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英
摘 要:在當今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智慧城市的理念已經得到了有效普及,使現代城市的環境建設得以進一步優化,城市的現代化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基于智慧城市理念對城市圖書館進行建設,可以大幅度提升城市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同時使傳統圖書館向智慧圖書館轉型,有效滿足城市智慧化建設的現實需求。對智慧城市視角下的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模式進行綜合性探究,闡述智慧圖書館的相關概念,對智慧城市視角下城市智慧圖書館建設所需的支持進行分析,以推動我國智慧圖書館的建設,為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提供更加多元的參考思路。
關鍵詞:智慧城市;智慧圖書館;城市圖書館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圖書館建設能夠進一步使城市信息資源得到有效流通,并且使城市公共服務文化獲得堅實的物質基礎。城市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不僅自身的管理效率以及質量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還可以進一步貫徹智慧城市的理念。因此需要充分重視各類智慧圖書館建設工作的開展,使城市圖書館在城市的整體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積極作用。本文對智慧城市視角下相應的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進行綜合性研究,詳細分析各類建設措施。
一、智慧城市視角下公共圖書館的建設
智慧城市的主要目標在于有效滿足城市當前的發展需求,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結合現代信息資源對大數據、物聯網以及云數據等諸多技術進行綜合應用,從而有效建設城市,使城市的整體管理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城市的現代化建設效率得以有效提升,有效滿足城市居民的現實生活需求。智慧城市理念在我國城市的建設過程中應用較為廣泛。近10年來相關研究人員不斷對智慧城市建設的綜合標準進行全域化與現代化構建,給予社會各個產業以更加多元化的發展平臺,使以農業為代表的諸多行業得到了充分發展。而在智慧城市視角下,相應地開展城市圖書館建設工作能夠使城市競爭力得以大幅度提升,推動城市文化建設,帶動其他產業的綜合性發展。城市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公共服務功能。進一步加快城市建設的步伐,采取更為有效的方式進行綜合性建設,可以提升城市在整體構建過程中的綜合管理水平,最終推動城市建設向縱深方向發展。
二、智慧圖書館的相關概念
(一)智慧圖書館定義
在當今社會,針對智慧圖書館尚未形成較為統一的概念。然而綜合國內外的相應研究可以發現,就技術而言,智慧圖書館需要充分利用物聯網等通信技術,將其視為推動自身發展的核心技術,有效應用萬物互聯的智能化模式,使圖書館的各個模塊在構建過程中能夠協調運作。在智慧圖書館構建過程中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通過物聯網來實現智慧化的服務和管理,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加完善的集成智慧服務;通過優化服務最大化地實現高效便民,使圖書館最終集眾所長,創建創新型發展模式。從本質上進行分析,智慧圖書館在構建過程中需要充分運用各類信息化通信技術,賦予自身智能化特點,使人們在使用圖書館的過程中獲得更加優質的交互體驗。在現代經濟發展過程中,智慧圖書館屬于更為優質化的圖書館發展模式。因此,可以將智慧圖書館定義為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諸多創新型技術實現智慧化服務和管理的未來新型圖書館發展模式。智慧圖書館對于圖書館的物理空間進行綜合性整理,將實際空間與虛擬空間進行全方位連接,以此使資源的整合性得以大幅度提升,使以人為本的智能化服務模式在圖書館構建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實現。
(二)智慧圖書館的構建要素
智慧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區別,智慧圖書館的構建需要具備以下要素。首先,需要以更為優質的資源進行有效建設,需要有更加精準有效的技術支撐,需要充分且有效地提升服務質量,需要有敬業且專業的隊伍進行綜合性構建。其次,在整合多元優質資源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提升資源的智能性,以更加優質且高效精準的數據提升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同時在智慧圖書館的構建過程中,需要廣泛應用射頻識別、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技術。最后,任何圖書館的發展,均需要讀者作為支持其發展的基礎。因此,智慧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地打破時間及空間的限制,以更加精準且快捷高效的方式為讀者提供服務,以此使讀者充分參與圖書館的建設發展。
(三)智慧圖書館的特征
在智慧圖書館構建過程中,需要以原有圖書館格局及服務模式為基礎進行有效優化,同時結合物聯網等諸多技術進行創新。建立在智能化基礎上的智慧圖書館,擁有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外部特征,能夠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各種文獻信息與讀者、管理人員等進行互聯,將所有的信息進行串聯從而實現讀者與管理人員、前后臺的相互智能連接,充分地進行可靠的信息傳遞,并且通過進行綜合性的智能化處理,實現知識的共享。因此,知識的共享性就成了智慧圖書館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對日益發展的社會,紙質圖書館管理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逐漸暴露出來。而智慧圖書館通過運用智能技術進行圖書館的各項管理工作,具有數字化收藏、網絡傳遞等特性,服務高效快捷。因此智慧圖書館具有知識共享性、服務高效性等特征。
