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小學科學教學越來越受重視,同時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小學科學教學也在不斷優化和完善。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要給學生傳授相關的科學基礎知識,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及素質的培養。因此傳統的以試卷考試成績為科學課堂評價的唯一標準就顯得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基于此,主要圍繞生本理念下小學科學課堂評價的優化研究展開了具體的探究。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科學;課堂評價;實踐操作;自主學習
生本理念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能夠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強化對學生各方面的培養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小學科學課堂評價是教學中的關鍵環節,課堂評價不僅能夠反饋出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也能夠反饋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比如學生的知識運用情況、實踐操作情況以及思維情況和自主學習情況等等。因此,要建立相對健全的評價體系,才能更全面具體地呈現出這些評價結果。
一、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小學科學課堂評價強調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價
小學科學教學中涉及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但是由于小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科學,難免會有些陌生感,而且對于一些抽象的科學知識學生在理解起來也有一定的困難。在小學科學課堂評價環節,對學生所掌握知識情況的評價是非常關鍵也是最基礎的一個評價內容。傳統課堂中教師通常只是進行灌輸式教學,然后讓學生對一些重要的知識進行記憶,通過試卷考核的方式評價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雖然有些學生在試卷考核中能夠通過,但是他們卻并不能深入理解這些知識的含義,對科學也不能產生正確的認知。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的感官體驗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這種方式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例如,在教學“我眼里的生命世界”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準備相關的多媒體視頻和音頻等,讓學生能夠在視覺以及聽覺的刺激下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
二、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小學科學課堂評價強調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評價
生本理念下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強調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課堂評價中也要注重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評
價。因為科學教學中很多的原理以及現象等都需要通過實踐操作來證實,學生在實踐操作中也能真實地感受科學的奇妙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評價也是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完成的,例如,在教學“點亮小燈泡”這部分內容時,科學教師先帶領學生將基礎的操作注意事項以及相關的理論知識講解完后,將學生帶到實驗室,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實踐操作。在操作完成之后教師要綜合學生的實際表現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由于是小組共同完成的,因此評價的主體除了教師之外還要包括與之合作的同學以及學生本身。評價的內容不僅要包括實驗結果,還要包括操作過程是否規范、操作過程中與同學之間的合作是否融洽以及遇到問題時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這樣一來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評價就更加全面具體,學生也能對自己存在的問題有更清楚的了解,便于接下來學生的自我調整和提升。
三、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小學科學課堂評價強調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價
在生本理念下,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因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十分關鍵的,在小學科學課程評價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一項的評價,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看到自己在自主學習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加強學生對自主學習方面的重視,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小學科學關于“水”這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改變傳統直接灌輸知識的教學方法,而是采用問題引導的方式,給學生設置一些有關水的問題,比如“水都有哪些存在狀態”“在哪些條件下會發生哪些變化”等,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自主學習教材內容,可以獨自學習也可以與同學進行小組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然后讓學生進行總結和講解。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其他同學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大家共同探討。這個過程充分體現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評價環節可以結合學生此過程的表現給予綜合性評價。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科學教學中課堂評價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尤其是在生本理念下,課堂評價已經不再僅僅是學生知識學習成果的評價,而是學生學習態度、知識掌握情況以及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表現情況等多方面的評價,是對學生當下表現的一個總結和反饋,也是對學生未來學習和發展的一個指導。
參考文獻:
[1]馬燕.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科學課堂中學習評價的研究[J].中外交流,2020,27(17):200-201.
[2]吳劍平.基于標準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評價研究[J].考試周刊,2018(76):38.
[3]徐初品.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學科學課堂評價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3):96-197.
作者簡介:許曉明(1980—),男,漢族,本科學歷,中小學高級教師,小學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