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宏 夏麗娟 許云峰


摘 要:一節好課必然離不開教師的精心預設,也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教學的有效生成。同時一節好課應該以問題為中心來組織教學,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本節討論的課例是江蘇四市的一節公開展示課,我校的許老師參與了此次公開課的展示活動。在這節課的準備過程中,許老師精心選題和設計,課例的設計體現新課程的目標和思想,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創新能力。上課的效果比較好,充分體現了“以問題為導向,打造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受到了各位專家的一致好評。本人聽課后感受頗多,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本節課的精彩點滴。與大家共同探討。
關鍵詞:高考;橢圓;面積;探究
一、課堂再現:
例題展示:【2018江蘇】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橢圓C:,圓O:x2+y2=3.若直線l與圓O相切于第一象限內的點P,且橢圓C交于A,B兩點.若ΔOAB的面積為,求直線l的方程.
這是一個橢圓中與面積有關的取值問題。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探討一組與面積有關的問題。
點評:圍繞教學目標選取問題,讓學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問題導向引導學生關注本課研究的內容。2018年江蘇卷的解析幾何問題具有非常好的代表性,所以許老師選定本題作為研究的突破口,既發揮了高考題對平時教學的導向性,同時對于本節課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這是數學研究問題的過程,通過問題引入課例的研究是一個創新之處。探究1: 已知橢圓,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過右焦點的直線交橢圓于點M,N,求ΔF1MN面積的最大值。
點評:本例中設計了一條特殊直線,直線經過橢圓的焦點,直線方程的形式可以適當變化,面積計算方法的選擇也可以相應有所變化。面積公式的選擇也是非常合理而巧妙的。教者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感受到隨著直線的條件的變化,面積公式也可以發生一定的改變。選擇合理的底和高仍是本例的一個重點。
探究2 設A(x 1,y 1),B(x 2 , ?y 2), O為原點,求證:
點評:三角形的面積有很多種形式,但這個公式在解析幾何中經常有所體現,在計算的過程中可以不受其它拋開其它因素,直接考慮點的坐標,體現了這個公式對于解析幾何中面積的優勢。
下面我們一起來研討2018江蘇卷的解析幾何題。
解法一:設直線l與圓O相切于,則,
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即.設,
由消去y,得.
,
所以解方程得,
因為三角形OAB的面積為,所以,從而.
所以
.
因為,所以,即,
解得舍去),則,因此P的坐標為.
綜上,直線l的方程為.
解法二:因為直線l與圓O相切于第一象限內的點P,設直線l的方程為:,,所以,即
直線l與橢圓C方程聯立得
由可知:
所以
即,所以
解之得,又因為,故所以直線l的方程為.
解法三:設
則直線,又因為
所以(下同解法二)
師生共同總結橢圓中面積問題的解決策略:
(1)求三角形的面積需要尋找底和高,需要兩條線段的長度,為了簡化運算,通常優先選擇能用坐標直接進行表示的底(或高)
(2)面積的拆分:不規則的多邊形的面積通常考慮拆分為多個三角形的面積和,對于三角形如果底和高不便于計算,則也可以考慮拆分成若干個易于計算的三角形
2、多個圖形面積的關系的轉化:關鍵詞“求同存異”,尋找這些圖形的底和高中是否存在“同底”或“等高”的特點,從而可將面積的關系轉化為線段的關系,使得計算得以簡化
點評:學生對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基本能夠對所學的面積公式進行相對靈活的運用,學生發言非常踴躍。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去進行學習探究,從而學到更多的有用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我們教學必須要關注的。
本節課在教者的精心設計下,通過師生互動,從教學效果來看,初步達成了教學目標。從教師的預設與教學的生成情況來看,總體體現了新課改的要求,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和良好的思維能力。在教師的備課中,充分體現備教材、備學生等基本要求,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本節課充分挖掘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尤其是具有解析幾何特點的面積公式,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參與度非常好,培養了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和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