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明

摘 要:近年來,我國加大了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圍繞著學生開展教育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當前在高中的解題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誤區,一定程度地阻礙了新課改的進程.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并就這些誤區的有效解決提出了一些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解題教學;誤區;應對策略
引言:
解題課是一種常見的課型.然而很多教師在解題教學中,常常存在一些誤區致使教學效率低下.筆者對目前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的誤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應對的策略,以供大家參考.
一、高中數學解題教學存在的常見教學誤區
1.忽視教材中的例題和習題
許多教師在解題教學中,習慣講解一些偏題和難題,以及便捷的、巧妙的、新穎的解題方法,卻忽略了教材中的習題和例題,導致很多學生連基本題型的解題方法都沒有掌握牢固,出現“貪多嚼不爛”的情況.
2.忽略了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在解題教學中只重視解題方法的教學,卻忽略了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發散性等,導致很多學生在解題時只會“照本宣科”,套用教師所講的方法、公式,不會變通,解題效率低下.
二、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的主要不足
(一)教師的過度自信
教師的過度自信主要是指,教師認為教學目標已經實現,學生已經可以獨立解決與教師講解的題目類似的習題,然而事實卻往往并非如此。調查表明,學生聽懂教師的講解,并且學會模仿教師的思路,只是學習的第一步。教師需要持續不斷地對學生的數學思維模式進行培養,才能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對自己的課堂講解十分自信,因此,他們在學生剛剛學完例題時,就認為學生已經能夠掌握該題的解題思路。這樣造成的后果就是學生缺乏質疑精神、探索精神及自主學習能力,最終成為考試的機器。
(二)應試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
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課堂中,很多教師往往認為只需要用題海戰術,就可以滿足教學要求,因此他們很少引導學生去領悟習題的解答思路。并且,在課堂中,教師對與考試無關的探究性問題也隨意刪減,只留下對應試有用的部分。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長遠的數學學習道路十分不利。
三、完善高中數學解題教學的主要策略
(一)重視教材中的例題和習題
其實,教材中的習題和例題及其解題方法都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這些題目和方法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題型和方法,并且高考中很多的題目都是來源于教材中的習題和例題.因此,教師要走出教學誤區,重視教材中的例題和習題,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例題和習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展開相應的變式訓練,指導他們將同類型的題目放在一起進行類比、總結,歸納一類題型的通性通法.在講解函數奇偶性時,作為教師可以舉例說明:
例如,已知函數f(x)=loga(x+1),g(x)=loga(1-x)(a>0,且a≠1),且a≠1.(1)求函數f(x)+g(x)定義域;(2)判斷函數f(x)+g(x)的奇偶性,并說明理由.
在學生掌握了定義域與函數奇偶性之間的關系,以及解答本題的思路和方法后,筆者給出了如下的變式題.
變式1:已知f(x)=ax2+bx+3a+b是偶函數,定義域為[a-1,2a].則a=___________,b=__________.
在解題完成后,筆者引導學生對該習題和變式題進行了總結.學生發現這類題型的通性是將定義域與函數的奇偶性綜合起來考查,其通法是根據函數的定義域與函數的對稱性來判斷函數的奇偶性:在定義域對稱的區間上,偶函數的圖象關于y軸對稱,偶函數的圖象關于原點對稱.
(二)在解題教學中牢固掌握基礎知識
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解題教學時,要重視對教材中基礎知識的運用和把握,為學生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舉例來說,在進行三角函數的學習時,教師要重視解題質的重要意義,不能為追求教學效率而只重視解題量的積累.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加大解題與教材之間的緊密關系,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基礎例題”變為“解決問題”,進而降低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程度,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自覺性.在進行cos(C-D)=cosCcosD+sinCsinD的證明時,可以將其轉化為一個數學問題,即cos(C-D)=?促進學生的思考,鞏固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
(三)完善習題的講解過程
習題講解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塊,在習題講解中,教師抓住解題的關鍵,才是一堂習題課的靈魂。在課堂習題講解中,教師可以抓住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復習。復習這一環節是針對前一階段的學習進行總結,并嘗試進行知識遷移,為之后的解題教學打好基礎。之后,教師可以在問題引入這一環節做一定的優化,將問題中的趣味性激發出來,從而提高教學的吸引力。例如,在學習概率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講一講概率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以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從而增強知識的趣味性,更好地引入習題。最后,在習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多多舉一反三,將問題通過變式的方法,構建出一個新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牢固掌握題目的解題思路。
(四)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解題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解題方法的教學,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講解例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究解題的思路,然后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聯想,思考不同的解題方案,以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靈活性、創新性等.
結論:
教師在解題教學中要注意反思,在發現問題后,應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走出教學誤區,采取相應的策略來應對不同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解題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柯慧勇.高中數學解題教學誤區與對策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5):46.
[2]張玲玲.芻議高中數學的解題教學誤區及應對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12):73.
[3]謝海軍.高中數學解題教學誤區與對策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