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李俊 郭姍姍 李艷 趙榮華 時宇靜 高英杰 姚榮妹 崔曉蘭 石高攀



摘要 目的:探討復方一枝蒿顆粒兒童用藥的有效性及最佳有效劑量范圍,為兒童臨床用藥的有效性及用法用量提供參考。方法:通過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致幼齡小鼠肺炎模型及死亡模型觀察復方一枝蒿顆粒的抗病毒作用;采用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試驗及棉球肉芽腫試驗觀察其抗炎作用;采用扭體試驗觀察其鎮痛作用;采用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幼齡小鼠死亡模型觀察其抗菌作用,采用脂多糖(LPS)致幼齡家兔發熱模型觀察其解熱作用。結果:復方一枝蒿顆粒0.7、0.9 g生藥/(kg·d)2個劑量組可發揮穩定的抗病毒抗菌作用,并可顯著抑制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及大鼠棉球肉芽腫形成,減少小鼠扭體次數。結論:復方一枝蒿顆粒在0.7~0.9 g生藥/(kg·d)劑量范圍內對幼齡動物模型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菌、抗炎、鎮痛作用。
關鍵詞 兒童用藥;復方一枝蒿顆粒;抗病毒;抗炎;鎮痛;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效性;用法用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optimal effective dose range of Fufang Yizhihao Granules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ness and dosage of children′s clinical medication.Methods:The anti-viral effect was observed through the pneumonia model and death model of young mice caused by H1N1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was observed by the abdominal capillary permeability test and the cotton ball granuloma test; writhing test was used to observe its analgesic effec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induced death model of young mice was used to observe its antibacterial effect,and LPS-induced young rabbit fever model was used to observe its antipyretic effect.Results:0.7 and 0.9 g/(kg·d)(content of crude drugs ) of Fufang Yizhihao Granules had stable antiviral and antibacterial effects,inhibited capillary permeability and formation of rat cotton granuloma,and reduced the number of writhing times in mice.Conclusion:Fufang Yizhihao Granules have significant antiviral,antibacterial,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on young animal models in the range of 0.7~0.9 g/(kg·d).
Keywords Children′s drugs; Fufang Yizhihao Granules; Antiviral;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a;Type A H1N1 influenza virus; Effectiveness; Usage and dosage
中圖分類號:R285.5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14.006
兒童(尤其是2~12歲)是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的易感人群,據統計,在秋冬季節流感流行季,有30%~40%的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會感染此病[1]。同時,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抵抗力差,也是重癥流感的高危人群[2-4],在中重度流感患兒中約1/3會出現嚴重并發癥如重癥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壞死性腦病、心肌炎、腦膜炎等,危重癥流感病死率可高達30%~50%[5-8]。
