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飆 金堯 劉帥
羽毛球計分制的改革最近幾年引起了熱議,2020年中國羽協舉辦的全國賽制開始使用11分制,如果國際羽聯11分賽制的提案通過,代表著傳統羽毛球運動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這就標志著羽毛球運動員需要具有較強的專項速度能力才能更好的適應新賽制,下面將研究運動員的專項速度訓練方法。
羽毛球運動員在新賽制下要保持較強的專項速度素質,才能適應新賽制打法的需要。在訓練當中要提高專項速度訓練力度,為運動員更好的發揮出作用打好基礎。
1 羽毛球計分制改革的歷程
羽毛球比賽項目于1992年首次進入奧運會項目開始,比賽計分制度為每局分為15分的發球得分制,賽制是3局2勝。由于比賽時間較長,2001年6月1日開始實行新的計分制:世界羽聯將羽毛球計分從15分縮短為7分,仍采用換發球權制,并從三局兩勝增加到五局三勝,由于改制后爭議聲極大,世界羽聯隨后通過調查發現,7分制并未提升比賽精彩程度,因此在2002年5月18日,世界羽聯宣布取消7分制,恢復原有的15分制的換發球權制。在隨后的2005年,世界羽聯經過長時間的反復考慮后推出了21分每球得分制,并于2006年2月1日正式實施。
在使用長達十多年的21分制后,現任國際羽聯主席霍耶在2018年提出了11分制的改革,雖然當時未通過,但是霍耶沒有放棄,一直在積極倡導羽毛球11分制改革,并表示明年再次推進11分制度的改革。在2020年國內的比賽就可以看出,我國已經開始試行11分制度,在這個新的計分制改革背景下,教練、運動員要充分理解與使用新賽制,深入挖掘新賽制的基礎上展開針對性訓練。這就需要運動員在比賽當中盡量降低失誤出現率,提高專項速度素質,特別是在新賽制當中羽毛球運動員的反應速度、運動速度與步法速度更是重中之重。
2 計分制改革背景下運動員專項速度的訓練方法
計分制改革的背景下,為了做到未雨綢繆,我們就要突出強調運動員的專項速度,保證降低失誤率的前提下,加強專項速度的訓練。
2.1 反應速度訓練
在日漸激烈的比賽場當中,為了獲得自己獨樹一幟的打法,需要具備非常快的反應速度。在反應速度的訓練當中,需要運用快速變化方向、迅速起動、急速停止的技巧,判斷對方動作、位置等訓練方法。通過信號刺激法提高運動員簡單信號反應能力,變換各種信號作出反應,做出高頻率動作練習。
2.2 動作速度的訓練
(1)多球訓練法
羽毛運動員的速度受到自身條件反應的程度所決定,經過反復強化,才能得到全新的刺激,全新的提高,速度訓練要讓羽毛球運動員神經系統保持興奮,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多球訓練法能夠幫助羽毛球運動員提高運動速度,與單純的運動速度訓練對比,運動員更喜歡多球訓練方法。多球訓練方法具有趣味性的特點,具有非常強的刺激性,與專項技術良好結合,集中運動員的注意力,讓運動員更加興奮。一般來講,多球訓練法每一組的個數約束,所輪換的人數也會越多,與比賽相關越低,與羽毛球比賽短時間里回合占多數的時間結構特征相符合。
(2)快速跳繩練習
采用變速跳的練習方式,采用四十秒快速雙搖跳練習法。
(3)擊墻壁球練習
包含封網動作快速擊球。運動員面向墻壁實施站立姿勢,頭頂上方做好封網動作,前臂手腕發力朝著墻壁連續快速擊球。殺球擊球練習:運動員面向墻壁實施站立姿勢,通過使用殺球運動連續擊打來自墻壁的球。接殺球擊球練習:運動員面向墻壁實施站立姿勢,采用抽球動作快速朝著墻壁連續展開腰部擊打上下位置的球。
(4)徒手揮拍練習
運動員保持拍手臂貼耳放到肩部,上臂以及前臂固定不動,采用手指對握拍實施控制,手腕保持前屈后伸,快速持續實施揮拍練習。前臂屈伸快速揮拍練習:運動員保持拍手臂貼耳放到肩部,上臂保持不動,將肘部作為軸固定不動,通過前臂后倒前伸擊球動作快速持續揮拍練習。上述所有的揮拍動作練習全部能采用小啞鈴或者是網球拍來替代羽毛球拍,練習過程中數量要結合練習者實際情況來確定。
2.3 步法速度的訓練
做好步法訓練,要提高步法速度,對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在比賽當中獲得優秀成績帶來重要作用。力量作為速度的基礎,在步法速度訓練當中要重視加強下肢力量練習。此外運動員的柔韌性與協調性同樣是發展步法速度的影響因素。由此,可以為運動員安排下面幾方面的訓練:第一,綁沙袋實施分解步法訓練,其中包括大步、全蹲、快步、收腹跳等動作;第二,綁沙袋實施專項步法訓練,有跨步、交叉步等;第三,跳繩練習;第四,拉韌帶練習。
11分制的羽毛球比賽中,速度至關重要,速度快離不開運動員的身體、心理素質條件,在運動員保持較強的專項速度訓練的基礎上,教練提高運動員的身體、心理素質與戰術能力,讓其成為全面優秀的運動員。
通訊作者:劉帥
(作者單位:1.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2.浙江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