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峰
摘 要:隨著現階段社會經濟的快速進步和發展,對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的要求也在提升,因此,需要強化對公路橋梁施工質量的管理和控制,為公路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公路工程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須加強對施工質量的嚴格控制,加強對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重視。本文將對公路工程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詞: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路橋施工
1 公路工程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存在的意義
在現代化建設中,公路橋梁屬于交通運輸的重要載體,其質量對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有著積極而深遠的作用;而要想提高道路交通的質量,就要著重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術水平,這同樣也可促進我國交通路橋工程穩定可持續發展。
混凝土施工一般應用在公路工程的承重、防水等工程,主體工程質量的驗收是否合格,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好壞起決定性的因素。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不斷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運用分析混凝土施工技術很有必要,針對不同環節出現的不同問題,以不同的策略應對,從而有效提高路橋工程的整體質量。
1.1 提高結構強度
混凝土是一種人造施工材料,主要是以水泥材料為主體的混合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是將砂石、水泥等骨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起來的,所以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豐富易得且成本低,而且混凝土本身可用鋼筋加固,凝結后具備較高的荷載能力與強度。而且在施工中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制作不同種類的混凝土,對路橋工程來說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技術。
1.2 提升結構整體抗壓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不但關系到工程整體結構的使用壽命,而且影響著城市的發展。混凝土結構的投入成本非常低,抗腐蝕能力也比較強,而且還具有非常強的綜合能力。與此同時,混凝土結構承重力強,若改善優化其使用性能,使結構的抗壓性得到更高的提升,可以極大地提升道路橋梁結構的耐久性。
2 公路工程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存在問題
2.1 混凝土收縮變形
熱脹冷縮是混凝土其中的一項特點,氣候溫度產生變化、結構內部的溫度較高,混凝土會由于熱脹冷縮原理發生變形的問題。如果溫度出現較低的情況下,混凝土會發生收縮現象。根據混凝土的特性,易發生變形情況,可能降低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的結構承受能力。當混凝土受到較大的外部抗力時,會導致裂縫的問題,影響公路路橋的質量和安全性。
2.2 混凝土構件抗拉力不強
混凝土原材料的結構較為復雜,其中包含了水泥、砂石以及其他添加劑,加水、攪拌經過硬化形成。砂石作為混凝土的骨架,是混凝土結構最主要的組成材料,可避免混凝土出現收縮問題。細骨料在混凝土中起到了潤滑的作用,提升了混凝土在建設中使用的整體水平。水泥的拉抗力相對較弱,易造成開裂現象,導致公路路橋整體質量下滑,影響公路路橋的使用安全性。
2.3 混凝土的彈性不足
抗壓能力在混凝土性能方面發揮較為重要的作用,公路路橋施工現場的過程中,須充分重視抗壓力的因素。混凝土的抗壓能力較強,加入摻合料,能夠提升混凝土抗壓強度,彈性性能會降低,不適用在公路路橋的施工過程中。在交通壓力下,公路路橋承受相對大的壓力,易出現受力不均衡的現象,會導致公路路橋嚴重的偏差,造成較多的荷載壓力的堆積,出現公路路橋裂縫問題。
3 公路工程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3.1 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響混凝土材料的硬度、耐久度等要素,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保障后續混凝土施工得以穩定展開的基礎性條件。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既要考慮到路橋工程整體結構的抗滲性、抗凍性等基本參數,也應當盡可能地實現對未明確的其他性能要求的覆蓋,以適應路橋工程未來投入使用后的復雜環境。此外,在選擇混凝土基本材料的過程中也應當結合路橋工程的設計要求,確保水泥強度等級、骨料的含泥量等要素滿足規范化的要求,既要保證其制備混凝土材料后的整體穩定性,也應當控制好骨料顏色等內在指標,避免施工后路橋視覺效果較差的情況出現,以契合當前公路工程路橋施工的現代化發展目標。
3.2 混凝土的運輸
通常情況下,公路工程的路線較長,且其施工環境相對復雜,因此,混凝土制備與實際施工的區域可能存在一定的距離,在完成制備后需要及時將混凝土運送至對應工段,避免耽誤后續的工期。由于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屬性,如在長時間運輸過程中可能會因放熱而結塊,這一問題的出現會使得混凝土的預期性能被破壞,不能投入對應項目的施工中,否則會對路橋工程的整體質量埋下隱患。因此,在混凝土運輸環節中對運輸時間具有較高的要求,—般來說,應當將制備到開始運輸的時間控制在0.5 h以內。同時,為了避免混凝土本身同外界環境接觸而產生性能變化,在制備完成后應當適當鋪設帆布等遮蓋物,以隔離外界的不穩定因素。
3.3 混凝土的澆筑及振搗
混凝土澆筑需要依托嚴謹的施工程序,在正式澆筑前做好檢查工作,對澆筑施工中的主要設備如輸送泵管、卡具等進行重點檢查,確保其滿足施工要求。同時,做好澆筑部位的預埋件、模板等的清潔工作,盡可能排除雜質混入對混凝土結構的破壞性影響。在進行橋梁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工作時,作業人員應充分結合每一次混凝土澆筑時模板的實際受力情況,對橋梁大體積混凝土進行分段澆筑或者分層澆筑。此外,必須對制備完成的混凝土狀態進行監督,嚴格禁止任何隨意變更配合比的行為。在進入振搗程序之后,應當按照設計要求以及鋼筋的實際間隙,合理選擇配套的振搗棒,堅持快插慢拔的原則,確保振搗到位。
3.4 做好混凝土后期養護管理
混凝土的養護管理是較為重要的一環,需要重視并加強混凝土養護管理環節的工作。在路面灑水過程中,施工技術人員須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如果混凝土養護管理過程中出現問題,應及時采取對應的措施進行解決。保證混凝土濕度與相關標準要求相符合,減少裂縫問題的發生,避免對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在后期的養護管理過程中,可依據當地的環境氣候條件進行相應的控制,保持混凝土硬度和強度符合相應的比例要求,進一步提高混凝土抗裂縫的能力。
3.5 控制施工溫度
由于混凝土受周邊環境特別是周邊溫度的影響較大,為了保證混凝土作業的流暢性,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對環境溫度加以控制,以節約成本。在施工過程中,如果正逢夏季,外界氣溫高于混凝土所需要的溫度,那么可及時使用水冷法,即對混凝土的表面噴灑適量的冷水,從而快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溫度,如果時間充裕的話,還可以在混凝土中事先埋好水管,在混凝土溫度較高的時候,往水管中注入冷水并循環排出,也能夠起到快速降溫的作用,但這種方法相對比較麻煩,對施工地形也有一定考驗。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公路路橋的管理過程中,混凝土技術是比較重要的一項內容。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范實行,在施工前期應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嚴格要求,提升混凝土的質量,有效落實施工過程中的工藝水平,通過多種手段有效利用混凝土技術的特征和優點,進一步提升公路路橋建設工程的整體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帥波.公路工程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智能城市,2021,7(1):152-153.
[2]武春芳.公路工程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18):171-172.
[3]李子農.公路工程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0,43(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