當前臨床用于治療流感的西藥主要以神經氨酸酶抑制劑為首選,但其不良反應大,包括惡心、嘔吐、皮疹和短暫的神經精神癥狀等,且易產生耐藥性,并不適用于患兒[9]。中醫藥憑借其獨特的優勢,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兒童流行性感冒,可有效減輕患兒病情,不良反應小,同時在改善患兒流感癥狀的同時,可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機體整體狀況[10]。復方一枝蒿顆粒為新疆銀朵蘭維藥股份有限公司已上市品種。功效主治為維醫:清除“乃孜來”,解毒利咽。用于“乃孜來”所致的感冒、發燒、咽喉腫痛。中醫:解表祛風,涼血解毒。用于邪毒所致的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病毒性感冒見上述證候者。本研究探討復方一枝蒿顆粒兒童用藥最佳劑量范圍,為其兒童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動物 幼齡ICR小鼠,3~4周齡,體質量(14.00±1.00)g,幼齡SD大鼠,4~5周齡,體質量(90.00±10.00)g,均為SPF級,雌雄各半,由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動物許可證號:SCXK(京)2012-0001;幼齡日本大耳白兔,3~4周齡,體質量1.00~1.50 kg,普通級,雌雄各半,由北京金牧陽實驗動物養殖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動物許可證號:SCXK(京)2015-0005。實驗中所有操作均遵循NIH及北京市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的規定。
1.1.2 菌株和毒株 金黃色葡萄球菌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菌種室,貨號:26003,流感病毒(FM1和PR8株)購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貨號:1469。
1.1.3 藥物 復方一枝蒿顆粒(試驗用干浸膏粉,新疆銀朵蘭維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T160208);小兒感冒顆粒(華潤三九棗莊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409005);阿莫西林膠囊(中諾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57141225);阿司匹林腸溶片(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意大利,生產批號:BJ26800);利巴韋林顆粒(四川百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號:140928)。
1.1.4 試劑與儀器 營養肉湯(中國藥品生物制品鑒定所菌種室,批號:980226);乙醚(北京化工廠,批號:20120131);冰醋酸(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20141121);伊文思藍(中國醫藥公司北京采購供應站,批號:871226);水合氯醛(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批號:20141012);脂多糖(SIGMA公司,美國,批號:044M4004V)。生物安全柜(Thermo,美國,型號:A2),電子分析天平(OhausCorp.Brock.WJ.,美國,型號:AR1140),電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型號:YP1002),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型號:AL204),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型號:BSA3202S-CW),電子臺泵(大陽衡器有限公司,型號:TCS-100),恒溫震蕩培養箱(哈爾濱市冬聯電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型號:HZQ-F160),低溫高速離心機(Eppendorf,德國,型號:5810R),多功能酶標儀(PerkinElmer公司,德國,型號:Enspire),獸用電子體溫計(臨海醫療儀器廠,型號:D-10)。
1.2 方法
1.2.1 分組與模型制備
1.2.1.1 流感病毒(PR8/FM1株)感染幼齡小鼠致肺炎模型 將幼齡ICR小鼠按體質量等級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利巴韋林對照組、小兒感冒顆粒對照組、復方一枝蒿9.9、7.7、5.5、2.2 g/(kg·d)劑量組,每組10只。除正常對照組外,將各組小鼠滴鼻感染流感病毒液PR8株和FM1株。
1.2.1.2 流感病毒(FM1/PR8株)感染幼齡小鼠死亡模型 幼齡ICR小鼠按體質量等級隨機分為模型對照組、利巴韋林對照組、小兒感冒顆粒對照組、復方一枝蒿9.9、7.7、5.5、2.2 g/(kg·d)劑量組,每組20只,雌雄各半。所有小鼠滴鼻感染流感病毒PR8株及FM1株。
1.2.1.3 幼齡小鼠急性炎癥模型 幼齡小鼠按體質量等級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利巴韋林對照組、小兒感冒顆粒對照組、復方一枝蒿9.9、7.7、5.5、2.2 g/(kg·d)劑量組,每組10只。造模時小鼠腹腔注射1%冰醋酸溶液0.2 mL/只,并尾靜脈注射0.5%伊文思藍溶液0.2 mL/只。
