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君邦
摘 要: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人們出行自由,可供選擇的長途交通工具種類繁多,高速公路作為一種重要基礎設施,車流量大,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在安全管理上還有許多有待完善之處。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深入分析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影響因素,并針對性的提出應對策略和措施,希望可以給相關專業人員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影響因素
0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種基礎設施日漸完善。交通道路延伸與拓寬,與之相應的,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車輛的數量也隨之增加。面對迅速增長的車流量,相應的管理制度并沒有同步完善,因此導致各種交通事故頻發。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其運載量與客流量的增多,加之高速行駛有一定的危險性,個人情緒與駕駛技術的不可控性,與之相應的,交通事故出現的概率也就隨之增大了。因此,關于如何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保全人民的生命安全,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1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
我們首先提出的是高速公路中的安全管理問題,其涉及諸多要素,諸多方面。可以概括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關于高速公路行駛的安全教育方面。對于這個方面,第一步則是要落實到全國各地的所有車管所,我國公民在學習駕駛技術之前首先要去車管所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實際上許多車管所的安全教育工作都無法落實到位,所謂的教育宣傳工作僅僅是觀看視頻以及安全講座,而沒有充分發揮各種大眾媒體以及自媒體的宣傳作用,只有從根本上提高民眾的安全意識,才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2)法律的規范與保護作用。法律具有規范和保護作用,規范行人及駕駛人員的行為并保障其生命安全。因此個人不僅自身要堅守法律信念,遵守法律法規,而且有關部門也應該提高責任意識,做到嚴格執法,使得不遵守交通規則違犯法律的人受到應有的處罰。
(3)車輛要求。要對每輛車的信息進行登記,并保證信息的真實完整,一旦車輛信息發生變更,要及時更新信息。
(4)對于駕駛員的管理方面。不僅在學習駕駛技術之前要經過嚴格的培訓才能申領駕照,而且在之后的行駛中也要對駕駛員的身份駕照等信息進行嚴格核查,不能遺漏。
2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
2.1 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
盡管我國交通檢測設備已然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現實中仍存在著不平衡的問題。例如城鄉交通監控系統不平衡,城市交通系統更為復雜多樣,因此監控測速系統也更為密集和完善。另一方面,建設成本過高,監控設備無法大范圍普及,電子設施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夠高,人像捕捉技術有待加強。交通運行情況監控系統和自動收費檢測系統是高速公路的兩大主要檢測系統,但兩者的發展并不平衡,即更加注重收費而放松對交通運行的密切觀察。
2.2 復雜外部環境監管不到位
在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復雜的外界環境因素對高速公路的安全運行存在著巨大的挑戰。高速公路設計時速相對較快,方便了人們的出行,提升了出行的效率,同時對出行的天氣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若遇到路面結冰、大雨、大霧等天氣,都會對高速行車造成很大的干擾,甚至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此外,有些高速公路緊鄰山體,遇到惡劣天氣時可能會發生泥石流、水毀塌方等災害,影響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高速公路線路長,往往都會穿越農田、生活區等,人們的生產、生活會對高速公里的安全運行造成一定影響。在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中,由于沒有很好的監管到復雜的外部環境因素,就會產生嚴重的安全事故。
2.3 道路安全條件有缺陷
由于一些特殊的歷史原因和現實條件,造成了道路安全條件的嚴重缺陷或者輕度缺陷問題。這些問題我將其概括為三個方面,分別是設計上的缺陷,施工過程中和施工之后的缺陷,最后就是管理和養護方面的缺陷。首先說明設計缺陷,或者為了節約成本,或者是因為沒有考慮到現實路段條件以及車流量等因素,在道路設計最初就存在著一些疏漏之處,從而產生了一些事故多發路段。其次是施工方面的原因。一些路段質量上不過關,其主要原因是建設材料的調配比例有誤以及施工結束后對該路段保護不力。最后就是道路是管理與養護方面不過關,沒有形成定期檢查制度和人員責任制度。
2.4 駕駛人員行為不規范
駕駛人員行車不規范是導致高速公路安全隱患問題的原因之一。不按照交通路標上的速度行駛,行車過慢或者過快都會造成安全隱患。駕駛員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經常出現違法性駕駛的行為。部分駕駛員為了獲取最大化的經濟利益常超載駕駛,此外,酒駕醉駕問題也非常常見,這些行為都對駕駛員本人及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脅。
2.5 安全監管法律法規不健全
我國大量推進依法治國,也在不斷改進法律施事條例,但仍然無法盡善盡美。在高速公路道路安全監管法律法規的問題上存在著不夠健全的問題,對于一些條例似乎有些模棱兩可或者不夠細化。例如在處罰條例方面,應當盡可能地詳細,做好細節問題,才能辦成大事。總之,法律是我們安全的保障和防線,當然,法律也應當與時俱進,不斷完善,這樣才能實現效率的提高和人們安全感的增加。
3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對策
3.1 強化信息管理系統建設
