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產生背景
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發展新技術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蓋我國重點產業的智慧供應鏈體系。供應鏈在促進降本增效、供需匹配和產業升級中的作用顯著增強,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支撐。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重點產業的供應鏈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現代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已經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重要途徑。
2018年4月,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8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城市試點和企業試點。經各部門審核和社會公示確定了55個試點城市和266家試點企業,通過試點,打造“五個一批”,即創新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技術和模式,構建一批整合能力強、協同效率高的供應鏈平臺,培育一批行業帶動能力強的供應鏈領先企業,形成一批供應鏈體系完整、國際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總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供應鏈創新發展和政府治理實踐經驗。供應鏈的運營和管理水平是行業企業供應鏈服務水平的“放大鏡”,是產業經濟發展水平的“顯示器”。2020年2月,“供應鏈管理師”正式成為新職業。
二、職業定義和主要工作任務
職業定義:運用供應鏈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技術,從事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的協同,以控制整個供應鏈系統的成本并提高準確性、安全性和客戶服務水平的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
1.實施銷售和運作計劃,進行庫存管理,協調供給與需求關系。
2.制定采購策略,對供應商進行整合與評估。
3.負責生產和服務設施選址與布置,實施精益生產。
4.負責運輸網絡設計與管理,協調倉儲規劃與運作,實現產品和服務的高效交付與回收。
5.制定供應鏈信息技術決策,運用數字化技術管理客戶、內部供應鏈、供應商及交易。
6.運用供應鏈績效管理工具及方法,對供應鏈進行評估與改進。
7.提供供應鏈技術咨詢和服務。
三、職業發展通道
供應鏈管理師在企業內部扮演著計劃、管理、協調的重要角色。供應鏈管理人才必須有供應鏈戰略思維,熟悉供應鏈各個細分領域的知識和運作,并且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管理、溝通、執行能力。要做到“站起來能說,坐下來能寫,走出去能干”。供應鏈管理師的晉升通道有兩個:一是“輪崗”晉升,通過熟悉采購、計劃、倉儲、運輸等崗位,轉而從事需要復合型技術技能的供應鏈管理師崗位。二是“垂直”晉升,供應鏈管理師分為三個級別。其中,供應鏈管理專員側重于供應鏈管理流程中具體節點的運營執行,強調執行過程的可靠性;供應鏈管理師針對企業供應鏈運營的整體流程進行組織、協調和控制;高級供應鏈管理師在供應鏈管理師的職能基礎上還要涉及供應鏈運營的戰略規劃和運營系統設計工作。
對個人的價值:戰略性新興職業選擇,形成復合型人才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擁有良好的就業和薪資前景。
對企業的價值:激發了企業在供應鏈關系層面的進化,形成核心競爭優勢,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對社會的價值:推動企業和行業改善供應鏈運營管理水平和整體效能,促進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減少資源消耗,提升國家的產業競爭力。
四、未來市場需求
目前,供應鏈管理職業引人關注,用百度搜索“供應鏈”有8740萬條信息,搜索“供應鏈人才”有1730萬條信息,搜索“供應鏈管理師”有452萬條信息。近年來,中國供應鏈發展方興未艾,我國供應鏈人才需求呈逐年遞增態勢。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一大批具備全鏈條服務能力的供應鏈企業脫穎而出,快速、精準、高效、安全作出應急響應,體現了供應鏈管理的專業水平和效率突圍。未來5年,我國對供應鏈管理師的需求總量將達到600萬左右。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互聯網發展大勢下,供應鏈已經成為企業的一項戰略性資產被稱為“第四利潤源”,企業之間的競爭將圍繞數字供應鏈、區塊鏈應用、5G等領域展開,供應鏈管理師必然成為人才爭奪焦點。
(來源:人社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