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讓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素質教育對于新時代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的要求。德育要從娃娃抓起,在小學的教學工作中,除了讓學生學習文化知識,也要注重學生良好個人品格的培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要融入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在小學數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具有滿足學生發展需求和提升學生道德素養等重要意義。因此,在小學數學的學科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將德育融入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成了最值得廣大數學教師思考的重要問題之一。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教育;德育策略;立德樹人
前言:
小學階段是數學學習的奠基階段,主要是通過豐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養成解析問題和邏輯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是德育工作的教育目的,旨在于讓學生樹立高尚的人格以及形成健康的性格。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還可以讓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效果。
一、小學數學德育教育的意義
1滿足學生發展需求
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內容,有利于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也進行學生思想品德的塑造。數學這門學科,尤其需要學生刻苦鉆研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小學數學與德育的結合,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得數學的教學質量得以提升,德育的育人效果得到更好發揮。而且,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融入德育的內容,是符合小學生的年齡階段發展需要的,小學生心智尚不成熟,是可塑性最強的性格和習慣形成期,此時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成果[1]。
2提高學生道德素養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課堂內容的有效教授,更要注重學生個人道德素質的培養。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需要我們呵護和好好教育的對象。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學會識別美好和丑惡,真實和虛偽以及善良和卑鄙等,除了能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還能夠對其產生一定的風險規避和自我保護[2]。每個小學生有著不同的家庭出身,有著獨特的個人經歷,加之其年齡較小幾乎沒有社會經驗很難識別社會風險,在這個時期就更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認知,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數學德育教育策略
1德育與美育相結合
美育是德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育與德育在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培養上相輔相成,很難把二者割裂開來。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發現美感知美的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的圖形教學專題中,不僅要讓學生對各種圖形的外在特征進行掌握,還可以培養學生們感知軸對稱圖形中所蘊含的美感。例如教師介紹學生們了解一些軸對稱的著名建筑,如,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和埃菲爾鐵塔等,學生既可以拓展知識面認識一些著名的建筑名勝,還可以對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強化記憶,這樣除了能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還能達到讓學生能夠識別美的德育效果。
2德育與智育相結合
在小學數學中滲透德育,還可以與智育相融合。智育可以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好的領會數學的奧妙以及培養高尚的情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益智的教學環節,引入一些初級奧數問題,比如把樹種五列,每列種四棵樹,最少需要多少棵樹?在有同學回答出是按照五角星去進行種植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聰明機智進行夸贊,接下來教育學生:“對待數學問題我們可以多多思考如何走捷徑,在生活中我們可不能偷奸耍滑哦,現實中真的需要我們去種五列每列四棵的樹,可不要種成五角星的形狀只種十棵哦。”這樣學生們不但開動了腦力,還學到了道理,不但提升了教育效率,還豐富了教學成果。
3創建趣味情境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融入德育教育,創建趣味的教學情境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在課堂引入環節,進行一些趣味性的數學小問題設計,或者讓同學們自發組成小組模擬一些數學場景。數學是實用性學科,創建趣味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對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有更直觀的感受,從而更好地將其運用到生活中。比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的認識毫米,厘米,米等測量單位這一教學部分,教師可以借助教具創建教學情景,拿出各種長度的尺子,讓學生真真切切看到一厘米是多長,一米是多長,以及一米可以包含多少個一厘米等,可以對各種測量單位的長度有一個直接的印象。教師還可以在這一部分引入相應的德育內容,告訴同學們,比毫米還小的計量單位還有我們不能肉眼可見的納米和微米等,因此在做人做事上,要謙虛謹慎,否則就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4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的學科,在高等教育階段的會計學和經濟學等學科都需要非常良好的數學基礎,小學階段又是整個數學學習過程的奠基階段。在小學數學中融入德育的教學內容時,要注重和生活實際相結合,比如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的元角分的換算,就有著深厚的生活基礎,很多小學的學生都有了自己的零花錢,有時候會幫家長去跑腿購買東西,因此學會貨幣換算在生活中非常實用,教師在教授到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與生活實際進行充分地聯系,讓學生回顧自己親自購買東西時的場景,再結合課堂所教授的知識,從而讓學生對貨幣的金額大小形成深刻的理解以及加深對課堂的印象。除此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比如超市購物袋一個五角錢,告訴學生自帶購物袋不僅可以減少環境污染,還可以每次節約五個一角的硬幣[3]。
結語
在小學數學中引入德育的教學內容,對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和人格塑造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提出了德育與美育相結合、德育與智育相結合、創建趣味的教學情景和聯系生活實際等教學策略,希望能為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內容的滲透提供行之有效的參考意義,使得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小學數學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1(02):21-22.
[2] 任學軍,王彩霞.讓德育之花在課堂綻放——探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學周刊,2020(33):143-144.
[3] 于洪生.讓德育之“苗”在數學課堂“開花結果”——芻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策略[J].讀寫算,2020(21):32.
作者簡介:王紅艷(1996-2-3)女,河南濮陽人,本科,職務: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數學德育教育策略研究,作者單位: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