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鞍山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 王敬怡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就成為我國立國強國的“根本理念”,在此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新中國各項產業的發展,迎來了“從無到有”的艱難歷程,而化工行業,作為新中國發展“較為早期”的產業,為新中國經濟的迅速騰飛,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和作用。進入改革開放以后,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健全與完善,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已經由傳統的“數量取勝型”,轉變為“質量取勝型”,尤其是在“環保集約”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的當下,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及事故防范,已經成為當前化工企業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因此,必須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與舉措,不斷深化化工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的改革與發展。
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樹立為新時代下我國發展的“指導理念”以來,各行各業通過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借助新時代下高新技術的發展,實現“可持續、可循環”的新型發展模式,而化工企業長期存在的“高污染、高能耗、高風險、低產能”的現狀,更是成為首當其沖的重點與難點。在時代發展的大環境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發展理念,成為大眾普遍接受的主流發展理念,基于此,一直以來被大眾“心存顧慮”的化工企業,自然成為在環保理念下,亟待優化與創新的企業之一。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結合國家戰略發展的國情,通過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水平的提升,帶動化工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新時代下化工企業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尤其是近年來屢見報端的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事故,更是不斷觸動著大眾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經。因此,不斷強化化工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能力和水平,對于大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企業發展而言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1]。
眾所周知,化工企業的日常生產,在為化工企業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對自然環境影響巨大的其他“不可控”因素。若是堅持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流程,這些因素是可以被減至最低,但若是出現不遵守化工企業安全生產流程,則會給自然環境造成“難以逆轉”的損失。一般來看,化工企業常見的污染物是化工企業在進行日常生產時所產生的氣體、固體和液體的廢棄物,這些廢物大多是化學元素的“合成晶體”,且在一定濃度以上、在一定范圍之內是有害的,甚至還會出現有害性強烈的劇毒物質,當這些有害物質進入自然環境之中就會對自然環境造成“難以逆轉的污染”。此外,化工企業在日常生產過程中,某些化工原料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又會“相互反應”,在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引起一系列污染,其產生的某些污染物甚至會比化工企業日常生產本身所造成的污染更為嚴重,影響也更為廣泛[2]。(見表1)

表1 常見化工企業污染物表
相較于一般企業而言,化工企業具有危險性更高,風險系數更大的特點,就要求化工企業必須具備比一般企業更為嚴苛的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意識,才能確保化工企業日常的安全生產。但以化工企業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意識依然處于“有待加強”的狀態,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意識缺失的現象,在當前化工企業的日常生產中依然存在。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培訓機制不健全,化工企業事故應急處理機制不完善,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責任機制難以落實等。究其根本,這些現象的出現,還是由于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意識的缺失,從思想根源上,對安全生產的“麻痹大意”,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和化工企業的經濟效益“不沾邊”,片面的追求化工企業的產能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但殊不知,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的水平,將直接決定化工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若是不能做到安全生產與應急處突,將會對化工企業帶來“致命性”的影響[3]。
以當前部分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的實際來看,部分化工企業當前所建立的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體系方面,還存在不完善問題。前文已經提到,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建立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但基于各種客觀原因的影響,當前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體系依然存在不完善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安全管理責任人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事故應急管理機制流于形式、安全生產管理覆蓋面存在死角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將會直接影響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所取得的成效,進而出現化工企業日常生產的安全隱患等問題,不利于化工企業長遠的發展與根本性的目的[4]。
通過前文的表述,已經充分點明當前我國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有效提升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的能力與水平,就必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助力化工企業的發展與創新,成為破解當前困境的最佳辦法,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在化工企業的日常生產中,將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的培訓貫穿其中,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水平提升技能培訓,將培訓的課堂,由室內集中學習轉變為現場實地演練,以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的相關案例為培訓材料,使參與培訓的人員,能夠以實踐的方式,切身體會到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培訓對化工企業日常生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進而能夠轉變思想,強化落實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主體責任,并建立相關問責追責機制,切實提升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能力與水平。
在充分調研與聯系實際的基礎上,建立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并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通過一定的獎懲激勵機制,提升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人員責任意識與擔當意識,指定專人擔任“安全生產監督員”,杜絕出現“兼職、掛職”等非專業的現象,能夠有效提升化工企業從業人員對于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的認同感,并自覺遵守相關流程及條例。將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精細化,涵蓋化工企業生產過程的全方面,也是不錯的選擇與辦法[5]。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在當前,高新技術對于大眾生活領域的滲透,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而在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層面,引入高新技術的助力,能夠有效推動化工企業的改革發展。具體而言,可以將化工企業生產的全過程,以數據的形式輸送到電子計算機中,再以信息化的形式呈現,實現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過程的全覆蓋。此外還能通過電子計算機,進行事故應急處置的“推演”,能夠為減少環境影響提供可行的“推演”方法,在節約企業成本的同時,實現成效的最大化[6]。
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是化工企業在追求“轉型升級”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問題,為切實提升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水平,必須堅持多措并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切實提升化工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管理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