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只有學會合理應用信息,才能打贏高速公路安全管理防控戰。我國要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力圖與世界接軌,要大力培養信息化人才,將其轉化為系統建設的推動力。目前,互聯網+技術在各行業各領域都廣受歡迎。政府應該鼓勵互聯網+在高速公路管理系統中的運用,構建多功能平臺,使得監控設備更加智能化、精確化,增強防患意識,最大限度保障公民生命安全,擴大技術優勢,盡量以最少的人力投入加最大的技術投入取得新優勢。還要積極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通過高新技術的運用,來對各方面數據進行整合、發布,進而建立完善的體系,更好地對高速公路進行管理,滿足其管理過程中的種種需求。信息技術在公路發生事故需要救援時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當突發事件發生時,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及時定位事故發生地點,并且及時組織救助,在救援過程中展現出高效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
3.2 完善惡劣氣候勤務管理機制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多樣,氣候不一,特別是在西北、東南部地區,惡劣天氣較多,這些都影響著高速公路的安全。這要求必須建立相應的應急管理制度,在具體實施中,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增強對事件的反應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維護交通秩序,保障大眾出行。同時還應該考慮到氣候的變化,特別是極端天氣對交通安全的影響,相關部門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制定應對策略,將惡劣天氣對高速公路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在一些特殊地段和區域,特別是存在安全隱患的地區,工作人員要定期排查,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交通管制的等級程度也要根據具體的天氣情況而定,既要減少惡劣天氣對交通安全的影響,又要盡量不妨礙公眾出行。在管制結束后,應當保障高速公路路面清潔,恢復交通。
3.3 改善高速公路道路條件
保障高速公路安全最首要的條件是使人車分離,相關部門應盡快建立相應的隔離設施,保障行人和車輛分開,減少交通安全事故。高速公路設計部門應制定完善的規劃,充分考慮附近居民區人民的需求,本著保障居民安全又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的原則,決定是否需要保留便道。在因條件限制不適宜修建便道的地段,相關部門也應采取其他隔離措施,避免行人在高速公路出現各種危險行為。此外,還要建立完善的路、車聯動體系,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在進行道路規劃時,要盡量減少一些危險的道路設計,比如陡峭的坡道等,在一些火車通過的兩車路段,更要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要適當增加緊急避險車道等,并且要保障車道足夠寬敞,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在一些危險路段要加強警示牌的設置,實時提醒司機前方的路況,避免司機因不清楚路況而發生不必要的意外。在危險區域,要能夠及時預測到司機可能會出現的不正當操作以及可能會發生的意外,通過提前設置提示標語來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除此之外,還要加強交通易發路段的防護設施建設,比如在大雪天氣及時開展除雪除冰工作,對容易積水的地區及時排查下水管道,改善排水系統,避免發生城市內澇,將發生事故的風險降到最低。同時還應增強高速公路的路面摩擦力,減少雨雪天氣路面車輛打滑等問題,要增強相應的防護設施建設,在一些特殊位置安裝橡膠輪胎、護欄等,避免發生墜車。在一些坡路,特別是坡度較長,易通行貨車的路段,需要加強應急避險車道的設置,給車道通行留出安全通道。在高度公路建設完成之后,還要定期進行排查,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要制定相應的檢查等級,對各項建設進行嚴格檢查,交通之事無小事,要加強監管,從監督管理方面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3.4 加強出行車輛的安全管理
除了對公路建設進行規劃和管理之外,還要積極落實相關車輛的檢查工作,對車輛本身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以及駕駛員的資質問題進行檢查。要嚴格相應的執勤制度,在一些車輛往來較多的地方加強執勤力度,并且對其他站區不定期進行抽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還要加強對高速公路的巡邏任務,發現駕駛人有違規操作要及時制止、警告、懲罰,要給駕駛人員普及相關法律知識,保證其不再犯。此外,還要加強對車輛的檢查,避免有安全隱患的車輛上路,對駕駛人本身以及其他人員造成威脅。工作人員還要及時普及相關的安全輔助設備,通過安裝頂置式的剎車燈等,來減少不必要的交通事故,提高車輛的安全性以及駕駛人及乘坐人的生命安全。一旦發現不符合規定的車輛以及違規駕駛行為,一定堅決制止,嚴懲不貸。
4 結論
總而言之,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既包括道路本身的設計問題,又包括天氣、車輛、駕駛人等其他方面的問題,而且高速公路更由于其自身的特點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根據這種實際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此引起重視,充分考慮各種情況,積極聽取各方意見,努力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水平和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景淏.遼寧省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7.
[2]李劍.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的智能交通技術[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24):252.
[3]林楊.重慶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對策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
[4]吳海豐,潘江塞.智能交通技術在公路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科技,2019(23):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