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敦格
湖南藝術職業學院
隨著時代變化,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新媒體行業逐漸盛行,數碼繪畫應運而生。數碼繪畫是一種流行于當代的新型繪畫藝術形式,它是承襲于傳統繪畫又區別于傳統繪畫的。它的表現主題豐富、表現手法多樣、表現效果強烈,具有良好的大眾審美價值、普世意義、教育功能等作用,能夠以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快速地出現并傳播于社會各界、引起人們廣泛思想共鳴。當代高職美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開設數碼繪畫相關課程,可以提高學生們專業技能、和創作激情,從而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美術設計專門人才。
數碼繪畫承襲傳統繪畫追求美的意境和感覺,它除開關注畫面本身,具有藝術特性,還關注社會熱點,有著實時特性。數碼繪畫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使設計師(畫家)的創作更加方便有效。過去,一幅優秀的傳統美術作品在創作上往往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而數碼繪畫有著信息技術優勢,相較傳統繪畫,在紙張、顏料、筆刷、素材等傳統畫畫媒介上能節約更多的時間,達到令人精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數碼繪畫作品是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它既和傳統繪畫作品一樣,可以供人欣賞、提高大眾審美,同時它還能夠作為一種有主題有思想的視覺傳達在電腦、電視、手機、報刊、書籍、海報等各類媒體中出現。新媒體發展、多媒體共同繁榮的時代背景下,設計師(畫家)運用電腦、數位板、數位筆、Adobe Photoshop作圖軟件等數碼繪畫手段,將藝術與社會性完美結合。一幅優秀的數碼繪畫作品是色彩、圖形、圖案、文字等綜合元素的集中體現,每一幅作品都有其主旨,能夠在電腦或手機實現交互傳播,是人們表達思想、傳遞共鳴,實現想法的交流的重要方式。
高職美術設計專業數碼繪畫課是一門探究數字媒體繪畫創作的實踐型課程,提起學生數碼繪畫興趣、激發學生的數碼繪畫熱情、造就學生的數碼繪畫創造能力,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教會學生靈活地使用數碼繪畫手段來對中國優秀文化進行解讀,并創作出出色的數字繪畫作品是該課的教學的主要目標。作為適應時代需求的新興專業,數碼繪畫當仁不讓地成為各行各類設計的主要支撐。據統計,高職美術設計專業的課堂教學不能與市場需求接軌,高職美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不能將文化內涵與作品本身有機結合導致人才輸出與社會需要不匹配,就業率并不高。反倒,相當一部分的設計師(畫家)是在畢業出校園后經過社會培訓,才達到專業入職要求。高職院校應利用好政策優勢、人才優勢、設施設備等資源優勢在產教結合模式下開展數碼繪畫的課程實踐,使教師教學和學生實踐都更靠近社會靠近市場,真正做到產教結合。讓學生更好地就業,讓社會更好地發展。
跟所有學科課程一樣,高職美術設計專業應該擁有完整的課程標準,課程定位、教學目標、課程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實施,每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數碼繪畫課程的基礎是專業技能的掌握,其中又分為繪畫基礎和軟件技術。其次,好的作品離不開好的主題,好的主題離不開高水平的文化理解能力,文化理論課的開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掌握了這些知識后,就可以開展繪畫實踐了。
數碼繪畫是設計課程但究其根本更是美術課程,它雖然更多地依靠電腦、數位板、數位筆等信息技術設備,筆者認為學生們也必須在色彩構成、平面構成、立體構成、素描、色彩等基本繪畫課程中掌握繪畫的知識和技能。萬丈高樓從地起,高職美術設計類專業學生需要有牢靠的專業底子,才能把數碼繪畫作品的基礎打好。而信息技術則是砌好高樓的方式方法,學生們只有熟練掌握現代化的繪圖工具和各類作圖軟件才能更好地抒發情感、表達創意,做出優秀的作品。數碼繪畫的實踐課上,學生需要掌握各種各類軟件,筆者認為開設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Corel Painter等軟件應用課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高職院校美術設計類專業大部分學生甚至老師在教學中往往更加重視專業,而忽視了文化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作品往往都缺少內涵,沒有靈魂。隨著時代變化、社會進步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變大,對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我國高職美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更應該同時重視文化與專業,沒有文化內涵的數碼繪畫作品就像無水之源,唯有兩者并駕齊驅,才能實現學生專業的進步與發展。所以,筆者認為,我們在高職美術設計專業中,還應開設中國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湖湘文化、時事政治等文化課程。只有通過了解、發現、挖掘中國文化的美才可以更好地促使學生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去表達有意義的中國文化現象。
