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神經內科夜班護士壓力來源和干預對策。方法:將 2019 年 1 月~2020 年12月本科室四個病區(qū)工作的65名神經內科倒夜班的護士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本科室倒夜班的護士壓力源進行分析,并給予針對性的對應措施。結果:風險大護理任務重、夜班工作時間太長倒班頻繁、睡眠不足影像身體狀況、生活不規(guī)律、工資待遇低為護士主要壓力源。結論:對神經內科倒夜班護士的壓力源進行分析后,再給予人性化管理,可有效減輕自身壓力,提高工作積極性,確保護理質量。
【關鍵詞】神經內科夜班護士;壓力源;對策
【中圖分類號】R192.6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1-096-02
隨著醫(yī)療技術不斷發(fā)展,護理工作也具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導致護理人員工作壓力逐漸增大,尤其是神經內科護士,神經內科的患者病情都比較重、患者病情變化快、致殘率和致死率較高,致使護理工作繁瑣、復雜、且工作量大[1]。倒夜班的護理人員長期處于高強度和高風險的工作環(huán)境中,夜班工作時間長,倒夜班頻繁導致護理人員壓力較大,對工作質量與身心健康均造成嚴重影響。因此,本次研究將對倒夜班護士的壓力源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對策,以起到減少護士壓力,提高護理質量與護理安全的目的,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 2019 年1月~2019 年12月本科室四個病區(qū)工作的 65 名神經內科參與倒夜班的護士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其中女護士62名,男護士3名。年齡最小為25歲,最大為50歲,平均年齡則為(35.68± 1.52)歲;文化程度:61名為本科及以上學歷、4名為大專及以下學歷;工作年限最短為1年,最長為32 年,平均工作年限為(35.44±1.61)年。
1.2 方法
對全部護士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一共發(fā)放65份問卷,回收65份。問卷主要包括風險大護理任務重、夜班工作時間太長倒班頻繁、睡眠不足影像身體狀況、生活不規(guī)律、工資待遇低為護士主要壓力源等多個因素,并針對護士壓力源情況進行分析,及時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分析壓力源影響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 SPSS21.0 分析,計量行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卡方檢驗,檢驗標準 p< 0.05。
2 結果
護士壓力源主要來自風險大護理任務重、夜班工作時間太長倒班頻繁、睡眠不足影像身體狀況、生活不規(guī)律、工資待遇低等,詳情見表1。
3 討論
神經內科因工作量大、工作繁瑣、患者病情危重等特點,導致護理人員工作難度 不斷增加,從而導致心理壓力較大,既對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又導致護理質量較低, 對醫(yī)院發(fā)展和患者治療均造成嚴重影響[2]。因此,臨床上對于神經內科倒夜班護士壓力源非常重視,希望通過有效的對策緩解患者壓力,提高護理質量與護理安全。 本次研究顯示,對全部倒夜班的護士壓力源分析得知,風險大護理任務重、夜班工作時間太長倒班頻繁、睡眠不足影像身體狀況、生活不規(guī)律、工資待遇低為護士主要壓力源。
3.1是由于近年來社會對于醫(yī)院具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導致護理工作不斷擴大,不僅包括常規(guī)的基礎護理外,護士還要多次往返病房和護士站之間,工作相對繁瑣,再加之神經內科患者生活 自理能力較差,任務繁雜,既對工作具有腦力要求,又對患者具有勞動要求,導致護 士身心疲憊,高度緊張,導致心理壓力較大[3]。
3.2大多數(shù)醫(yī)院僅重視醫(yī)生福利,對于護理人員不重視,認為護士工作輕松、作用小,導致工作福利、待遇低,并且管理嚴格,懲罰制度較多,長此已久使護士增加心理負擔。
3.3倒排班影響,頻繁的夜班和夜班工作時間長會導致護士生物鐘絮亂,對社交活動和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因此,需針對倒夜班的護士采取人性化管理,以有效減輕護士壓力,提高工作積極性。
3.3.1開展人性化管理,日常工作中,要求護士長以身作則,注意言行舉止,為護士樹立榜樣。同時改善工作環(huán)境,盡量幫護士爭取福利待遇,加強生活細節(jié)管理。例如可在值班室內放置冰箱、微波爐, 方便值班護士滿足日常飲食需求,提高舒適感。合理安排排班制度,確保每一名護士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定期開展娛樂活動,提高團隊凝聚力,使護士感受到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從而提高工作積極性。
3.3.2加強人力資源配置,適度壓力能夠激發(fā)護士潛能,確保工作效率,而過度壓力易使護士身心疲憊,對工作效率和護理質量造成 影響[4]。因此科室要以病區(qū)護理工作量與勞動強度為依據(jù),調整人員結構,配備人員數(shù)量,午間和夜間采取雙人值班制,可由經驗豐富護士帶領新護士,彈性排班。若科室護士因產休、病休人力不足時,及時調整護理數(shù)量,避免工作繁重導致壓力較大。
3.3.3建立心理支持系統(tǒng),減少心理壓力。可組織護士定期學習培訓和心理知識講座, 既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能力,又能加強心理調控能力,減少心理負擔。此外,可由護士長定期舉行集體聚餐、聯(lián)誼活動以及外出旅游等,既能使護士放松心情,又能使護士減少壓力,保持良好心態(tài)。
3.3.4 ?相關部門建立健全的保障制度,對護士的工作時間以及工作負荷要做出妥善調整,合理安排工作,以免出現(xiàn)疲勞狀態(tài),提高夜班護士福利待遇[5].
綜上所述,護士的工作環(huán)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病人,尤其是上夜班的時候,經常會碰到搶救和死亡的病人,對于護理人員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挑戰(zhàn),大大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這種狀態(tài)很容易讓倒夜班的護士產生心理疲勞,對工作狀態(tài)會產生影響。針對神經內科護士壓力源采取針對性措施,可有效減輕護士心理壓力, 減少醫(yī)療糾紛,提高護士工作積極性,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凡平,陰玉梅,黎悅,等.神經內科醫(yī)生職業(yè)壓力與醫(yī)患關系現(xiàn)狀分析[J].職業(yè)衛(wèi) 生與應急救援,2019,37(3):234-237.
[2]韓艷,趙志偉,付秀云,等.神經內科護理交接班清單的應用實踐[J].中西醫(yī)結合護 理(中英文),2018,4(8):145-147.
[3] 李 明 霞 . 神 經 內 科 護 理 中 常 見 的 安 全 隱 患 與 解 決 措 施 [J]. 中 國 社 區(qū) 醫(yī) 師,2018,34(19):178-179.
[4]陸秋芳,趙翠松,覃英雪,等.南寧市神經內科護士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護理知識 和態(tài)度的調查報告[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25):1950-1955.
[5]付惠,王亞軍,許瓊等.精神科護士心理狀況及壓力源的調查分析[J].中國明康醫(yī)學,2012,21(21):2666-2668
作者簡介:田虹麗,女,主管護師,1986年10月出生,湖北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神經內科,研究方向:護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