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霞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376-01
前言
禽流感病毒即A型流感病毒,病毒顆粒外膜由兩型表面糖蛋白覆蓋,一型為血細胞凝集素(即HA),一型為神經氨酸酶(即NA),HA又分18個亞型,NA分11個亞型。所以,禽流感的亞型數量就變成了排列組合問題,共有198種亞型。H5N6,只是其中的1個亞型。
禽流感病毒很少感染人,引起人類感染的禽流感最常見的亞型是H5、H7和H9病毒。其他病毒,如H10N8、H10N7和H6N8也在人群中被檢測到,但程度較低。具體到H5亞型的病毒,H5病毒有9種,已知的亞型包括H5N1、H5N2、H5N3、H5N4、H5N5、H5N6、H5N7、H5N8和H5N9。在世界各地的野生鳥類和家禽中發現的大多數H5病毒都是LPAI(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但偶爾也檢測到HPAI(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病毒也可感染人,呈散發性,如亞洲譜系的HPAIH5N1病毒,目前在亞洲和中東家禽中流行。
臨床資料
(一)病史摘要
患者聶**,女,65歲,已婚,農民,南溪區汪家鎮白廟村人
主訴:因頭昏、乏力5天入院。
現病史: 入院前5天,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頭昏、雙下肢乏力、行走不穩,頭昏呈持續性,伴行走時左下肢疼痛,不伴視物旋轉、耳鳴、惡心、嘔吐,不伴頭疼、偏身感覺麻木、吐詞不清、飲水嗆咳、口角歪斜、偏癱、意識障礙,不伴畏寒、發熱、腹痛、腹瀉。為求治療入我院。
既往史:腰椎間盤突出病史20年,曾于瀘州醫學院行“腰椎間盤手術”(具體不詳)。有“高血壓”病史,最高收縮壓170mmHg ,口服降壓藥(具體不詳),未監測血壓;3+月前,因頭昏、行走不穩在南溪區人民醫院就診,診斷“腦梗死” 。否認新冠病肺炎病例疫區旅居及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觸史。
(二)體格檢查
一般查體 :T:36.7℃ ? P:108次/分 ? ?R:24次/分 ? BP:106/58mmHg,呼吸稍促,口唇無紫紺,未見三凹征,胸廓正常,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明顯干濕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08次/分,律齊,各瓣膜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部查體陰性。
專科查體:神志清楚,精神差,反應可,對答切題,雙側額紋對稱,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約0.3cm,光敏,雙側眼球活動到位,雙側鼻唇溝對稱存在,口角不歪,伸舌不偏,頸阻陰性,四肢肌力及肌張力正常,生理征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四肢減反射對稱(++),雙側淺深感覺未見異常,雙側指鼻試驗、跟脛膝試驗陰性,閉目難立征未查。
(三)輔助檢查
血常規:白細胞總數:13.92x 109/L ? ?中性粒細胞數:11.96X109/L ?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85.9% ? CRP :54.8mg/L
肝功:天門冬氨酸:42.5u/L。電解質:K:3.39mmol/L。
腎功、傳染病四項、新冠病毒核酸、新冠病毒抗體:未見明顯異常。
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
頭顱CT: 雙側基底節區、側腦室體旁及半卵圓中心斑片狀密度減低影,腦梗塞灶可能,部分不除外脫髓鞘改變可能,請結合臨床或MR檢查分析。
胸部CT:右肺上葉大片密度增高影,考慮感染性病變可能,建議治療后復查。
腰椎CT: 2.L3-4、L4-5、L5-S1椎間盤膨出,L4-S1椎間盤變性;腰椎骨質增生退變
(四)初步診斷:
1、多發性腦梗死 ?2、社區獲得性肺炎 3、腰椎間盤突出癥 ?4、高血壓病2級很高危 ? 5、低鉀血癥
(五)診療過程:
2021年7月13日 ?入院后予以頭孢他啶抗感染、阿司匹林腸溶片、阿托伐他汀鈣片、天麻注射液、倍他司汀注射液、補鉀等對癥治療。
7月14日 ?患者出現氣促加重,予以調整治療方案,予以吸氧、頭孢他啶 2.0g ?q8h 、氨茶堿注射液、補液;患者于當日15:24開始出現高熱,最高體溫39.4℃。