1.2.1.4 幼齡大鼠慢性炎癥模型 幼齡SD大鼠麻醉后,用止血鉗將棉球植入兩側腹股溝皮下,去除手術失敗的動物,按體質量等級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利巴韋林對照組、小兒感冒顆粒對照組、復方一枝蒿9.9、7.7、5.5、2.2 g/(kg·d)劑量組,每組10只。
1.2.1.5 冰醋酸致幼齡小鼠疼痛模型 幼齡小鼠按體質量等級隨機分為模型對照組、利巴韋林對照組、小兒感冒顆粒對照組、復方一枝蒿9.9、7.7、5.5、2.2 g/(kg·d)劑量組,每組10只。造模時小鼠腹腔注射1%冰醋酸溶液0.2 mL/只。
1.2.1.6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幼齡小鼠死亡模型 幼齡小鼠按體質量等級隨機分為模型對照組、利巴韋林對照組、小兒感冒顆粒對照組、復方一枝蒿9.9、7.7、5.5、2.2 g/(kg·d)劑量組,每組10只。第3天給藥1 h后各組小鼠腹腔注射9×108個菌/mL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液,0.2 mL/只。
1.2.1.7 脂多糖致幼齡家兔發熱模型 選取2 d內體溫在38.40~40.00 ℃之間的幼齡家兔隨機分為8組,每組6只。除正常對照組外其余各組耳緣靜脈注射脂多糖250 ng/kg進行造模。
1.2.2 給藥方法
1.2.2.1 劑量設置 根據品種現在成人用量,采用4種換算方法均得到1~12歲小兒用量在6~20 g/d范圍內(生藥含量)[11-12],即0.5~0.8 g/(kg·d);故設定劑量范圍為5、10、15、20 g/d,采用7歲小兒體質量為標準即得0.2、0.5、0.7、0.9 g/(kg·d)4個劑量,試驗時換算得:小鼠:2.2、5.5、7.7、9.9 g/(kg·d);大鼠:1.1、2.8、4.0、5.0 g/(kg·d);家兔:0.6、1.5、2.1、2.7 g/(kg·d)。
1.2.2.2 流感病毒(PR8/FM1株)感染幼齡小鼠致肺炎模型給藥方法 感染1 h后各給藥組灌胃給藥,20 mL/kg,正常對照組及模型對照組同等條件下給蒸餾水,連續4 d。
1.2.2.3 流感病毒(FM1/PR8株)感染幼齡小鼠死亡模型給藥方法 感染1 h后各給藥組灌胃給藥,20 mL/kg,模型對照組同等條件下給蒸餾水,連續4 d。
1.2.1.4 幼齡小鼠急性炎癥模型給藥方法 造模前各給藥組灌胃給藥,20 mL/kg,正常對照組及模型對照組同等條件下給蒸餾水,連續3 d。
1.2.1.5 幼齡大鼠慢性炎癥模型給藥方法 造模當天各給藥組灌胃給藥,10 mL/kg,正常對照組及模型對照組同等條件下給蒸餾水,連續7 d。
1.2.1.6 冰醋酸致幼齡小鼠疼痛模型給藥方法 造模前各給藥組灌胃給藥,20 mL/kg,模型對照組同等條件下給蒸餾水,連續3 d。
1.2.1.7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幼齡小鼠死亡模型給藥方法 造模前各給藥組灌胃給藥,20 mL/kg,模型對照組同等條件下給蒸餾水,連續5 d。
1.2.1.8 脂多糖致幼齡家兔發熱模型給藥方法 造模前各給藥組灌胃給藥1次,5 mL/kg,正常對照組及模型對照組同等條件下給蒸餾水。
1.2.3 檢測指標與方法
1.2.3.1 流感病毒(PR8/FM1株)感染幼齡小鼠致肺炎模型檢測指標與方法 于第5天稱量小鼠體質量,處死取肺組織稱量肺重,計算肺指數及肺指數抑制率。肺指數=小鼠肺重/小鼠體質量;肺指數抑制率=(模型對照組肺指數-給藥組肺指數)/(模型對照組肺指數-正常對照組肺指數)×100%[13]。
1.2.3.2 流感病毒(FM1/PR8株)感染幼齡小鼠死亡模型檢測指標與方法 觀察記錄2周內小鼠的死亡只數,計算死亡率、死亡保護率、平均存活天數和生命延長率。死亡率=(死亡只數/小鼠總數)×100%;死亡保護率=(模型組死亡率-給藥組死亡率)/模型組死亡率×100%;生命延長率=(給藥組存活天數-模型組存活天數)/模型組存活天數×100%[14]。
1.2.3.3 幼齡小鼠急性炎癥模型檢測指標與方法 ?造模20 min后脫頸處死小鼠,用生理鹽水沖洗腹腔并收集腹腔液。多功能酶標儀檢測各組腹腔液590 nm處吸光度[15]。
1.2.3.4 幼齡大鼠慢性炎癥模型檢測指標與方法 ?造模后第8天處死剝離棉球肉芽組織,60 ℃烘箱內干燥12 h后稱重,減去棉球質量,即為肉芽質量,比較各組干肉芽質量[16-17]。
1.2.3.5 冰醋酸致幼齡小鼠疼痛模型檢測指標與方法 記錄比較造模后小鼠15 min內扭體次數[18]。
1.2.3.6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幼齡小鼠死亡模型檢測指標與方法 觀察記錄7 d內小鼠死亡數計算死亡率、保護率、平均存活天數及生命延長率。死亡率=(死亡只數/小鼠總數)×100%;死亡保護率=(模型組死亡率-給藥組死亡率)/模型組死亡率×100%;生命延長率=(給藥組存活天數-模型組存活天數)/模型組存活天數×100%[19]。
1.2.3.7 脂多糖致幼齡家兔發熱模型檢測指標與方法 分別測定造模后1 h、2 h、3 h、4 h的體溫,以不同時間體溫與造模前體溫之差值為體溫變化的指標[20]。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流感病毒感染幼齡小鼠致肺炎模型的治療作用 復方一枝蒿4個劑量組均可抑制流感病毒FM1及PR8引起的肺指數增高,其中0.9 g生藥/(kg·d)劑量組與FM1及PR8感染模型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0.7 g和0.5 g生藥/(kg·d)劑量組與FM1感染模型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對流感病毒感染幼齡小鼠的死亡保護作用 ? 采用流感病毒PR8株和FM1株感染幼齡小鼠后,小鼠死亡率為均為80%;復方一枝蒿顆粒0.9、0.7、0.5 g生藥/(kg·d)3個劑量組可顯著降低PR8株感染所致小鼠死亡率、延長平均存活天數;0.9和0.7 g生藥/(kg·d)2個劑量組可顯著降低FM1株感染所致小鼠死亡率,延長平均存活天數。見表2~3。
