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恩
摘 要:《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對課程教學做出明確要求,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要重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和實踐意識。實驗教學是初中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和實踐精神的重要途徑。針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和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有效策略,旨在促進初中化學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創新
實驗教學活動是初中化學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參與實驗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針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探究,以各種儀器設備為載體,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好奇心。初中階段是學生接觸化學學科知識的基礎階段,很多學生在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而實驗教學是對理論知識的詮釋和展示,可以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因此,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促進化學學科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
1.化學實驗教學缺乏時效性
初中化學教學大綱中設定很多課時都有實驗教學內容,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對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缺乏認識,因而在課堂教學環節也會存在口述教學、多媒體演示教學的情況,學生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實驗活動中,實驗教學的應用價值難以充分體現[1]。同時,由于初中階段各學科教學任務相對繁重,化學課程的課時也相對有限,學生沒有時間真正動手實驗,而為完成學習過程,只能夠死記硬背實驗步驟,化學實驗也變成形式主義的實踐教學。
2.實驗教學缺乏創新
想要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需要重視教學活動及內容的創新,讓學生可以積極進行各種嘗試、實踐,探究化學物質之間可能存在的反應現象,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不斷的試錯和實驗過程中總結化學反應規律,探究化學實驗本質。而從目前的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存在實驗教學缺乏創新意識的現實問題,通常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演示,或者害怕學生弄壞實驗設備而限制學生的操作行為,化學實驗也因此轉變成教學演示,學生缺少嘗試和實踐的空間,導致課堂教學缺乏活力,實驗課程教學目標也難以有效實現。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有效策略
1.轉化教師的教學理念
為保證實驗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需要重視自身教學理念的創新,改變既往實驗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確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探究意識、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科學精神等教學目標,以教學目標為基礎開展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活動。如進行“制取氧氣”的教學時,傳統課堂教學方式以教師的實驗演示為主,而教師教學理念的轉化,則可以嘗試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嘗試,運用提供的物品、器材自行制取氧氣,學生在探究操作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也可能會害怕遇到危險,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和答疑解惑。這種相對開放的教學活動會使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大幅提升,從而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2]。
2.重視實驗教學的創新
(1)嘗試實驗器材的創新
很多教師會因為怕煩瑣等,會采用演示實驗的教學方式,此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嘗試創新實驗器材,運用各種簡單的物品開展化學實驗,既便于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又可以讓學生感覺到化學知識與生活之間存在的緊密聯系,從而培養學生的生活化科學意識。如進行“制取氧氣”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自行準備大小不一的玻璃容器、保鮮膜,教師準備過氧化氫溶液,運用這些簡單的物品便能夠制備氧氣。實驗器材的便捷化、生活化,是保證實驗教學常態化的關鍵。
(2)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
進行化學實驗課程的創新,需要教師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實驗課程的主人,為調動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教師可運用任務式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進行化學實驗,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3]。如進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布置預習性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預習了解CO2的產生原理,并能夠自主設計“制備CO2”的實驗活動,自主選擇實驗材料、器材,以獲取CO2為主要目標,但是要考量制備實驗的可操作性,以便于在課堂教學環節進行展示。此種任務式教學法可以完成“知識與技能”的雙重教學目標,學生會主動調動其想象力與創新思維,實驗教學價值隨之提升。
三、結語
初中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可以通過轉化教師的教學理念、重視實驗教學的創新等途徑,以教學器材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等為載體,優化實驗教學狀態,提升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主觀能動意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龍現鳳.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文理導航,2019(10):149,153.
[2]王娟娟.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教育界,2019(28):104-105.
[3]張興國.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創新[J].學周刊,2019(2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