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成
摘 要:高中數學作為高考的一門重要科目,在難度方面,和初中數學相比較更難一些,而且涉及知識范圍廣,這使許多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感到恐懼,讓很多在數學學習方面有些困難的學生對數學選擇了放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事業也進行了一些重大的改革,其改革目的是為了使得中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拒絕學生做只會讀書的書呆子。為此,國家教育部門對高考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因此,怎樣讓學生適應新高考的要求,幫助學生實現心理上的轉變,切實提高高中學生的數學水平,也成了學校和一線教師共同關心的問題。基于此問題,本文將結合新一輪高考改革目標和教育實際需要,對高中數學有效教學進行研究,探索有效教學的路徑。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數學;有效教學
引言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或教學意圖所采取的一系列具體的解決問題的行為。這是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自覺選擇和計劃教學方法,靈活處理的過程。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根本是有效的教學策略。這是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為實現教育目標與任務所采取的對策與策略。
一、提高對課程標準的精準性研究
強化基礎理論教學。基礎知識是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思維能力的重要環節。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基本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質量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新的高考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以往的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分數一方面,卻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思維能力這一方面。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動腦,發散自己的思維去了解數學的知識,理解知識形成的過程,促進新高考背景下的后續教學活動[1]。
二、提升對高考考題的基礎性研究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考改革對中學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及更高要求,要求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不再是傳統的應試教育,使得學生在中學階段全面發展從而實現高考目標。高考的文化成績不再是評估一個中學生成績好壞的唯一標準,高中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思維性;使學生認識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新高考的教育目標[2]。
三、提高對數學教材的精準性研究
在體現新課標主旨精神的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但現有教材中的信息資源只能通過靜態圖片呈現給學生,有的圖片要求學生被動地理解圖片的意義,不利于學生提問和促進學生的思考與探索,主動建構知識結構。新型的教材為教師創造出更大的發揮教育智慧的空間。教材中有一些典型的例子和練習,而且非常重要。它對于讓學生回歸教材,理解教材中的例題和練習,并進一步完善這些例題和練習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重視教科書的作用,“以書育人”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最佳“捷徑”[3]。
四、加強學習中的考題積累提升復習效率
積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能激發學生的思維,使思維產生碰撞。通過討論,同學們能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獲得知識,并能更好地理解,例如在上《圓與方程》一課時,就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圓與圓的位置關系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現自己的個性和優勢。展示成果,進行教師評價。要完成教學任務,在學生展示討論成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和引導,鼓勵學生深入思考。在學生閱讀的時候,老師可以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聽到老師的提問,學生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計算,確定答案。解決完問題后,教師選擇一種方法來解決問題,然后說出正確的答案。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反思自己的解題能力,尋找新的解題方法。
五、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按照新高考的要求,設計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數學思維。采用有效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暾.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J].明日,2019,000(011):1-1.
[2]陳添松.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實現探尋[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014(005):161.
[3]陳鋒.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高考,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