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艷輝
摘要:“1+X”證書制度是新時代下推進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新時期尋求職業教育新發展、新突破的必然要求,為推進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在解讀“1+X”證書制度的基本內涵的基礎上,以汽修專業為例簡要闡述了汽修人才緊缺背景下的高等職業院校課程教學中面臨的現實問題,提出將“1+X”證書制度引入汽修專業課程教學當中,從汽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方法以及汽修實訓基地建設等層面提出改革建議,以期可以促進“1+X”證書制度落地實施,促進汽修專業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增強職業教育的人才供給能力。
關鍵詞:“1+X”證書;高等職業院校;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3.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12-0255-02
0? 引言
2019年2月13日國務院出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以下簡稱“職教20條”),以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為主線,推進專業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國務院啟動了“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通過考試獲得多類多級別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實現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的有效連接,提升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就業創業本領,推進新時代下職業教育朝向新高度發展,培育更多社會亟需的優秀的復合型職業技能人才。而關于“1+X”證書背景下的高等職業院校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則成為當下的重要研究課題。
1? “1+X”證書制度的基本內涵闡釋
“1+X”證書制度是《職教20條》中提出的,其中“1”代表學生通過學歷教育學習獲得的學歷證書,“X”代表學生獲得的各項職業技能等級贈書,即要求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參與多種類別、多種等級的職業技能考試,并獲取相應的登記證書[2]。自2019年開始,在政府引導、社會參與以及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礎上,以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為主線,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有序開展,力求實現職業院校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之間的有效連接,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源源不斷的復合型職業技能人才。
“1+X”證書制度實現學歷教育、職業技能教育與工作經驗三者的緊密結合,符合新時代下校企融合的特征,利于推進職業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轉變傳統被動式的學習方式,拓寬學生的學習途徑和就業渠道。在新形勢下,職業院校通過實施“1+X”證書制度可以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高等職業院校的復合型技能人才供給能力,為推動我國向制造強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2? 汽修專業人才緊缺下的高等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教學問題
通過對當前汽修行業發展現狀及人才需求現狀進行分析,反思高等職業院校汽修專業人才培養及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對更好的推行“1+X”證書制度促進汽修專業課程改革,培育汽修專業復合型職業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如下:
2.1 汽車行業人才需求現狀分析
在2018年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編著和出版的《中國汽車產業中長期人才發展研究》中指出我國汽車產業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對汽車類專業人才的需求總量也在穩步增長,根據預測2025年汽車行業從業規模可能達到628萬人左右,這必將帶來人才培養結構的變化。隨著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汽修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化的產業。根據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我國有30多萬戶汽車(包括摩托車)維修企業,從業人員超過250萬,年維修產值300億,我國汽車售后維修市場規模約為6770億元,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在汽修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汽修行業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斷擴大。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汽修行業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可以看出,汽修行業從業者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1.5%,而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僅占1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5%。由此可見,汽車維修從業人員文化結構水平偏低已成為當前影響汽修行業發展的重要問題,其中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嚴重缺失的問題尤為顯著。在此背景下,高等職業院校作為培養汽修專業人才的重要主體,必須清楚的認識到當前汽修行業人才需求現狀,對汽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體系予以優化,不斷提升高等職業院校的汽修專業復合技能型人才的供給能力。
2.2 汽修專業人才緊缺下高等職業院校汽修專業教學的突出問題
新形勢下,汽修市場對高水平、高素質的汽修專業復合技能型人才需求擴大與高等職業院校汽修專業復合技能型人才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逐步顯露出來。高素質、高水平的復合型技能人才的供給不足反映了當前高等職業院校在汽修人才培育以及教學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集中體現在:
第一,人才培養方案對汽修專業學生崗位能力、實踐技能等的重視不足,與行業企業之間的對接存在縫隙,汽修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同時,學生個體需求、行業需求以及專業學科發展等層面的需求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融合與體現不足,影響了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效果和質量。第二,專業課程教學方法靈活性不足,缺乏與真實工作過程的緊密聯系,對學生個體職業技能的提升效果不顯著。汽修工作實踐要求汽修專業人才必須具備較強的工作崗位技能,能夠靈活的應對各類汽車的診斷分析、檢測維修等各項工作。但是,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通常是采用通過的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來培育學生的專業技能,但受制于實訓基地條件等各方面因素影響,對學生個體職業技能的效果并不顯著。第三,實訓基地建設不足,影響汽修專業實踐教學的有序開展。對汽修專業學生而言,是否具備完善實訓基地,會直接影響到汽修專業學生的學習感受和學習效果。同時,實訓基地的設備資料、功能設置等各方面的完備程度,也會直接影響到其在汽修專業實踐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的發揮,進而對汽修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產生影響。
此外,高等職業院校汽修專業課程教學中,在建設課程教學資源、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依然存在著一些不完善之處。面對汽修人才緊缺的現實需要,高等職業院校必須準確的定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從人才培養和專業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入手,推動高等職業院校汽修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從而提升高等職業院校汽修專業的復合型技能人才的供給能力。
3? “1+X”證書背景下的高等職業院校汽修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建議
為了滿足汽修行業對高素質、高水平汽修人才的迫切需要,高等職業院校必須基于汽修人才培養需求和職業技能要求,立足當前汽修專業課程教學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1+X”證書制度實施帶來的機遇,推動高等職業院校汽修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具體如下:
3.1 優化汽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突出“1+X”證書制度下的課證融合
“1+X”證書背景下,高等職業院校應當注重人才培養過程與“X”證書的有機統一,實現學生實踐技能學習與行業需求的有效對接,切實提升了人才培養的有效性。根據不同級別的“X證書”涉及的工作崗位及技能要求,對課程體系進行重構,分別涉及初級、中級、高級課程。學生根據個體對未來就業崗位的興趣來合理選擇不同的級別證書對應的課程進行學習。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得到提升,且學生可以獲得自身職業技能的不斷提升。
例如,以“1+X”證書制度實施下的汽車運用與維修證書為例,針對汽車發動機相關教學內容,可以設置汽車發動機的機械系統、電控系統、底盤系統的檢修等模塊,且各模塊均設置初級、中級和高級的級別要求。模塊化過程可將幾部分分成初、中、高3個級別,其中初級模塊以檢查技術為主,中級模塊以保養維修為主,高級模塊以診斷分析為主。可以根據個體興趣和崗位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模塊進行內容學習,各模塊均具備完整的知識點和技能經驗,且模塊與模塊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在不斷提升模塊等級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崗位工資能力的不斷提升。同時,將“1+X”證書制度與學分銀行緊密結合,實現高職院校汽修專業課證融合。
3.2 以典型工作任務作為載體,推進“1+X”證書制度下教學方法改革
“1+X”證書制度下教學方法改革應當從崗位需求出發,將知識積累和內容提升融入到具體的典型工作任務當中,企業實際工作崗位的工作流程為基礎,形成契合學生實際情況和成長規律的教學方法體系,從而提升課程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在新能源汽車維修教學模塊中,可以依據不同等級的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具體要求,分別設置符合對應等級的工作任務。初級要求考核的是檢查保養技術,中級考核檢測維修技術,高級考核診斷分析技術。借助具體工作任務來開展項目教學活動。學生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通過具體的工作任務完成過程,可以獲得相應等級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能。
3.3 構建“1+X”證書制度下的實訓基地,提升汽修專業實踐教學實效性
“1+X”證書背景下,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推進實訓基地建設,滿足汽修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教學、生產、科研等各項功能和需求,確保“1+X”證書制度下各項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例如,依據汽修專業教學模塊內容對相關設備的實際需求,增加設備采購方面的資金投入,優化和豐富實訓設備供給,改善汽車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如,新能源汽車智能系統實訓室、汽車I/M檢測與排放控制治理實訓室等,滿足“1+X”證書制度下課證融合下各職業技能訓練模塊對實訓教學基地的需求,提升汽修專業實踐教學實效性,為實現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有機融合提供優質的條件,保障“1+X”證書制度下各課程的有效教學實施[4]。
4? 結語
總之,“1+X”證書制度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創新的重要嘗試。在“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等職業院校汽修專業課程教學中,必須清楚認識到“1+X”證書制度下課程融合互通對汽修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充分利用產教融合下校企合作的優勢,依據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相關的標準,優化汽修人才培養方案、推進汽修專業教學資源建設、創新汽修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加強汽修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以及利用校企合作優勢推進實訓基地建設等層面,推進高等職業院校汽修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擴大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供給,為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盈.我國職業教育終身化發展的障礙與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19(07):107-106.
[2]國樹文.“1+X”證書制度對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教學影響分析[J].時代汽車,2021(03):57-58.
[3]前瞻產業研究員.2021-2026年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市場運行狀[EB/OL].2020-06-22.
[4]楊平.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院校汽車專業“1+X”證書制度教學思考[J].無線互聯科技,2020,17(2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