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鵬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小學數學教學也做出了相應改變,強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材習題可以緊扣教學內容,將知識點涵蓋其中,對增強學生數學能力有很大的促進意義。鑒于此,圍繞教材習題展開研究,分析培養學生能力的路徑。
關鍵詞:習題;小學數學;學習能力
一、強化拓展,深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通常情況下,所謂的教材習題,主要是被教材版面篇幅、數學內容等因素的影響,將單一訓練作為目標,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教材習題看起來比較簡單,沒有太多的內容可以去深究,其實恰恰相反,教材習題是可以延伸和拓展的。教師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期間,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的具體特征,并在綜合考量學生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能力的前提下,將教學內容作為依托,適當地對知識點加以延伸,幫助學生快速理解知識點[1]。
比如,教師在對小數乘法知識點講解期間,首先要讓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增強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遷移類推能力。在實際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先和學生一起復習以往學習的知識點,諸如,0.14+14=( ),2.4×8=( )
等,之后,引出新的知識點,借助投影儀為學生展示練習題,具體為麗麗的房間長和寬分別是3.6米、2.8米,那么麗麗的房間面積是多少?先估算一下:3.6×2.8≈( ),試想一下,3×3=9,麗麗的房間可能有9平方米,而4×3=12,麗麗的房間可能有12平方米。緊接著,教師可以繼續提問,要是列豎式計算結果會是怎樣的?如果將兩個小數都當作整數,會很快將結果算出來,具體如下
通過計算,36×28=1008。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怎樣才會得到原來的積?在學生的深入探索之下,最終會得出:如果兩個因數都乘以10,積就會擴大100倍。而若想將積變回之前,則可以將積縮小100倍,最終知道麗麗的房間面積為10.08平方米。為了可以讓學生深化理解,教師也可以為學生選擇一些類似的練習題讓學生練習。諸如,麗麗的臥室有一個陽臺,長和寬分別是2.8米、1.15米,那么麗麗的房間陽臺面積是多少?怎樣列式?有了之前的學習,學生很快會列出來:2.8×1.5=( )。在計算的時候,先把小數變成整數,然后再除以1000,最終得出2.8×1.15=3.22平方米。通過練習題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會讓整個練習過程更加豐富,學生可以在不斷練習中深層次體會小數乘法的基本特點,有利于學生正確理解知識。
二、層層推進,提升學生能動性
針對教材習題而言,大多都是以直接且簡單的形式存在,一些問題只需要學生將最終結果填寫出來即可。但有的習題則涵蓋了很深刻的數學意義,承前啟后的作用十分顯著。所以,教師在組織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層層推進,合理展現,著力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2]。
比如,教師在對分數的基本性質知識講解階段,有這樣一道題:在一起黑板報中,科學天地、藝術園地分別占了黑板報的幾分之幾?科學天地、藝術園地哪一個更大一些?借助問題來進行估值和直觀比較大小,不僅可以讓學生的觀察能力有所提升,還有利于學生數學水平的增強。
為了能進一步將教材編寫意圖高效地體現出來,讓學生在練習階段能夠對分數初步認識的知識加以鞏固,主動地進行比較。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對題目進行調整,諸如,估計一下科學天地占了整體的幾分之幾?在空白的位置再設計兩個大小相同的欄目,它們占據黑板報的幾分之幾呢?借助這種方式,對原本的題目稍加調整,層層推進,適當地將原本圖中的右面部分隱匿起來,可以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分數的本質含義,強化學生對分數本質意義的認識,不斷地對學生思維空間進行拓寬,將習題資源的價值和作用整體挖掘出來,有利于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更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對學生后續系統學習數學有很大幫助。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期間,教材習題是對教學內容鍛煉和鞏固的載體。所以,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有效性,整體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科素養,教師應該對教材編寫意圖進行深入研究,并以此為基礎,強化對練習活動的優化,合理設計,將習題資源的教學功能充分彰顯出來,讓教材習題作為學生學習能力訓練的平臺,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賴小婷.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對策思考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7):250.
[2]張曉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提升路徑分析[J].人才資源開發,2018(2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