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飛
摘? ? 要:從紅葉碧桃的生態特征、生長環境、分布特點以及生長特點等4個方面對其進行簡單概述,就紅葉碧桃的栽培技術進行展開分析,探究了紅葉碧桃栽種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措施。
關鍵詞:紅葉碧桃;栽培;病蟲害防治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4-0067-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436.8? ? ? ?文獻標志碼: B
紅葉碧桃是碧桃其中一個變異的品種,最喜歡生長在溫暖向陽的環境中,并且溫度最好保持在15~30 ℃。紅葉碧桃必須種在深而肥沃的土壤里,還要保持良好的排水。紅葉碧桃土壤不耐水性環境,在堿性土壤和黏重土壤中種植效果都不好。紅葉碧桃的栽種通常選擇嫁接繁殖的方式。因為其花朵美麗、顏色鮮艷,常常被布置在庭院中,是一種較好的觀賞性樹種。
1? ?紅葉碧桃
1.1? ?形態特征分析
紅葉碧桃高3~5 m,樹皮呈灰褐色,小枝呈紅褐色。紅葉碧桃一般為單葉互生植物,并且卵圓成披針狀,在生長初期,葉子為鮮紅色;紅葉碧桃的花為重瓣狀,并且呈現桃紅色;紅葉碧桃的核果為球形,果皮周圍有短的茸毛,并且內含蜜汁[1]。3月左右,紅葉碧桃會先后開花,形態嫵媚可愛,是一種優良的觀賞樹種。紅葉碧桃本身是碧桃植物的變異品種,是屬于薔薇科的落葉小喬木,喜歡生長于溫暖向陽的環境中,最適宜的溫度為15~30 ℃。它的花期生長在4—5月,花芽分化則會集中在7—8月。
1.2? ?生長環境分析
最適宜紅葉碧桃生長的是光照充足的環境,且喜耐旱耐寒的土壤,并且紅葉碧桃的生長環境是不耐水濕的。紅葉碧桃的耐寒性較強,在北方地區也可以自由生長。紅葉碧桃的花比較繁密,在栽培過程中比較簡單,因此常常被種植在南北的園林綠化中[2]。紅葉碧桃作為我國的原產植物,常常分布在西北、華東和華南等地,在甘肅等地常常為綠化和觀賞性植物,并且在山東和江蘇等地區都有培育基地。
1.3? ?生長特點分析
紅葉碧桃的系列品種都可供觀賞,在3月上旬,紅葉碧桃的花芽逐漸膨脹,4月初花開始綻放,花瓣為5片左右,直徑在3.5~3.8 cm之間,花期是10~15 d;紅葉碧桃是自花授粉,在花生長以后會結出紫紅色的果實;與其他植物不一樣的是,紅葉碧桃的花和葉是同時生長的,到5月下旬,在氣溫的影響下,紫紅色的葉片會逐漸從根部向上生長,慢慢變成綠色;到9月中旬,紅葉碧桃下部為綠色、上部為紫色的美麗風景能夠一直保持,在之后樹葉會全部變為綠色;果子隨著氣溫的升高,從紫紅色慢慢變成青色;紅葉碧桃的果子成熟以后,單果的重量一般在80~200 g,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用上品。
2? ?栽培技術
2.1? ?育苗技術
紅葉碧桃砧木用的幼苗,在苗高20~35 cm時要進行摘心工作,這樣能夠使苗木實現有效增粗。夏末秋初,幼苗的生長可以達到砧木嫁接所需的粗度。嫁接要趁早,一般會選擇在早春或者秋季落葉以后。在進行嫁接時,小苗可以裸根移植或者沾泥漿移植,大苗移植需要帶著土球。在進行大苗培育工作時,需要對其進行整形和修剪工作,這樣能夠形成骨架[3]。
2.2? ?修剪環節
對于自然呈現杯狀的樹冠來說,在對其進行栽培時,當1年生的嫁接苗移植以后,需要留有1 m高的主干,減去頂部樹枝,只留取健康茁壯的芽苗。對于1 m以下的部位,將會不斷抽出新的枝條,需要從中選做主要枝干。主要枝干的選擇一般會在距離地面30~40 cm的位置,而在第一主要枝干上面20~30 cm處會選擇新的枝干為第二主要枝干;在距離1 m左右的地方,是剪口芽所抽出的新的枝干,這就是第三枝干。3個枝干需要均勻分布在主要枝干周圍,但是不能輪生。在夏季修剪過程中需要將主要枝干上的直立枝干以及砧木上萌發的砧芽去除掉,這樣有助于主干的生長和形成[4]。在第2年冬季剪枝干時,需要適當地對各個主要枝干進行剪短工作,留有生長茁壯的芽苗,培養主干的延長枝。
對于自然開心形狀的樹冠來說,在進行培育過程中,當完成1年生的嫁接苗移植以后,首先在40~60 cm處定干,在定干的高度以上進行整形。一般會選擇3個主要枝干,有的也會選4~5個,所選位置分布比較均勻,并且與中心枝干保持大約45°的角度,使其呈放射狀生長。在進行修剪整形過程中,要將其余全部枝條除去。在進行第2年冬季剪枝時,需要將主要枝干的30~50 cm處短截,促進側邊枝干的發育;除此以外,其余的枝條以及主干和砧木上的芽也要除去,這樣能夠形成自然開心形狀的樹冠。
2.3? ?栽植環節
在新型紅葉碧桃栽植時,植株的行距最好保持在4 m×5 m或者3 m×4 m左右,需要種植500~840株/hm2。栽植時期可以在落葉后到萌芽之前,但是不能進行連作處理。操作會影響幼樹的長勢,使其長勢明顯衰弱,會使紅葉碧桃的葉片失綠,甚至出現枝干流膠的情況。從另一方面來說,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因為沙質土壤或者種植土壤的肥力低下,有可能因為以前所種植的殘羹在土壤中被分解,產生了有毒物質,會對新種植的紅葉碧桃的生長產生抑制作用。
