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英
摘 要:隨著小學數學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很多新型教學理念都開始得到較好的應用,問題驅動模式也不例外。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如果能夠充分發揮這套教學模式的價值,那么就可以較好地改變課堂教學的格局。
關鍵詞:問題驅動;深度教學;小學數學;師生互動
在新課標全面貫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學任務和目標也發生了較大變化,要求教師可以真正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同時還要加強教學過程中的交流互動。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師也充分認識到了這些變化,開始進行教學方式與內容的優化與調整。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可以全面貫徹基于問題驅動的新型教學模式,那么就可以較好地開展深度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但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教師對這種教學模式還存在一定的認知欠缺,很難發揮其價值,有必要進行深入剖析與探索。
一、認真進行問題的設計,融入深度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問題教育方式可以取得較好的成
效,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思維與探索能力,突破教學難點。但是對于教師來說,在使用問題教學模式的時候,也要注意問題設計的深度,可以引發學生進行充分思考。這也要求教師可以先對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明確他們的數學基礎情況,最終選擇最優的問題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考慮依托于互聯網渠道搜集一些問題教學的案例,但不能直接硬搬這些案例,還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優化與調整。
比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周長”時,教師可以先引入周長的概念,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周長。接著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周圍場景提出一些問題,例如,如何得到樹葉的周長、課本的周長如何計算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索,學生就可以對周長的定義與計算方法有較好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進行問題的深入思考,提高本章節教學活動的綜合效果。
二、構建多層次提問內容,由淺入深探究
由于小學生身心發展層次有限,因此教師在使用問題教學法的時候,也應該貫徹多層次問題設計方式,充分發揮問題教學模式的引導作用,使學生可以由淺入深地接觸教學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降低學生參與學科學習的難度,同時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這也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應該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并做好不同問題的銜接。這樣,課堂教學活動也可以規范進行,并充分發揮問題教學的成效。
比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乘與除”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之前在學習“加與減”章節中的知識點,設計多層次問題。在具體設計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立足加法與乘法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認識20+20+20+20和20×4之間的轉換,使學生可以通過加法的舊知識,學習乘法的新知識。在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以后,教師就可以針對乘法和除法之間的轉換關系,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具體可以通過20×3和60÷3等式子提出問題,使學生可以快速掌握這些知識點。在使用問題教學層層深入以后,教師還要在課堂教學結束以后,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這些知識點的總結,展現知識點的層次性,并鞏固這些知識點。
三、設計互動性提問環節,調動深度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積極設計一些互動性提問環節,調動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事實上,很多小學生在課堂環境中很難集中注意力,使課堂教學效率很難得到較好保證。但是如果教師可以立足于師生互動設計提問內容,就可以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同時也能夠顯著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深度思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活動維持較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具有更強的體
驗性。
比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觀察物體”時,教師就可以加強自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并積極使用提問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在具體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些常見物體的三視圖,并給出多個圖形讓學生共同選擇。在學生選擇錯誤圖片的時候,教師也不要過于嚴苛,而應該積極使用正面引導的方式,構建良好的互動氛圍。
綜合來看,小學數學教學體系中全面融入問題驅動模式以后,可以較好地提高教學的深度,同時也優化了課堂環境中的師生關系,使教學活動的綜合效率也有所提升。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小學數學教師都應該充分重視這套模式的應用價值,同時還要在后續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積極設計教學問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思考。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教師也應該注意問題的趣味性,使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使基于問題驅動模式的教學活動能夠取得成效,最終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王永霞.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研究[J].考試周刊,2021(35):75-76.
[2]董汶汶.“問題意識”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新探[J].知識文庫,2021(9):35-36.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立項課題“構建問題驅動與跟進下的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模式的實踐研究”(編號:FJJKXB20-48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