2.3 抗炎作用 實驗結果顯示復方一枝蒿4個劑量組均可顯著抑制幼齡小鼠急性炎癥反應和大鼠慢性炎癥反應。見表4~5。
2.4 對冰醋酸致幼齡小鼠疼痛模型的影響 復方一枝蒿0.9、0.7、0.5 g生藥/(kg·d)3個劑量組可顯著減少冰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扭體次數,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1)。見表6。
2.5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幼齡小鼠死亡的保護作用 復方一枝蒿顆粒0.9、0.7、0.5 g生藥/(kg·d)3個劑量組均可降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幼齡小鼠死亡率,延長平均存活天數,其中0.9 g生藥/(kg·d)劑量組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7。
2.6 解熱作用 復方一枝蒿顆粒0.5 g生藥/(kg·d)劑量組在給藥后1 h、2 h、3 h,0.2 g生藥/(kg·d)劑量組在給藥后2 h,3 h可顯著降低脂多糖所致幼齡家兔體溫升高,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8~9。
3 討論
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一方面,由于機體免疫機制尚未發育完善,故抵抗力低下,極易患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等。另一方面,兒童對藥物作用的敏感性高,肝腎代謝功能差,且藥物易進入血腦屏障,因此在眾多的藥品不良反應和藥害事件中,兒童成為主要受害群體之一[21]。《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我國14歲以下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成人的2~4倍,每年約有7 000名兒童死于藥品不良反應,有超過3萬名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或致肝腎功能損傷及神經系統損傷等。因此保障兒童安全合理用藥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據統計,我國現有兒童專屬藥品僅占總藥品的1.7%,且兒科目錄中約半數藥品在兒科使用時沒有標注兒童的用法用量,說明書中只標注“小兒酌減”等,給兒童用藥安全帶來極大隱患[22-23]。因此,明確兒童用藥的用法用量,為兒童臨床應用提供參考,對進一步提升兒童合理用藥水平意義重大。
復方一枝蒿顆粒是維吾爾醫學中治療感冒的純中藥臨床經驗方,功效主治為維醫:清除“乃孜來”,解毒利咽。用于“乃孜來”所致的感冒,發燒,咽喉腫痛。中醫:解表祛風,涼血解毒。用于邪毒所致的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病毒性感冒見上述證候者。其主要成分新疆一枝蒿為菊科蒿屬植物巖蒿的地上部分或全草,為新疆道地藥材,《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產于巴里坤,具有清熱解毒、消食健胃、涼血、止血和祛風濕等功效。復方一枝蒿顆粒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感冒發熱和咽喉腫痛,療效確切[24]。本實驗室前期研究表明其對兒童手足口病具有較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25],在兒童用藥方面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本研究采用已知成人用量換算兒童用量的計算方法(包括4種方法)設定1~12歲兒童的用藥范圍,采用與功效主治相關的主要藥效學幼齡動物試驗模型,對已設定劑量范圍的有效性進行評價,探討復方一枝蒿顆粒兒童用藥的最佳劑量。結果表明,復方一枝蒿顆粒在0.9、0.7、0.5、0.2 g生藥/(kg·d)劑量范圍內對流感病毒FM1株及PR8株感染幼齡小鼠肺炎模型有明顯治療作用,對幼齡動物急、慢性炎癥模型、疼痛模型及發熱模型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小鼠死亡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且具有良好的量效相關性,其中0.9、0.7 g生藥/(kg·d)劑量時可呈現明顯穩定的藥效結果。基于以上結果,并根據不同年齡段體質量中間值計算給藥劑量范圍,初步提出不同年齡段推薦劑量范圍分別為1~3歲:7.0~12.6 g生藥/d;4~6歲:11.2~18.0 g生藥/d;7~12歲:15.4~22.8 g生藥/d,根據實驗結果將生藥量與制劑包裝用量(7.2 g生藥/袋)進行折算,推薦復方一枝蒿顆粒兒童用藥的用法用量為:1~3歲,1袋/次,1~2次/d;4~6歲,1袋/次,2~3次/d;7~12歲,2袋/次,1~2次/d。最終需根據臨床試驗結果、毒理學結果等確定復方一枝蒿顆粒小兒臨床用藥最佳用法用量。
參考文獻
[1]陳慧中.兒童流感的流行病學特點[J].中華兒科雜志,2002,40(11):644-645.