三、智慧城市視角下智慧圖書館建設所需的支持
(一)政府方面的支持
在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政府需要發揮一定程度的指導作用,需要對城市圖書館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完善予以有效扶持。首先,需要在公共圖書館內部充分應用各類網絡信息技術,使大數據與文化建設實現有機結合。大數據是智慧圖書館建設必需的基礎條件,其能夠進一步完善圖書館的數字化服務。其次,需要完善城市的網絡圖書館體系,由上到下依次構建城市圖書館管理中心,大力推廣電子閱覽室,使系統的信息化服務模式得以有效優化。最后,需要以城市圖書館建設為契機,大力推動數字資源建設,借助信息技術使新媒體平臺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得以廣泛應用,使城市智慧圖書館的構建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逐漸深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二)技術方面的支持
在技術層面,智慧圖書館需要把各種不同載體、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資源用數字技術存貯起來,需要對數字共享平臺進行綜合性構建,以便提供跨區域、面向不同對象的網絡查詢和傳播服務。在政府支持的前提下,圖書館建設人員需要進一步對技術服務進行綜合性完善。首先,需要依托傳統圖書館,綜合打造圖書館服務鏈條,以傳統圖書館為基礎帶動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在完善相應技術的過程中,需要將傳統圖書館與信息技術進行連接,將數字化資源與傳統圖書館紙質資源進行對接,有效構建較為完善的文化服務體系。在智慧圖書館的構建過程中,將傳統圖書館現有的各類資源進行有效整理,并且使之融入智慧圖書館,從而使智慧圖書館得到進一步發展。其次,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充分應用大數據的建設模式,從統計數據以及圖書館建設的可行性、科學性等角度出發,通過應用物聯網、云計算等科學技術,對智慧圖書館的使用情況進行監測,對資源進行更加合理的調配,使數字資源與圖書館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智慧城市視角下智慧圖書館的管理服務工作
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智慧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將更加完善。它以人為本,進行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務,能夠充分體現對科學以及人性的尊重,進而更加符合智慧城市的建設標準。在智慧圖書館構建過程中,要主動對城市需求進行有效發掘,并且更加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服務。因此,在具體的管理服務過程中,需要合理安排開發共享工作,對數字化資源進行保護規劃。首先,需要有效完善整體的知識產權體系。城市圖書館屬于公共服務體系范疇,其所擁有的資源往往來自于社會以及相應的學術界。因此,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是當前城市圖書館進行智慧圖書館建設的重要前提,各個圖書館都需要以更為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使數字化資源的安全共享性得以提升。同時在管理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將現代化技術應用于藏書及閱讀等諸多環節之中,實現對資源的保護。再者需要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規劃,在智慧圖書館的構建過程中,需要對圖書館內部的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利用社會公眾提供的反饋信息,使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得以有效充實,并且做好信息協同的各類工作,在信息資源構建過程中增強公共圖書館的開發利用效率。
五、結語
城市智慧圖書館是智慧城市建設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是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開展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因素。因此,在智慧城市視角下,城市圖書館需要積極落實政府的相關政策,采取更加先進的技術,完善自身服務體系,提高建設水平,對更具城市特色的智慧圖書館模式進行有效探究,使文化建設工作得以有效完成,使城市在建設過程中能夠貫徹智慧城市的發展理念,以此使我國城市發展得到進一步優化。
參考文獻:
[1]閻靜輝.分析“智慧城市”背景下的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J].才智,2020(10):227.
[2]張福濤.智慧城市中的智慧圖書館平臺研究:丹東市公共文化系統智慧服務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3):66-68,83.
[3]曾湘瓊,秦順,楊玲,等.“智慧城市”理念下中美社區圖書館服務比較研究:以芝加哥與深圳市屬社區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9(23):34-43.
[4]杜君.高校圖書館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功能與定位分析[J].辦公室業務,2019(15):176-177.
作者單位:
內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