢專業目前來說很多院校面臨一些困難擺在院校面前,如:一些院校汽檢專業發展相對弱勢,實驗場地、設備等這些硬件條件較為短缺,那么利用校企合作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引入合作企業的資金、設備、場地等。引入校企合作共建“1+X”認證站點,立申報新建“1+X”汽檢專業考核站或考試站,依照“1+X”證書的要求,籌備具備獨立的校企合作管理團隊,包括主任和考評員隊伍及行政后勤人員;具有獨立的辦公場所,包括理論考試和實踐考核場地。在實驗器材投入、場地建設、后勤人員方面充分挖掘學校和企業資源。共建認證站點既能服務學校的師生考證要求,也能滿足企業自身的認證需求,在后期的收益方面做好分配,實現“1+X”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的共贏。
③共建“1+X”人才培養計劃。校企雙方共建“1+X”人才培養計劃,對人才培養計劃方案進行商議和修訂,由學校和企業聯合企業合作委員會制定和修訂人才培養目標;由院系部專業委員會聯合企業導師制定“1+X”人才培養的具體方案,共同進行專業課程設置和校本教材合作開發,由院校和企業共同承擔具體的實訓實習基地管理。企業的參與共建使得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完全對接,專業設置與崗位需求無縫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對接。培養符合“1+X”證書制度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
④共建“1+X”課堂。課堂是教學開展的主要載體,“1+X”證書制度必然對課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課堂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臺,共建“1+X”課堂,依據“1+X”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項目中的模塊證書,進行模塊化培訓、項目化教學、任務化實施的課堂建設。將企業導師引入到課堂進行核心技能知識點的講解及經驗的傳授。同時由企業導師承擔和參與實訓實習課程,形成校企合作共建課堂,共同培養符合“1+X”證書制度下的人才。在課堂的教學設計上,結合實際崗位作業內容來設計,提供職業環境、真實案例教學任務、教學資源,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在教學方法上,引入項目導入、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主動獲取和利用教學資源、團隊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學手段上,充分調用多種媒體手段,如在線課堂、網絡資源平臺、手機學習通等,還可以在一些案例課程中,連線企業導師在線答疑解答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1+X”證書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
俗話說“開店容易守店難”,同樣校企合作簽個協議容易,運行維護缺不容易,要想長久健康地保持校企合作機制,必須要有有效的運行機制來保障實施。
3.1 驅動運行機制
強烈的利益驅動是校企合作的動力來源,校企合作雙方各取所需:院校為社會培養所需的專門化人才,企業為了獲得競爭力和院校人才,院校看中了企業的技術、設備、場地等資源,而企業看中了院校的人力資源。雙方目標都是一致:完成產品—高技能高素質人才,故培養高技能高素質人才是校企合作利益的驅動核心,圍繞這個驅動核心,構建校企合作動力機制,校企之間要彼此坦誠、真誠合作,確保培養的高技能高素質人才滿足合作共贏。
3.2 保障運行機制
保障機制由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以及執行隊伍組成。校企合作委員會組成管理協調機構,有院系主要領導和企業高層雙方共同人員組成;建立合理科學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在合作協議職責、權利與義務合同文件到具體的合作成果、人員管理辦法做出明確規定;師資隊伍是保障運行機制的關鍵,建立前述的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1+X”證書制度師資專業隊伍,確保保障機制運行開花結果。同時政府要建立起合作單位、職業院校、教育主管部門之間的緊密關系,積極參與、協調,注重政策上的保障機制。
3.3 激勵運行機制
激勵運行機制是調動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不光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也要激勵學生積極投入到“1+X”證書制度的教學活動中來,對于獲取“1+X”證書的學生給與一定的補助和獎勵,對于“1+X”突出貢獻的教師給與表彰,當地政府部門和主管教育部門也要出臺相應的激勵措施,如績效考核方面、教育培訓經費等方面給與傾斜,部分省市“1+X”專項經費上的投入,已經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4? 結語
校企合作在職業院校中已經走過了很長的一段路,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面對“1+X”證書制度新形勢下,汽檢專業“1+X”證書的校企合作在辦學機制、培養模式上要不斷探索,轉變觀念,在運行機制上要不斷創新,如何更好地開展校企合作,并不會一帆風順,但是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頂層設計路線指引,全社會形成共識,群策群力,校企合作的路子會越走越寬,有幸作為“1+X”證書制度試點專業之一的汽檢專業在校企合作前景會一片光明,大有作為,為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尹愛勇,顧薇,吳彬.“1+X”證書制度下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9(22).
[2]史志洪.校企合作模式與運行機制的探索[J].江蘇教育,2010(06).
[3]陳柳.淺析“1+X”證書制度下青年教師專業發展——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師為例[J].時代汽車,2020(08).
[4]賈紅文,王婧,趙晶晶.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的探索[J].傳播力研究,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