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將偉
賽艇屬于一種團體性的運動,在比賽過程中對團隊之間的默契配合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教練員能夠擬定專項化的訓練方案,總結每次訓練的經驗,明確訓練的目標和方向。本文主要以青少年運動員的賽艇訓練工作為例,分析在早期展開專項化訓練的優勢及不足,從中研究科學提升訓練效果,解決訓練難題的方法。
賽艇是新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運動項目,相應的大型比賽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因此,受到了許多青少年群體的喜愛。目前,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到了對賽艇的專業學習過程當中。
1 分析賽艇青少年運動員早期專項化訓練的利弊
早期專項化訓練雖然可以得到良好的訓練效果,但是會對青少年的身體發育狀態產生一定的影響,需要教練員從青少年的身體特點出發,合理調整訓練計劃。
1.1 優點
讓青少年群體接觸賽艇的專項化訓練,可以從小糾正運動員錯誤的姿勢,讓其掌握比賽的規則,避免在比賽過程中出現犯規的情況。同時,讓運動員熟悉比賽流程,為其培養良好的比賽心態,避免出現勝負心過重的情況,可以促進青少年群體的身心健康發展。而且,賽艇屬于多人運動,通過規范化的訓練可以培養團隊之間的協調意識及能力。
1.2 弊端
青少年的身體正在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專項化訓練強度大,容易出現肌肉損傷的問題,影響骨骼的健康發育。因此,教練員不宜讓青少年群體過早的接觸專業的訓練內容。除非能夠根據青少年的特點,制定特殊的訓練計劃。
2 解決青少年運動員早期專項化訓練弊端的對策
為了保證青少年運動員能夠在提升賽艇專業化能力的同時,保障自身的身體健康,教練員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訓練的優化及創新工作。
2.1 以勞逸結合為基礎
專項化訓練主要包括心理素質訓練、基礎比賽常識教育、力量訓練和手腳協調能力訓練等等。在訓練過程中,不論是對哪個項目展開訓練,都應當預先了解青少年群體的身體素質情況,合理設置訓練和休息的時長。采取勞逸結合的方式,讓運動員有充足的時間恢復身體機能。從休息的角度來看,實際上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在高強度運動結束后,不能直接坐下或者躺下休息,而是應當適當的進行肌肉拉伸活動,避免第二天出現肌肉酸痛的情況。青少年還需要學習文化課知識,需要一定的體力和精力投入學習過程中,這些都是教練員在擬定訓練計劃時,需要關注的問題。
2.2 協調能力訓練
賽艇是一個手腳并用的項目,而且需要團隊之間共同配合,確保劃水的方向和力度一致。在實際展開早期專項化訓練時,教練員應當重點找到青少年群體的學習興趣,通過創新訓練方法,提高訓練的趣味性,讓青少年運動員能夠自覺主動的參與到訓練環節當中。比如,在協調能力的訓練環節,組織團隊比賽,以一些簡單的游戲進行熱身運動,如二人三足。在熱身結束后,根據賽艇要求,展開深入訓練。由于不同運動員的個人身體素質存在差異,因此,教練員應當靈活設置不同的訓練難度,確保訓練結束后,每個人都能提升自身的賽艇能力。
2.3 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通常可以分為有氧訓練和無氧訓練兩種,不同訓練方法有不同的優勢。常見的手部力量訓練方法是舉重,在初期可以選擇一些相對比較輕的杠鈴,然后根據訓練效果逐漸增加重量。同時,引體向上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力量訓練方法,教練員需要合理設置訓練強度。比如,10個引體向上為一組,5組之后休息一次,不斷重復訓練,以達到增強運動員個人肌肉力量的方法。最后,教練員可以組織掰手腕的活動,在檢驗運動員訓練成果的同時,還可以活躍訓練場的氣氛。
2.4 心理素質的訓練
青少年都會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因此得失心也會比較重,如果比賽中失敗,將會打擊他們學習賽艇的積極性。基于此,教練員必須要意識到在早期專項訓練環節中,對青少年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首先,應當定期與青少年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比賽心態。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實際的心態就不一樣。比如,有些人比較內向,可能有自卑心理,有些人比較外向,可能過于自信。教練員要為他們進行正確的比賽觀念的引導。其次,可以定期組織內部的友誼賽,比賽參加的多了,勝負欲就會下降。但這并不代表運動員能夠不認真對待比賽,每一次比賽都應當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注重享受比賽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教練員應以身作則,給青少年運動員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3 結語
在進行早期專項化訓練時,教練應當以勞逸結合為基礎,注重結合青少年的興趣愛好,創新訓練方案,讓訓練過程具有趣味性,提高他們主動參與訓練的意識。同時,教練應當對訓練成果進行定期考察,并與青少年群體溝通,以便于合理調整訓練的內容及難易程度。最后,應當從心理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為青少年運動員樹立一個良好的比賽心態,推動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紹興市水上運動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