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夢荔
摘 要:要開啟中國文化的寶藏,古漢語是必不可少的鑰匙。而要掌握這把鑰匙,就必須抓住小學中高年級這個學生成長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幫助學生培養學習古漢語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對文言文學習興趣的培養不只是中學語文教師的責任,也是小學語文教師的責任。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言文;學習策略
一、文言文學習現狀
在現代社會的交際中,聽、說、讀、寫不再使用文言文,可以說很多人對文言是“聽不到,說不出,讀不懂,寫不了”。會用文言讀寫的人越來越少,更有甚者叫囂將“文言文從語文課本中攆出去”。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認識,導致學生對傳統文字缺乏感情。早在1998年中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研討會上,與會的專家就指出中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弊端之一就是“人文精神的淡化”,同時也在積極探索改革的思路。而作為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必須感到事態的嚴重性,要喚醒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情感。
二、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形式多樣,激發興趣
文言文往往用語凝練、晦澀,學生讀起來常常一知半解,學起來更是提不起興趣。如何帶領學生穿越時空隧道,走近古文,感受古人的智慧,成了眾多教師需要突破的一道難關,因此,我們需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文言文學習情境,運用多種方法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過程中可以根據文言文的內容,利用漂亮的圖畫設計繪本。學生從小接觸繪本,定然感覺親切又有趣。我們還可以利用微課給學生解釋文言文中難以理解的部分。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習難度,學生學起來更是興趣盎然。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古文新編,因為學生對現代漢再熟悉不過了,在古文改寫的過程中,便會逐步理解其意思。如教學《楊氏之子》一文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改寫練習,形式可以是記敘文,也可以是劇本,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寫作中。
教師的點滴用心化作有趣、多樣的教學形式,必然激發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探索興趣,化被動為主動,愛上文言文課堂。
(二)留足時間,吟詠誦讀
雖然教授文言文的方法在不斷推陳出新,課堂花樣也越來越多,而實際上,教授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仍是背誦、吟詠。宋代朱熹在《朱子童蒙須知》中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聲地反復誦讀,去體會文章雋永的精神內涵與情感,為以后的講解奠定基礎。費振剛教授也曾提到:“我們中國傳統教育強調背誦、吟詠這樣一種讀書方式,這種方式完全說是死背硬記,或者完全把它放棄,我以為是不合適的。特別是對古文、古詩反復地閱讀、朗誦,甚至背誦,這不僅是一個文化學習,隨著年齡增長,不斷地加深理解,實際上就變成自己的一種陶冶性情、陶冶情操的東西。”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初學文言文并不需要一定去理解它,只要背過,隨著閱歷的加深、知識的積累,學生會逐漸理解其中的意思。
(三)課內外拓展,延伸課堂
小學文言文教學,要重視課堂的拓展性延伸。讓生不僅僅局限于課內的收獲,更要由課內拓展到課外,開闊視野,豐富文言知識儲備。如在教學《書戴嵩畫牛》這篇課文時,學生從文章中已經明白了“耕當問牛,織當問婢”的道理。可是這篇故事的道理不止于此,我課前查閱資料,在課堂上及時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
《斗牛圖》在幾百年后輾轉流傳到了乾隆皇帝手中,他愛不釋手,對牧童表達了高度的贊賞。可是若干年后,乾隆皇帝到北京順義親眼看了一次斗牛比賽,卻發現,牛的尾巴居然有時候也會向上翹起,和牧童說的并不全然相同!便立刻題詩一首進行反思:牧童游戲何處去?獨放雙牛斗角叉。畫跋曾經關畫錄,錄誠差跋更
為差。
學生震驚于牧童說的話并非全對,深刻體會到請教專家的同時,還要有自己的觀察與思考,這就是“問”的藝術。
課堂40分鐘能拓展的畢竟有限,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課后自主閱讀古文,把課堂拓展延伸到課外,如教學《楊氏之子》后,推薦學生閱讀《世說新語》中的其他故事。學了《伯牙絕弦》后,推薦學生閱讀文言文成語故事《響遏行云》《入木三分》。學了《學弈》后,推薦學生閱讀文言文勵志故事《薛潭學謳》《墨池記》……
這些知識是只從課本學習中無法收獲的,因為學生的學習“三分來自課內,七分來自課外”,不可忽視課內外結合對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影響。
三、總結
在小學中高年級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要時刻意識到自己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人與共和國下一代接班者引路人的使命,更要清晰認識到對文言文的傳承與引導的責任。文言文在我們的生活中雖已逐漸淡化,但其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卻是我們永遠都割舍不掉的民族瑰寶。如何激發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如何在多樣化的教學中不遺忘傳統且有效的吟誦教學,如何帶領學生自主進行更大范圍的文言文學習,是我們作為語文教師必將為之奉獻一生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吳劍峰.小學語文高年級文言文教學初探[J].新課程,2020(34).
[2]鐘圣祿.農村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古詩文意欣賞教學方法研究[J].速讀(中旬),2018(8):59.
[3]都萬能.農村小學語文高段古詩文教學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2016(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