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學英
摘 要:任何機械設備的使用都是需要進行維護與保養的,貫穿于設備的整個使用過程之中。為更好地使用施工機械設備,相關設備管理人員要根據設備實際情況進行維護和保養,發現施工機械設備存在的隱患,及時排除故障,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诖?,文章分析了施工機械設備保養產生的經濟效益和我國施工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措施,并介紹了實施施工機械設備保養的措施,供相關人士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施工;機械設備;維護;保養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1)07-075-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7.037
從以往的施工設備故障產生因素分析來看,56%的機械設備重大故障是由于設備缺少定期維護保養導致的,這些設備故障的產生大大增加了施工企業或單位的成本,降低了企業經濟效益。目前,我國市場上出現了各種不同應用范圍的施工機械設備,維護方法也各有不同,要根據機械設備實際使用情況調整維護周期。對此,為更好地開展施工作業,相關設備管理人員要對各類機械設備制定科學合理的維護與保養計劃,督促跟進,落實到位,保證設備安全、正常、有效運行。
1 施工機械設備保養產生的經濟效益
機械設備的高效運行與使用是施工任務如期、高質量完成的前提條件與基本保障,如果脫離了機械設備的輔助作用,就會大大增加施工成本,導致施工周期延,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設備管理人員必須按照機械設備的實際情況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減緩機械設備各個零件的磨損速度,盡可能減少設備故障的發生概率,為企業獲取更多的利潤。
從當前市場經濟發展情況看,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企業都應盡可能提高施工機械設備的管理效率,以提升企業的經營水平[1]。
1.1 維護保養技術產生費用較低
通常情況下,對施工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涉及的維護技術比較簡單,該保養過程中產生的費用比較低,不會給企業造成較大的經濟壓力。通過對一些大型、進口的機械設備進行維護與保養,能夠及時發現設備存在的問題和故障,盡快對故障部位進行維修,避免在后期使用中出現問題,確保工程進度,充分發揮機械設備的功能。例如,現有一臺用于隧道開挖的鑿巖臺車以及裝載機和自卸車,這些設備是德國2011年生產的,一直使用到2020年,使用期間都沒有得到進行定期維護與保養,后期由于其消耗能量較多而停止使用。直到中鐵十五局要利用這些機械設備進行寶成復線施工,在工作3 000小時后,該機械設備由于出現故障無法運轉,施工單位不得不停止其使用,轉而投入大修。在整體修復過程中,消耗了大量資金,產生了許多額外的成本費用,為企業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2]。由此看來,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能夠減少后期使用過程中的成本費用,避免額外費用,確保施工項目高效完成。
1.2 提高機械設備的可靠性
機械設備工作過程中,其零件的磨損性越高,可靠性就越低,其使用壽命也更短。企業通過對機械設備定期的維護與保養能夠有效減少設備的非正常開支,由于突發故障所產生的額外費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施工機械的維護費用。如果企業不對施工機械設備及時進行維護與處理,會導致企業額外購買同樣的設備,或對其進行大修以維持企業運營。例如,機械設備工作過程中使用到戰斗型架橋機,如果在施工的關鍵環節出現故障就會導致孔梁減少,這種故障給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是無法估計的。因此,施工企業要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維護與保養,積極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2 我國施工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措施
施工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措施早在1994年就開始推行,即“強保養、零等候工程”制度,這一制度的推行使得其生產的柴油機可靠性大大提升,實現了從原來的3萬公里無故障升級到10萬公里無故障。這一制度以“強保養”為核心,實施以生產者為執行主體的64種不同類別的設備完好標準和操作維護保養流程,在維護保養條例中指定了主要生產設備。“零等候”即以維修管理人員為執行主體,主要負責機械設備的軟硬件增補與完善。“零等候”就是在機械設備發生故障后等待維修人員的時間為零。除此之外,等待維修設備配件的時間為零,等待維修工具的時間為零,甚至連等待維修資料的時間也為零。綜上所述,“強保養、零等候工程”對于隧道施工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意義。
