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2月,中央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即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該文件再次聚焦鄉村振興。實現鄉村振興是我國重大戰略部署??h級融媒體中心作為基層信息傳播的關鍵、底層群眾輿論場的中心,具有強連接性、強地域性、強互動性等重要作用,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助力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此,縣級融媒體中心應做好國家政策的解讀、傳播;運用平臺優勢,打造產業鏈;推進農業信息化、實現農村改革;挖掘本地特色,激發內生動力,發揮時代意蘊。推進鄉村振興,同時也是實現媒體融合,踐行“四力”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縣級融媒體中心;鄉村振興;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2-0154-02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要建設好縣級融媒體中心。截至2021年3月,我國縣級融媒體中心掛牌超過2400個。雖然縣級融媒體中心數量眾多、覆蓋面廣,但建設速度和融合深度并不能滿足鄉村建設的信息需求和傳播需求。在媒體融合發展背景下,縣級融媒體只有發揮優勢,彌補不足,走出洼地,才能實現真正融合,才能助力鄉村振興。
一、縣級融媒體中心在鄉村振興傳播中的作用與重要性
縣級融媒體是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容、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一種新型媒體[1]。縣級融媒體中心之所以能在鄉村振興傳播中發揮重大作用,是因為它的獨特功能。首先,縣級融媒體中心與傳統的報紙、電視、廣播不同,其信息傳播的途徑、方式融合了多種要素,不僅融合了文字、圖片,還融合了音頻、視頻等傳播元素,多渠道發布信息,拓寬了共通的意義空間;其次,縣級融媒體區別于中央媒體、省級媒體,它的主要受眾是該縣及從屬區域的民眾,信息傳播更有接近力,傳播效果更好,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強連接性,信息傳播公信力大
縣級融媒體中心是信息傳播的“中間站”??h級融媒體中心與農民的距離最近,最了解農民的需求。首先,縣級融媒體能夠針對當地發展提出符合實際的問題,而不是夸夸其談;其次,縣級融媒體與當地具有強連接性,通過報道群眾身邊人、身邊事,提高他們對信息的關注度,便于他們更好地接受信息,進而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再次,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核心受眾是當地群眾,受眾面小,兩者之間具有強關系,這大大提高了信息傳播的認同感。
(二)強地域性,信息傳播力強
社會信息系統是一個存在著眾多可變因素的系統。在社會信息系統中,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是必然存在的現象。而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播,實際上是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意義交流。一種意義要傳達出去,必須將意義賦予在符號上。傳播過程是傳播者與受眾將符號不斷編碼與解碼的循環過程。信息得以傳播,就意味著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有共同的意義空間。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縣級融媒體中心更能發揮地域特色,解讀當地文化。比如借助地方話,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講得更明白、更清楚,讓當地受眾聽得懂、悟得清。
(三)強互動性,信息傳播引導力強
縣級融媒體與市級、省級媒體的受眾人群不同。縣級融媒體主要服務的是縣、鎮、村的群眾,受眾面小,反饋渠道隨之縮短。換句話說,就是農民接收信息后能夠及時反饋,媒體也能及時且有針對性地反饋傳播信息,兩者形成良好的互動溝通。并且,受眾與受眾之間也能夠互相交流信息,強互動性增強了信息的引導力。
二、縣級融媒體中心在鄉村振興傳播中的發展路徑
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擺脫貧困的地區如何走向自立自強,國家如何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是當下亟須深入探究的問題。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持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是一項重大工程。因此,探索縣級融媒體中心在鄉村振興傳播中的發展路徑,十分必要。
(一)做好政策的解讀、傳播
由于區域發展、媒體組織結構等因素,一些基層群眾常常無法及時獲取、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作為基層媒體,縣級融媒體中心直面廣大人民群眾,上連中央,下接基層,是信息傳播的“中間站”。
1982年,中央發布第一個一號文件——《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2]。該文件首次對“三農”問題作出重要批示。今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是21世紀以來第18個有關“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要落實這些文件的指示精神和要求,首先要將信息傳達到位。縣級融媒體中心不僅要正確、及時地解讀、傳達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而且要根據當地特色,結合當地文化進行信息傳播,以此擴大信息傳播的廣度和深度,提高信息傳播的質量。換言之,作為打通媒體融合的“最后一公里”、連接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縣級融媒體中心要最大程度整合縣域媒介資源,發揮基層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將國家的政策信息最大程度傳遞給人民群眾[3]。