湖南省簡稱湘,地處長江中游,因為位于洞庭湖以南所以被稱為湖南。湖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著自然美、民俗美、人文美,湖南省的文化資源豐富,且都具有較強的傳播價值,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湖湘文化。憑借獨特地域文化,湖湘文化成為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屈原的詩歌、馬王堆的T型帛畫、火宮殿廟會民俗、張家界自然風光、湘西苗族的苗銀飾品、土家族織錦和土家族吊腳樓等眾多藝術元素,無一不展現湖湘文化的豐富多彩。湖湘文化的藝術成分被設計師(畫家)者提取,他們將這些元素引進、吸收、創新在數碼繪畫作品當中。比如土家族織錦,它有著自己傳承千年的獨特經典紋樣200余種,這些紋樣被運用在插畫設計當中,有著強烈的視覺傳達作用;比如灘頭年畫,色彩明艷,表現有力,有其古樸的獨特韻味,設計者也會經常使用其特有形象,在產品包裝、海報廣告里總能看到灘頭年畫的頻繁出現;還比如女書文字,由于其娟秀和樣子和獨特的意蘊,設計者往往會將它作為文字符號運用在數碼繪畫作品中。這些元素是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的集中體現,它們都能為數碼繪畫者提供創作思路和靈感。
2019年,筆者有意識地將湖湘文化與學生課堂結合。帶領學生創作出了一張一經推出就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數碼繪畫作品——《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手繪地圖》。筆者在課堂內,首先將20名學生平均分成5組,讓他們找到自己喜歡的湖南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資料收集和現場調研。一開始,大家對非遺主題并不熟悉,在梳理了湖南省國家級非遺項目之后,學生們紛紛感嘆湖湘文化的精彩。接下來,筆者開始帶領學生對非遺項目進行色彩分析、設定主題調性。學生在實踐上并沒有太多把握,所以筆者從筆觸線條到設定形象,一步步引導學生在Adobe Photoshop作圖軟件上進行繪圖。經歷艱難的創作,一副師生共創的作品躍然出現,讓大家眼前一亮。
《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手繪地圖》色彩明麗,輕松活潑,能在電腦、手機、書籍、報刊中實現良好傳播。現階段,我們的數碼繪畫作品除了有觀賞性外,還需要有機結合文化旅游市場,使其實現實用性和商用性,這也與我國高職院校產教結合的要求相符。本數碼繪畫作品可以衍生出系列文創產品,比如杯子、無紡布手提袋、文具套餐、餐具等,能夠流通于文化旅游市場。這對于傳播傳承湖湘文化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還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促進文旅產業的向上發展。假如我們只是把傳統的湖湘文化藝術元素簡單拿來、不加思考地創造,這就很難讓數碼繪畫作品煥發傳統文化光彩,很難實現數碼繪畫與新時代的連接。總的來說,數碼繪畫課程是探索高職美術設計專業如何實踐產教結合的有效路徑,是高職美術設計專業助力文化強國的有力嘗試,它讓高職學生在專業上更自信更有競爭力,讓高職院校辦學更有方式方法。
湖湘文化作為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其藝術成分融入到數碼繪畫教學里,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認識,是對中國優秀文化的崇敬和承襲。我們的高職美術設計專業學生數碼繪畫實踐的邏輯架構不是簡單地照貓畫虎,而是在湖湘文化的藝術元素里找到創作靈感,再創造性發揮,制作出耐人尋味的好作品。現階段,中國的數碼繪畫作品與市場貼合的程度還不夠,大部分作品只是好看,而缺乏實用意義。高職美術數碼繪畫課堂在產教結合的職教環境下,應讓數碼繪畫作品充分發揮其優勢實現社會價值。高職美術設計專業學生要有對文化藝術元素有敏銳嗅覺,高職美術設計專業的老師要帶領學生在實踐中緊密結合市場,有目的性的對數碼繪畫課程進行優化設置,主動更新教學思想,在教學實操中持續完善改進,慢慢形成較為成熟的數碼繪畫課程體系。創作中不僅是簡單地描畫,讓設計專業與優秀文化結合,這樣高職學生可以更好地走向就業市場,走進社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