[2]Mistry RD,Fischer JB,Prasad PA,et al.Severe complications in influenza-like illnesses[J].Pediatrics,2014,134(3):e684-690.
[3]Li G,Yilmaz M,Kojicic M,et al.Outcom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J].J Clin Virol,2009,46(3):275-278.
[4]劉珺,王荃,錢素云,等.流感病毒感染患兒19例死亡原因分析[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9,34(2):134-138.
[5]Riscili BP,Anderson TB,Prescott HC,et al.An assessment of H1N1 influenza-associate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severity after adjustment for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J].PLoS One,2011,6(3):e18166.
[6]Bautista E,Chotpitayasunondh T,Gao Z,et al.Clinical aspects of pandemic 2009 influenza A(H1N1) virus infection[J].N Engl J Med,2010,362(18):1708-1719.
[7]Okuno H,Yahata Y,Tanaka-Taya K,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Influenza-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 Cases Among Children and Adults in Japan,2010-2015[J].Clin Infect Dis,2018,66(12):1831-1837.
[8]Britton PN,Blyth CC,Macartney K,et al.The Spectrum and Burden of Influenza-Associated Neurological Disease in Children:Combined Encephalitis and Influenza Sentinel Site Surveillance From Australia,2013-2015[J].Clin Infect Dis,2017,65(4):653-660.
[9]陳致雯,盧焯明.阿比多爾顆粒治療兒童流行性感冒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4):1528-1529.
[10]劉金海,王輝,董帥,等.中醫藥治療小兒流行性感冒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1(7):217-221.
[11]陳奇.中藥藥理研究方法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251-256.
[12]徐叔云,張均田.現代實用臨床藥理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8.
[13]束雅春,朱萱萱,陳亞軍,等.薄荷-荊芥不同配伍組分對流感病毒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0,26(17):9-19.
[14]劉穎,崔曉蘭,時瀚,等.疏風解毒膠囊防治流感體內藥效學實驗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5(1):35-36,39.
[15]郭姍姍,馬雪萍,高英杰,等.一葉抗流感膠囊解熱、抗炎、鎮痛的藥效學研究[J].中國藥物警戒,2014,11(9):513-515,520.
[16]汪蒙蒙,季兆潔,甘江華,等.霍山石斛的抗炎作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9,25(20):76-81.
[17]孫靜,郭姍姍,趙榮華,等.咽喉寧口服液用于急、慢性咽炎的藥效學研究[J].中國藥物警戒,2017,14(3):137-141.
[18]郭姍姍,高英杰,包蕾,等.紫金化毒栓抗炎、鎮痛、止癢作用研究[J].中國藥物警戒,2015,12(9):517-521.
[19]王平,趙澄,盧芳國,等.A型流感病毒對小鼠肺部菌群及趨化因子CCL5和CXCL10的影響及麻杏石甘湯干預作用研究[J].中草藥,2020,51(21):5523-5537.
[20]郭姍姍,高英杰,田雪川,等.血必凈口服泡騰片對內毒素致家兔發熱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模型的影響[J].藥學學報,2013,48(8):1241-1246.
[21]林志健,周偉龍,張冰,等.中成藥說明書中兒童用藥信息的修訂完善思考[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8,27(4):244-248.
[22]王曉雅,喻惠敏,孫漢,等.兒童用藥研究現狀[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8,38(10):1304-1306.
[23]池里群,于景嫻.360份兒童用藥藥品說明書中關于用藥劑量的調查分析[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19,28(2):138-140.
[24]劉恩順,張鵬宇,梁瑋鈺.復方一枝蒿顆粒治療感冒(上感)的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8,33(11):1558-1561.
[25]郭姍姍,馬雪萍,潘昕,等.復方一枝蒿顆粒對防治手足口病的體內外藥效學研究[J].中國藥物警戒,2014,11(7):385-389.
(2019-11-04收稿 責任編輯: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