3 實施施工機械設備保養的措施
由于我國工程機械設備維修效率低下,建筑企業出現了新問題和新功能,我國提出了必要的機械設備維修體系。在目前不斷發展的市場經濟中,大多數建筑公司必須具有很高的建筑效率和經濟效益,才能提高其市場競爭力[3]。眾所周知,機械設備的定期維護可以大大提高設備的效率,在保證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以最小化的維護成本優化系統的整體經濟效益,這是目前所有建筑工程都不可缺少的。
3.1 明確強制保養原則
強制保養的本質是對保養的硬性規定,換言之,必須按時進行維護保養,不能因為施工工期緊張而忽視對機械設備的保養。不僅如此,要積極開展現代化設備管理教育,督促各級領導和廣大設備管理人員重視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明確機械設備的保養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的工作效率。如果對機械設備的保養不到位,只顧眼前利益,壓榨機械設備的剩余價值直至其不能運轉,長此以往必將導致機械設備的提前老化、早期磨損、壽命縮短等問題。同時,機械設備需要消耗的材料也會與日俱增,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產安全,這些都是不按規定保養機械設備、不合理使用以及不按制度管理造成的惡果,這與現代化企業的科學管理理念是相互違背的。因此,相關施工企業要增強自身對強制保養的意識觀念,確保施工機械設備能夠得到定期維修與保養。
3.2 建立健全保養制度
保證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機械設備保養制度,按照規定制定保養周期。施工企業要始終堅持“養修并重、預防為主”的戰略方針,堅持定期維護、定期保養、定期檢查的三大制度,確保機械設備的維修與保養不會出現漏洞。除此之外,還要對各種機械設備分級分類,按照等級進行維護管理[4]。
只有機械設備的保養工作得到保證,才能降低設備工作時出現故障的可能性,從而降低設備的維修費用,提升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對機械設備的保養工作要根據設備的實際情況選擇,在使用過程中不斷采集設備適應維修的各種數據,研究分析機械設備各子系統的使用標準,分析每一次故障出現的規律等多重因素,確保最終采取的保養計劃符合設備的需要,具體方法涉及概率統計法、技術—經濟分析法和維護作業統計法等。
3.3 強化機械設備保養的技術管理
建筑行業具備其他工程沒有的大工程量,建筑施工任務十分繁重,投資成本高,工程工期緊張且具有很強的季節性。除此之外,建筑施工極易受到作業環境的影響,在惡劣的氣候和作業環境中,建筑施工往往進度緩慢,施工作業的分散流動性也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
針對建筑施工的各種問題,首要解決方案是加強機械設備的保養,在出現問題時及時維修,強化機械技術的管理工作。第一,要堅持“按時保養、按級保養、按項保養”的思想,提高保養技術,確保機械設備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二,在機械設備出現故障時及時修復,在修復過程中配備專業維修人員,這些維修人員經驗豐富,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為機械設備保駕護航。第三,要加強與機械設備生產商的溝通聯系,與生產商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防止在維修階段因溝通不暢導致誤會叢生、延誤工期。第四,建立科學合理的保養制度,確保制度規范化,由于不同類別的機械設備在“使用和保養手冊”中都標有明確的保養規定,在實際操作中要提高企業相關人員的保養意識與規范意識。
4 結語
綜上所述,實施機械設備的強制保養管理對建筑施工有重要意義,不僅有利于建筑施工機械設備的保養,確保機械設備隨時處于良好的可運作狀態,而且能夠提升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和完好率,節約施工成本,為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剛.工程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與保養措施分析[J].內燃機與配件,2020(8):177-178.
[2] 鄧紅偉.現代工程機械設備的管理及維護保養措施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7):255,258.
[3] 趙青陽.建筑施工機械設備的保養與維修技術研究[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0(8):100-102.
[4] 劉明偉.關于工程機械設備的維修與保養研究[J].數碼設計(上),2019(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