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明
摘? ? 要:隨著社會發展,林業建設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只有保護好林業與森林資源,才能不斷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自然生態健康發展。要提高森林培育質量,利用科學的技術措施完善森林生態建設,促進林業長期發展,從而推動森林資源健康發展。論述了森林培育及生態建設的主要內容及傳統森林培育和生態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森林培育的意義,提出了森林培育的對策。
關鍵詞:森林培育:森林:生態建設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4-0129-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F326.2? ? ? ?文獻標志碼: A
近年來,森林培育在生態環境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對森林資源進行合理有效利用,有利于推動工業或者生物能源的生產,減少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同時,森林培育需要科學的技術指導,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證經濟與社會效益最大化,讓生態環境維持在穩定、健康的狀態,因此,在森林培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存在的問題,不斷克服遇到的困難,提高森林培育質量,加強森林生態建設。
1? ?森林培育及森林生態建設的主要內容
森林培育的概念較廣,包括整個育林過程,主要有選地、選擇樹種、苗木培育、森林生長發育、營造以及后期的管理經營等環節。在森林培育過程中,需要開展撫育、改造、更新等森林經營活動。森林培育涉及多個環節,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有一定要求,需要有培育經驗的專業人員觀察森林的長勢并開展下一階段的培育工作,才能保證森林培育效果最大化[1]。
開展生態建設工作需要結合生態系統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涉及的建設內容較廣,包括林業、農業和畜牧業等方面,也可以簡單概括為與大自然、環境有關的生態建設。因而,生態建設工作涉及多方面的理論知識,比如生物學、生態學、經濟管理學和森林經營學等,工作人員掌握這些知識后才能全方位了解整個生態環境的特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做好生態建設工作,使自然和人類和諧共存。
2? ?森林培育存在的問題
森林培育是林業工作的重點,但實際仍然采用傳統的經營模式,使森林培育工作存在一定不足,導致部分地區的森林培育工作停滯不前。
2.1? ?思想理念落后
受傳統森林培育理念的影響,部分人員沒有以科學的方式砍伐樹木,砍伐之后也沒有育林,使森林資源的破壞程度不斷加大,帶來不可挽回的嚴重損失。加之,森林培育部門的工作人員缺少系統與專業的培訓,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進行正確引導,沒有及時更新與理解森林培育技術,過分注重經濟效益,忽略了可持續發展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作用[2]。
2.2? ?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森林培育離不開經營制度的管理和約束,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出現了一些違法現象,導致實際的操作過程受到了一定阻礙,森林培育工作無法正常、健康發展。部分森林資源管理人員素質偏低,專業能力不足,對森林管理的要求比較低,因而在工作過程中無法對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管理,缺乏有力的監督機制,使森林培育工作缺少科學性,難以持續發展。
3? ?森林生態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
3.1?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問題
目前,我國生態環境中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水土流失。由于人們亂砍濫伐,導致大部分地區出現了水土流失現象,使森林和樹木無法健康生長。同時,因土地表面的植被和森林被破壞,裸露的土地經過風雨沖刷后出現荒漠化問題,大量可耕種的農田被破壞,無法繼續生產,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影響。
3.2? ?水資源短缺及濕地系統受到破壞
在生態建設中,水是十分重要的資源,但由于降水不均和水資源短缺,導致部分地區存在干旱、澇災等現象,使植物生長發育緩慢,甚至枯萎凋謝,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淡水資源持續減少,部分河流和湖泊出現斷流和干枯的情況,無法保證濕地生態系統的運作,導致生態系統發展受到限制[3]。
4? ?森林培育的意義
森林資源是生態環境的主體。林木作為可再生資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凈化生態環境。對于林木壽命長短不一的問題,需要依靠自然條件提高其存活率,加快森林培育,提高經濟效益。我國森林面積比較大,只有通過加強森林培育,提高生態環境和林木質量,才能保證生態效益的穩定性,使整體的森林資源變得更加豐富。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要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保證二者健康、可持續發展。
5? ?提高森林培育質量的對策