2.4? ?施肥環節
對于紅葉碧桃植物來說,其對肥料的需求一般是氮肥、磷肥和鉀肥,這3種肥料的需求量比例大約在2∶1∶1。在紅葉碧桃的幼年時期,需要控制對氮肥的施用數量,若使用數量較多,那么就會造成產生徒長的現象。在紅葉碧桃的盛果期后,需要增施氮肥,這樣能夠幫助增強樹勢。
紅葉碧桃果實中鉀含量大約為氮含量的3.2倍左右,增施鉀肥能夠提升紅葉碧桃果實的產量。在紅葉碧桃結果以后,需要對紅葉碧桃樹木每年施肥3次。10—11月施基肥,并且需要結合土壤的深耕,施肥種類以有機肥為主,占全年施肥總量的50%左右;在4月下旬到5月的果實硬核期,需要使用壯果肥,早熟的紅葉碧桃需要以施鉀肥為主,中晚熟的紅葉碧桃果實以氮肥為主;在采果期前后,還需要施用采果肥,使用量需要占全年的15%~20%。除此以外,在紅葉碧桃桃園中還需要經常進行除草和松土工作,并且及時排水,防止因為積水而導致爛根[5]。
2.5? ?整形環節
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將紅葉碧桃樹冠整成自然開心形。定干的高度需要保持在60 cm左右,同時需要留有3~4根主干,主干張開的角度為50°~60°,每個主干都需要留有1~2個副主干,在主干和副主干上盡可能留有小的枝干。在進行修剪過程中,修剪時期分為冬季和夏季。對于種植后3~4年的初結果樹來說,雖然已經結果,但是因為生長旺盛,有較多的徒長枝,需要進行夏季修剪,實現抑強扶弱的作用,保持整個樹體的平衡性;而對于種植時間較長的盛果期紅葉碧桃樹來說,因為已經多年,結果樹的長勢趨緩和,所以以冬季修剪為主,鏟除長勢較密的枝干,有效改善樹梢間的光照條件。
3? ?病蟲害防治技術
3.1? ?縮葉病
縮葉病主要存在于紅葉碧桃的幼葉部分,通過侵染葉片導致植株患病。在春季,紅葉碧桃的嫩芽剛剛抽發,逐漸呈現卷曲狀,顏色發紅,并且葉片逐漸變得又厚又脆,顏色從鮮紅色變為紅褐色,在感染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整個植株的葉片都會變形,樹梢逐漸枯死,甚至在春末夏初枝葉的表面還會生出一層灰白色的粉狀物質,這是病菌子囊層。對縮葉病進行防治的辦法,是在病葉剛出現時就對其進行摘除處理,并將病葉集中銷毀,有效減少越冬的菌源;通過藥物能夠有效防治紅葉碧桃的縮葉病,但需掌握噴藥時機。
3.2? ?流膠病
流膠病主要發生在紅葉碧桃的枝干上,最容易發生在其枝丫處,甚至說果實和枝條也有可能發生流膠。紅葉碧桃流出的膠質首先呈淡黃色透明狀,隨著樹枝的凝結逐漸變為紅褐色,病變部位稍稍紅腫,并且皮層和木質部位會變成褐色腐朽狀,腐生出其他的雜菌,在嚴重情況下枝干有可能枯死。在春季,紅葉碧桃的流膠病最為旺盛。想有效防治流膠病,應該增強樹勢,盡可能避免各種傷口的出現。在紅葉碧桃發病前,將發病部位刮除,并對其進行有效保護。
3.3? ?蚜蟲
蚜蟲是紅葉碧桃最常見的蟲害之一,其種類繁多并且危害普遍。在幼葉時期,蚜蟲會吸食葉片的汁液。枝葉被害以后會向反面橫向卷曲,并且呈現不規則地蜷縮狀,最終變得干枯脫落。對于蚜蟲的防治辦法是藥物噴灑,一般情況下會選擇濃度為20%左右的阿維三唑磷乳油800~1 000倍液。
4? ?結束語
紅葉碧桃作為一種重要的觀賞性植物,能夠被廣泛應用在環境綠化和庭院美化中。在紅葉碧桃種植過程中,需要根據其生長特性和適宜的生長環境選擇合適的栽培辦法,掌握專業栽培技術,并且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實現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 1 ] 巫勝利,麻應偉,蔡臨夏,等.紅葉碧桃的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J].現代園藝,2016(3):63-64.
[ 2 ] 秦素萍.山西懷仁市杏樹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J].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82-83.
[ 3 ] 阿卜杜熱西提·圖爾貢.杏樹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9(11):173.
[ 4 ] 楊青煥.發財樹的室內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現代園藝,2019(4):48-49.
[ 5 ] 呂愛田.紅棗樹栽培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10):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