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飯圈近兩年,王夢琪還是沒能填補上偶像在她生活中留下的窟窿。她曾瘋狂追星一年多,開銷高達6位數。追星的那段時間,她收到數以千計的快遞,里面裝著“愛豆”的各種周邊、代言產品。未拆封的快遞盒在她的宿舍里筑起了高高的“圍墻”。后來,曾花重金購買的“戰利品”,在她一次次搬家中被丟入垃圾桶。而直到現在,王夢琪還未完全填平網貸的“坑”。王夢琪的選擇和大多數追星族相同。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泛娛樂產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有69.04%的追星族曾經為偶像花過錢,4.67%的追星族平均每月為偶像花費超過5000元。其中,網紅、主播的粉絲最舍得花錢,36.36%粉絲為追星單筆消費都曾超2000元。
對有些粉絲來講,“氪金”(指網絡游戲中的充值行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審判庭庭長陳海儀指出,在當今網絡消費借貸案中,發現了一些新的現象、新的特點:如在校學生互聯網金融借貸案大部分是因粉絲應援,為向偶像準備禮物等追星行為產生的,以及涉及直播打賞的案件高達94%以上都是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金額少則幾萬元,多則上百萬元。”曾有一名高三學生因追星欠債92萬元被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這名學生說自己為追星瘋狂“氪金”,一個星期就要花六七萬元。
(據中新社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