5.1? ?完善培育機制,優化森林資源
在不斷創新森林培育方式的同時,要建立完善的培育機制,培育優良樹種時記錄和分析其長勢,各地區根據當地的森林條件選擇正確的培育方式,將科學技術結合到培育過程中,從而編制有效的森林培育和管理方案。同時,國家相關部門要從實際出發,推動森林培育事業的發展,出臺培育政策進行規劃和管理,采取正確的方式解決出現的問題,及時學習和更新培育知識,適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證培育工作順利開展[4]。
國家根據各個地區的森林培育情況投入資金,從根本上提高森林整體的質量和數量,鼓勵更多林業人員加入森林培育和管理工作中,不斷壯大生態環境建設隊伍。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在培育工作中,及時監測森林的生長情況,定期監督和查看相關林業部門的工作情況,使森林培育工作更加系統和規范。
另外,可以在原有森林培育機制的基礎上,逐步優化、細化森林培育的具體內容,開發我國森林資源、完善森林生態體系。林業部門必須及時完善森林培育機制的運行過程以及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按部就班開展森林生態體系建設工作。
5.2? ?加強技術培訓,提升森林質量
在森林培育過程中,現代化技術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充分提升森林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因此,相關部門要不斷加強森林技術培訓,定期開展理論知識講座和技術講解活動,將技術培訓作為林業部門的一種常態化工作,通過多次開展技術培訓,幫助相關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學習到更先進、更科學的森林培育方法,讓工作人員及時掌握森林工作的最新動態和森林工作的具體工作方法。同時,應加大森林培育工作的宣傳和監督力度,讓當地部門重視森林資源發展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技術能力,并將其應用在森林培育工作中,從而提升森林質量。
森林質量的好壞影響著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所以在實際的培育工作中,要以科學培育為主。對不同的樹木和森林采用不同的培育方式,針對其生長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技術。可以借鑒其他地區的先進培育模式,引進科學的方法,提高森林培育效果。也可以從其他地區引進更加先進的管理方法,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以及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還可以聘請專業的森林工作者或者林業工作者進入林區,親自教授各種先進的森林工作方法或者在林區內部指導林業部門的具體工作,以便更好地改進森林生態體系建設方法,完善森林工作具體過程。
5.3? ?優化經營管理,提升森林效益
目前,我國部分地區仍然采用傳統的森林培育模式,管理方式比較落后,培育出的森林帶來的經濟效益較低,難以滿足當前的需求。因此,要不斷創新和優化森林培育的經營管理方式,相關單位在加強監督的同時不斷完善管理機制,從當地森林資源的實際情況出發,運用合適的發展戰略和管理模式,創新森林工作體系和提高管理能力。在優化管理中,要以長期目標為主、短期目標為輔,一旦確定長期目標以及短期目標,盡量不要在后續的工作過程中頻繁更改工作目標。不可以隨意更換林木品種,應當堅持同一目標,有序開展森林培育工作,堅持從一而終的工作原則以及穩扎穩打的工作態度,進而提升森林質量。
林業各部門要加強溝通和協調,遇到森林問題及時處理,調整方案、改進措施、完善過程,相關部門積極參與其中,完善各個部門的職能與工作內容,進一步細化林業部門的具體工作職責,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引導更多中小型企業加入森林培育中,引入社會力量進一步優化森林培育工作具體內容,為其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與技術支持,建設健康又穩定的生態系統,讓森林資源能夠可持續發展。高效的經營與管理方式能夠逐步提高森林工作效率,還可以從深層次完善森林生態體系建設的具體過程。相比于傳統的經營與管理方法而言,充分挖掘森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自然效益是森林經營與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
6? ?結束語
面對森林培育過程中的自然因素、人為因素以及過分注重經濟效益等問題,要充分認識其重要性,通過提高森林培育質量的方式建設更加穩定、健康的生態系統,讓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得到優化。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管理和監督,創新森林培育的方式和技術,全方位提高森林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及時解決培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用專業科學的對策加以整改,實現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 1 ] 譚紅巖.強化森林培育技術,助力森林經濟效益的資源增長[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3):47,77.
[ 2 ] 鄭洲.淺析提高森林培育質量完善森林生態建設[J].農家參謀,2019(2):102.
[ 3 ] 毛建蘋.提高森林培育質量? ?完善森林生態建設[J].鄉村科技,2018(11):80-81.
[ 4 ] 鞠鵬,梁春祥.提高森林培育質量? ?完善森林生態建設[J].吉林農業,2016(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