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時期是學生求學階段的黃金階段,是學生夯實各學科知識的重要時期。本文立足于初升高英語教學實踐。分別從“實施因材施教,滿足學生不同需求”“營造課堂氛圍,放飛學生課堂思維”“培養閱讀素養,提升學生學習能力”三方面針對初中英語教育教學到高中英語教育教學的過渡進行了初步地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初高中;銜接因材施教;課堂氛圍
在現階段的初高中教學中,英語是一門占比非常大的學科。初中生在離開初中課堂后,不能較快地適應高中的教學節奏。初中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且基礎知識薄弱,教師更側重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如單詞、語法、音標等;而高中英語教師一般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實際應用方面,如英語閱讀寫作、英語翻譯、句式分析等方面,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口語表達及聽力能力,夯實學生基礎知識。這種轉變使得高中英語教學階段和初中英語教學階段呈現較大不同,部分學生出現跟不上課堂進度且降低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等問題。因此,任課教師應采取多種方式來做好初中英語教學到高中英語教學的過渡階段工作。
一、實施因材施教,滿足學生不同需求
初升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學習能力有差異。為此,任課教師要在課堂中敏銳地發現不同學生不同特點,并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獨特性,并結合學生實際水平,教授不同的知識體系給不同的學生。
比如在學生入學時可以通過一些考試來了解學生對英語掌握情況,能夠對學生英語水平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可以在教授句式內容時,可以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學從最基本的句式結構開始:主語、謂語、賓語。I am fine.等基本句式,其次再教授從句,如賓語從句:由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that 通常可以省略)I heard that he joined the army.等高級句式。這樣既幫學生鞏固了基礎句式,又學習了高級句式。學生也不會因為聽不懂高級句式而喪失對高中英語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平等相處,充分了解學生特點,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像教師可以通過談話等方式了解學生知識盲區,對學生進行重點講解;對于學生掌握情況較好的部分,任課教師應給予表揚和鼓勵。若有特殊家庭,任課教師應了解基本家庭情況,多多觀察學生學習態度,給予關照。只有任課教師實施因材施教,制定個性化的教學內容,學生才能過渡好初高中英語的學習階段。
二、營造課堂氛圍,放飛學生課堂思維
經了解,英語學習課堂的氛圍對于教學效果有著極大的影響,由于高中生和初中生處于不同的年齡階段,故學習氛圍也會存在很大差異,初中英語課堂大多在老師的管制下教學。課堂氣氛較為沉悶,學生只有下課后才會活躍;由于高中更強調學生的自主性,教師不再主要約束學生的學習。因此,任課教師應多注重課堂的學習氛圍的營造,讓學生處在一個輕松自在的學習環境。順利渡過初中英語到高中英語的學習階段。
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播放音樂和視頻來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英語知識的魅力。比如,可以一邊播放視頻一邊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朗讀課文,模仿視頻的發音和語氣。當讀到“When are we leaving and when are we coming back?”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加強語氣,提升音量。相比于一味的朗讀課本,這樣更能讓學生身臨其境,愉快地學習知識。除此之外,任課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當學習到課文王坤和王薇騎車去旅游時,教師除了向學生提問:what kind of wang wei was?還可以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最后派出小組代表進行討論總結出王薇是個;stubbon、firm的人等,實際上學生說出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任課教師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放飛學生課堂思維,使得學生居于課堂主導地位。
三、培養閱讀素養,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初中對閱讀理解能力要求不高,且教師和學生對閱讀重視程度比較低,再加上傳統應試的影響,導致一部分教師和學生認為閱讀是在浪費時間,進而降低學生對閱讀理解的掌握能力。而新課標指出,應豐富高中英語閱讀材料,報刊、雜志、書籍被引用到高中英語教學中,加大英語閱讀量,提高英語閱讀難度。任課教師為了更好地從初中到高中過渡,應培養學生閱讀素養,調整閱讀模式,增加一些趣味性的閱讀材料,來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很多學生長期用中式思維去閱讀,比如在陽光下:under the sun 正確表達方式是in the sun ;這扇門的鑰匙:the key of the door 正確表達方式是the key to the door.出現這些錯誤的最大原因在于學生用中式思維去閱讀,相反,如果長期閱讀純英文的內容,我們就會發現即使很多單詞都有著相同的漢語意思,但在句子中的搭配使用和表達的感情都是不同的。這就需要任課教師使學生養成英語閱讀的好習慣,這對學習英語有很大的提高。可以先從每日一句開始,這個可以留作學生的課后作業,內容可以是有關英語的諺語、歌詞、標題等。比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 is a way.第二天任課教師抽出五分鐘課堂時間引導學生之間相互分享。一段時間后,任課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閱讀《英語周報》、《英語學習報》、《英語雙語報》等,這個時間可以安排在早讀,這樣既沒有增加學生額外負擔,還可以使學生養成閱讀習慣,這樣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學生就會把閱讀當成一種習慣,對英語的學習也會從主動變為被動。
總而言之,初升高教學過渡工作的開展刻不容緩,不僅需要任課老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心血,還需要任課教師轉變傳統教學方式,與此同時,教師在日后教學之中應該多加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身,改善教學方式,積累經驗,通過表面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深度研究,并對于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若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終將推動和促進英語教學。初高中教師應相互學習,在教學上更好地相互溝通,使得初高中英語工作的銜接更加自然和有效。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初中英語教育教學到高中英語教育銜接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劉玉榮.基于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7,592(10):65-66.
[2]甘寧.(2014).如何從初中英語教育教學過渡到高中英語教育教學.職業,000(017),159-159.
作者簡介:楊金玲,1980年3月,女,碩士,中教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