7月15日 ?患者出現干咳,體溫監測仍是中-高熱,予以加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液、霧化稀釋痰液,余繼續注射液頭孢他啶 2.0g ?q8h、氨茶堿注射液、補液。
7月16日 ?患者仍間斷發熱,最高體溫達39℃,復查血常規:白細胞總數:5.25X109/L ?淋巴細胞百分比:9.6%,中性粒細胞百分比 :85.6%,淋巴細胞數目 :0.5x109/L,血小板數目 ?80.0x109/L,C反應蛋白 ?61.8mg/L,降鈣素原 ?0.1ng/ml。 血沉:紅細胞沉降率 ?22.7mm/小時。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核抗體:陰性,并完善血培養、痰培養。
7月17日 ? 予以聯合鹽酸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加強抗感染,患者家屬于夜間了解病情時提到患者家中飼養有家禽(雞),有陸續有雞死亡情況,且患者將飼養雞食存放入冰箱保鮮室。
7月18日 ?患者呼吸困難情況加重,仍發熱,復查血常規:白細胞總數:5.53X109/L 淋巴細胞百分比 ?8.1%,淋巴細胞數目 ?0.45x109/L,血紅蛋白濃度 ?108.0g/L,C反應蛋白 ?72.1mg/L。血氣分析:酸堿度 ?7.53,二氧化碳分壓 ?25.0mmHg,氧分壓 ?53.0mmHg,標準碳酸氫鹽濃度 ?23.2mmol/L,氧合指數 ?160.0mmHg。肺炎二項、呼吸道病毒二項、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胸部CT:雙肺多發斑片狀密度增高影,考慮為炎性病變可能,較前明顯增多。雙側胸腔少量積液。結合患者流行病學史,請呼吸科會診,不排除禽流感可能,聯系區疾控中心行禽流感病毒采樣,患者因病情危重轉入上級醫院,最終經四川省疾控中心病毒分離,確診為人感染H5N6禽流感,為宜賓市首例確診禽流感病例。經區疾控中心行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患者居住地周圍及家中生禽均采樣查及H5N6禽流感病毒,畜牧局采樣顯示患者居住地周圍鳥糞中查及H5N6禽流感病毒。
體會
依據《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方案(2017年第一版)》,人感染禽流感病毒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咯痰、呼窘迫迫等臨床癥狀,胸部CT以雙肺多發磨玻璃影及實變影為主要表現,可合并少量胸腔積液,多數發展為重癥,少數發展為輕癥。此例禽流感病人呼吸道癥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
據《四川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四川省仁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風險評估結果的通報》,2014年4月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報告一例疑似人感染禽流感病例,該病例已死亡。從患者的咽拭子檢出了H5N6禽流感病毒。為全球首例報告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截止2017年2月4日,全省共報告人感染禽流感病例11例,其中人感染H5N1禽流感5例(死亡4人,1例痊愈);1例H5N6病例,死亡;2例H9N2病例(1例治愈,1例死亡);3例H7N9病例(救治中)。
研究表明,現有報告各亞型的人禽流感病例感染來源均為禽源性,人感染禽流感病毒主要來源于被感染的禽或其污染的環境,接觸被感染的禽或暴露于活禽市場是人感染的重要危險因素。我省是家禽養殖大省,活禽經營市場普遍存在,家禽散養的現象在短期內難以消除,人群暴露感染風險增加。但由于禽流感病毒的嚴格宿主性,雖不斷有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的發生,但對于眾多暴露的人群而言,發病概率也顯極低的。
參考文獻:
[1]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四川省仁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風險評估結果的通報[S]2017年2月8日
[2]中國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方案(2017年第一版)[S]2017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