(二)運用平臺優勢,打造產業鏈
脫貧摘帽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十四五”期間“三農”工作最重要的任務[4]。當前,鄉村振興進入新階段,縣級融媒體中心要把握形勢變化和未來趨勢,牢牢抓住機遇,并結合本地特色,探尋適合本地經濟發展的創新路徑。
鄉村振興要持續推進,靠“輸血”遠遠不夠,更重要的在于本地自身具備“造血”功能。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深化拓展消費幫扶,對就業困難人員進行就業援助。怎么做?縣級融媒體中心離鄉村最近,在拓寬、提供幫扶渠道,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方面具有先天優勢。比如,重慶市潼南區融媒體中心在發展產業鏈上不斷探索,小有成就。其把握市場機遇,緊抓農特產品銷售難、賣價低等問題,探索出“媒體+電商”融合模式,打造了“潼掌柜”電商銷售平臺。不僅如此,還將100名直播帶貨主播組合成團隊,開展扶貧戰役助農直播,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促進潼南農特產品線上線下銷售,助力鄉村振興。據統計,2020上半年,“潼掌柜”平臺銷售額近300萬元,帶動農特產品、汽車、百貨等銷售1800余萬元。潼南區融媒體中心打造的“潼掌柜”,不僅給當地帶來了穩定收入,給農民提供了工作平臺,打造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為實現鄉村振興后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信息傳播影響力。
(三)推進農業信息化,實現農村改革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實現農村和農民信息化是農業信息化的基礎性工作之一[5]。新技術、新環境改變了農業發展的模式。如今,我國大部分農村的農業科技運用較少,現代化的產業體系難以形成。一方面,農民的觀念仍停留在小農意識階段;另一方面,缺乏人才對農民進行現代化培訓,農民對新技術存在認識不足、使用困難等問題。此外,農村產業還存在產品質量不高、效率不高、綠色發展理念不足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推進農業信息化,實現農村改革。在此方面,縣級融媒體中心能夠發揮巨大作用。具體而言,縣級融媒體中心應提供有實際意義的信息服務。首先,應緊抓農民生產、銷售需要,及時推送農業信息,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提高產品的生產率和質量;其次,應不斷引進新技術,提供最新技術信息,合理引導農民轉變觀念,讓他們樂于接受新技術、新理念;再次,應打造政務服務通道,與各企業信息平臺相連接,引入各企業的新技術并提供培訓服務,及時解決農民困難,促進底層輿論場的形成。
潼南區融媒體中心運用互聯網思維,結合受眾需求,打造信息服務平臺。該平臺是集綜合服務、信息樞紐為一體的共享平臺。平臺不僅與區內黨政部門的技術平臺相連接,而且能為受眾提供旅游攻略、同城生活資訊等服務;不僅能切實解決農民問題,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傳遞了新理念,推動了農村改革。
(四)挖掘本地特色,激發內生動力
在歷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多次提到“鄉村建設”。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鄉村建設不僅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還涵蓋了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農村消費、城鄉融合發展等多個方面。
縣級融媒體中心以服務人民為宗旨,要做到服務百姓生活、服務產業發展、服務鄉村建設。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縣級融媒體中心應將鄉村的設施現狀及時反饋給政府,做好政府和人民之間溝通的橋梁,滿足群眾的需求。在公共服務水平方面,縣級融媒體中心應積極探索“媒體+教育”“媒體+文創”等模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等。在此方面,潼南區融媒體中心進行了有益嘗試,開設了播音主持、小記者等八大類16門培訓課程,每年參訓2000余人次。同時,潼南區融媒體中心發揮傳媒核心優勢,專注于宣傳片、微視頻、紀錄片制作,開創文化創意市場,為成渝地區相關區縣市提供了1200余次文化創意服務,真正做到了服務百姓生活,推動產業發展。在農村消費、城鄉融合發展方面,縣級融媒體中心應深度挖掘當地特色,利用傳播渠道打通城鄉隔閡,構建“媒體+文化”模式,吸引城市居民下鄉觀景、采買。對此,潼南區融媒體中心結合本地特色,將潼南的檸檬、蔬菜、油菜、小龍蝦、花椒打造成“五朵金花”品牌,邀請四位歷屆世界小姐為其代言,吸引了各地游客前來觀賞,打通了線上銷售渠道。這一實踐不僅促進了農村消費、城鄉融合發展,實現了“自我造血”,也激活了農民活力,推動了鄉村建設。
三、結語
2019年,我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已實現全面覆蓋。作為底層涉農宣傳主陣地,縣級融媒體中心能夠近距離接觸農民,了解農民所需,向上反映實際情況。未來,縣級融媒體中心須持續發揮媒體宣傳、引導、補位的作用,利用全媒體報道多元化地開展信息溝通,探尋鄉村可持續發展路徑,在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篇章中發揮重大作用。
參考文獻:
[1] 印興娣,李培.縣級融媒體助力鄉村振興的策略分析[J].傳媒觀察,2020(06):53-60.
[2] 李平.推進農村改革的五個中央一號文件[J].中國檔案,2021(04):84-85.
[3] 譚云明,黃瑜娜.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路徑選擇研究——以湖南株洲地區為例[J].中國出版,2021(04):38-41.
[4] 唐仁健.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J].山東農機化,2021(02):10-11.
[5] 單文盛,宋穎,楊楊.鄉村振興戰略下的縣級融媒體研究[J].傳媒觀察,2020(06):48-52.
作者簡介:張馨文(1997—),女,四川廣安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聽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