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蕾 林曉寧

摘 要:當前,我國的老齡化時代已到來,養老問題越來越嚴重。傳統的養老方式已不能滿足現在老年人多樣化的生活需求。在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社會背景之下,智慧養老開始出現。發展智慧養老產業不僅是機遇而且更是挑戰。通過對我國智慧養老產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索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與路徑,旨在實現養老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智慧養老;產業;發展現狀;發展趨勢;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C913.6?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4-0025-04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需求日益增加,“銀發經濟”迎來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自從2013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支持發展養老產業的相關政策,養老服務產業的法規、政策、標準和體系逐步建立。智慧養老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將現代科技與傳統產業創新融合,雖然有政策的扶持和科技的支撐,但是由于仍處于起步階段,在智慧產品的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老年消費觀念的改變、商業模式的推廣等方面,存在著諸多的挑戰。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有效整合信息技術、養老產品、養老服務和養老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提升養老服務運營效率,對于緩解我國養老產業供需矛盾、實現老年人幸福養老、推動養老產業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不斷加重,截至2019年底,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了2.54億,老年人人口占我國總人口的比例已經高達了18.1%。根據專家的推測,截至205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會越來越多,總數將會高達4.83億,占我國總人數的34.1%左右。下頁圖1是我國2012—2019年之間老年人口增長的具體情況。面對如此龐大的老年群體,傳統養老模式早就已經不適應現代老年人的需要。為了滿足當今日益增長的老年人的多樣化生活需求,政府陸續出臺具體的相關政策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智慧養老產業服務,以此完善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2017年2月,我國的民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計委共同參與,印發了《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具體計劃(2017—2020年)》,強調,截至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一個健康、完整的智慧養老產業體系,計劃建造最低100個智慧養老示范基地,致力于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和使用,政府還需要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在我國相關政策的支持與帶動下,試點落地產生了一定的效果。我國民政部相關的信息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經分三個批次先后創建了117家智慧養老示范企業,149個智慧養老示范基地。試點企業在目前已經涉及到我國的多個省份,呈現分散性,有較好的參考作用,試點企業涉及了服務、技術、硬件以及信息等不同領域,把示范企業當作“領頭羊”,為其提供資金與政策的支持,把示范企業當作我國發展先進健康養老企業的參考和目標,目的是推動其他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經濟也逐漸地擁有一個完整的發展體系,如今的市場相關行業都已逐漸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市場格局。迄今為止,已經出現了完整的智慧養老產業鏈,它包括了相關智慧養老的服務平臺、智慧養老完整的信息系統以及智能硬件的制造。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中,智慧養老體系逐漸形成和穩定,同時,相關的一些信息技術、智慧服務渠道以及智能產品也在不斷創新。
三、我國智慧養老產業存在的問題
目前,智慧養老產業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面臨一些發展困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智慧養老供需不匹配
從智慧養老服務的需求角度來看,我國的老年群體人數過于龐大,另外,老年人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以及經濟狀況等都是造成老年群體需求多樣化的原因。從智慧養老服務的供給角度來看,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目前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我國如今擁有的智慧養老的智能終端存在著三個問題:技術越新就越好、為了智能而智能、只要智能不注重技術的合規性。以上三大問題,都是因為相關智能養老服務產業的產品研究并沒有“以人為本”,只是一味地追求高科技技術,忽視了老人自身的需求和實際的體驗,忽略了設計的個性化和適老化。市場上許多智慧養老產品都考慮到了精度,但是欠缺考慮溫度。此外,在智慧養老服務方面,大部分的線上服務平臺雖然能涉及生活照料、醫療服務和家政服務等方面,但是卻較少地甚至沒有涉及到老年人的精神安慰、臨終關懷以及文體娛樂等領域,在老年再就業和養老金融方面更是少之甚少,智慧養老服務系統缺乏對老年人提供精準的養老服務。
(二)智慧養老產業缺乏復合型專業人才
人口老齡化愈來愈嚴重,智慧養老產業專業人才相對應的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且出現較大缺口,專業化的養老人才并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得到的,需要長期的培養和挖掘。智慧養老產業涉及很多領域,例如信息、醫療衛生、服務和金融等等,產業呈多元化發展趨勢。可是全面了解各個領域的相關人才少而又少,目前智慧養老產業缺乏復合型專業人才。專業型人才包括掌握豐富營養學、心理學,老年醫學等專業知識的人才,復合型人才指具備同時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的人才,以及具有多種專業技能的人才。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復合型專業人才不足,從事該產業人員素質較低,以及養老產業留不住高端人才。造成智慧養老產業人才匱乏的原因來自多方面,首先政府對該產業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夠,養老產業缺乏完善有效的監管和激勵制度,各養老企業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育系統,從事養老服務業的從業人員自我認同感低。
(三)老年人對于智慧養老服務認知度和接受度低
盡管當今時代,互聯網已經走入了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多數人都在享受著智慧服務帶來的便利和快捷。但是對于老年人來說,由于他們年齡較大,接受新事物較慢,教育程度有限,尤其缺乏互聯網方面的有關知識,以及許多老人經濟條件有限等原因,大多數老年人對于智慧養老服務認知度和接受度都比較低。在老年人群體中,當前僅有部分老年人對互聯網有關知識有一定了解,并且能夠使用互聯網,但是絕大部分老年人對互聯網都存在認知不足或使用不熟悉的情況。同時,盡管有部分老人想要加強對互聯網知識的學習,但是受外部環境所困,以及他們本身學習能力與年輕人無法比較,因此要想享用智慧養老服務,需要熟悉運用各種軟件,這對于老年群體來說顯然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