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艷玲
摘 要:課堂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而教師主要是負責教學。要想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構建高效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是每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教學的目的。在教學時,教師要注重書本內容與實際相結合,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對其充滿興趣,刺激學生進行思考,從而提高課堂質量,并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教學時要選擇適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課堂提問也要問一些有意義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學生為主
道德與法治是初中學習階段重要的一門學科,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學到較多的知識,這時構建高效課堂就顯得非常重要。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主要在于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之間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互動,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還需要教師改正以前不好的教學方式,比如,以前教師只是將知識講授給學生,不關注學生能否理解知識的要點;課堂上,大多數教師在不停地傳輸知識給學生,學生負責聽講,這樣容易導致學生不去思考甚至懶得思考,坐等聽講就好,最后得不到好的教學效果。
一、做好計劃,使教學方法可行
教師在教學前要做好計劃,有所準備,保證教學方法可以在課堂上良好地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上課前要先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情況有所判斷,把上課時要講解的內容整理好,這樣課堂板書才會清晰明了,才能夠把所有的知識點傳輸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教師教得越好,學生聽課就越認真,所以,教師在上課前準備得越充足,課上就會變得越從容有序,學生也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認真學習。課上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如理解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在課堂上多提問,有助于加強理解;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充當小老師,提高說話水平,這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進步,從而不斷提高道德與法治成績。教師在課后要布置相關的練習作業,看看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在下課后也要學習,這樣知識就會記得牢靠,不容易忘記。教師也要查看學生的作業,根據作業的完成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對已經學過的知識的掌握程度,然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督促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二、分組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由于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教師可以采用分組的形式進行學習,讓學生之間多多交流,互相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考核的過程中,對學生理解題目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測試,目的是檢測學生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掌握情況。而道德與法治測試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如果都需要花時間去講解,就會使課堂效率較低。因此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學習,讓小組成員之間能夠思考、討論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學會自我思考。小組內的討論學習結果要進行總結,把小組中沒有討論明白的問題寫出來,方便教師在收到匯報后,及時地在課堂上進行解決,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三、課堂上以學生為主
教師教得好不好,對構建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高效課堂是有影響的,但在課堂上還是要以學生為主。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教學中有所進步,教師要讓學生積極發言,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教師提出問題時,也要引導學生多動腦、多思考,提出不同的想法,不能讓學生過于依賴教師。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可能會產生很多疑問,如果在課堂上沒有提出來,那么問題可能就會遺留下來,學到的知識不完整。為了使學生的問題盡快解決,教師應該讓學生把不懂的地方在課堂上提出來,有疑問當堂解決,但是有些學生因為缺乏信心而不敢主動發言,這時教師要給予鼓勵,點名進行發言,逐漸增強其信心,這樣學生下次有疑問時就會主動提出。課堂上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學會思考,理解并掌握每節課的知識點,從而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構建高效課堂,學生成績也會相應提高。
總的來說,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豐富和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做到在上課前充分準備,上課時認真講解,下課后布置作業讓學生復習學過的知識,通過分組等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讓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更加有效。學生要善于思考,教師通過分組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這樣就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道德與法治學習過程中。學生和教師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習的過程中共同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構建出高效課堂,從而提高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習能力,最終得到滿意的結果。
參考文獻:
[1]劉春岐.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J].才智,2020(6):200.
[2]韓秀梅.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29):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