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摘? 要:威廉·梅克皮斯·薩克雷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代表作家之一,《名利場》被公認為他的代表作。《名利場》通過塑造兩個典型女性形象,透過兩位女主人公的悲歡離合,揭示了英國上流社會的道德危機和腐敗墮落,批判了以金錢和階層為導向的男權社會。本文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名利場》中阿米莉亞和麗貝卡兩位人物的性格,探究了女性主義覺醒的過程,以期通過在人物性格的分析中,引導現代女性學到更多的正面知識。
關鍵詞:《名利場》;女性形象;女性主義
中圖分類號:I10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29-0059-03
《名利場》是英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薩克雷的代表作,小說通過描述兩位性格迥異的女性形象(阿米莉亞和麗貝卡)及其各自不同的命運,揭露了當時英國上層社會的道德危機和腐敗墮落,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的觀念。評論家和世界各國讀者對《名利場》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立場褒貶不一,一些讀者對兩位女性形象持否定態度,認為富家小姐阿米莉亞個性懦弱,遇事缺乏主見,而出身寒微的麗貝卡則貪婪自私、虛偽做作。本文認為這兩位女性都具有女權主義精神,在綜合分析兩位人物形象之后,本文認為薩克雷實際上對兩位男權社會壓迫下的女性持同情和贊揚的態度,而非批判態度。
本文首先介紹了薩克雷的女性主義思想,然后從女性主義角度對小說中兩位女性形象進行分析。仔細推敲薩克雷對筆下兩位女性生動的描寫不難發現,薩克雷對這兩位女主人公的態度與法國存在主義作家波伏娃的女性主義理論不謀而合。
一、薩克雷的簡介和他的女權主義來源
1811年7月18日,薩克雷出生在印度加爾各答。其父親是英國人,任職于東印度公司。薩克雷的早期小說著重刻畫英國上層社會的騙子們和冒險家,有的則是諷刺渲染犯罪行為的小說。他的代表作《名利場》于1847年開始在《笨拙》雜志以連載的形式問世。書名出自Bunyan的Pilgrim’s Progress,意思是“a fair, wherein are sold all sorts of vanity and that should last all the year long”,這本書的副標題是“A Novel Without A Hero”。這部小說結構宏大,為讀者展示出浩瀚的社會全景[1]。仔細研究薩克雷的文學作品可以發現,他的女權主義思想可以追溯到薩克雷所處的時代背景,當然薩克雷的作品也折射出他的家庭生活和成長環境。
經歷了17世紀的資產階級革命和18世紀的工業革命,英國最終在19世紀完成了基于大規模殖民掠奪的原始資本積累。作為一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薩克雷目睹了一個腐敗、虛偽和混亂的維多利亞社會。在以金錢為導向的男性世界里,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比比皆是[2]。薩克雷所處的社會背景以及女權主義的發展,對《名利場》中的寫作和女性人物的創作產生了影響。薩克雷希望通過作品的人物塑造來喚起更多的女性覺醒。
在很大程度上,薩克雷的女權主義思想來自他的家庭、他的母親、他的妻子和女兒們。梅爾維爾說“Thackeray had a nature of almost womanly softness”[3]。
四歲時,薩克雷的父親去世了。他的母親成了他早年唯一的精神支持。后來當他被送到英國學習時,不得不和母親分開。1835年,Isabella Shawe(伊莎貝拉·肖)進入了薩克雷的生活。然而,這是一場不幸的婚姻。Isabella患有精神疾病,直到生命臨終才恢復正常。薩克雷最珍視的東西成為他生命中最持久的痛苦。Isabella曾經是他的第二個情感支柱,但最后卻成為他最深切的遺憾和疼痛。薩克雷的第三個人生支柱是他的女兒們。和女兒們在一起是最快樂的時光,對女兒們的愛支撐了他的精神。
薩克雷和一些女性的親密關系可以從他的信函和著作中窺得一角,這些女性和她們的思想對薩克雷的女權主義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對自己生活和作品中的女性表現出極大的關懷和同情,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在某種程度上稱他為女權主義者。在《名利場》中,他對阿米莉亞和麗貝卡這兩名女性表示同情和尊重。
二、對阿米莉亞的女權主義分析
(一)溫暖而純潔的愛情觀
阿米莉亞是這部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有許多傳統美德。她有著純潔溫暖的天性、堅定不移的信念,她勇敢果斷的品質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阿米莉亞是一位溫和、善良的女士。在傳統社會中沒有任何邪惡的伎倆。阿米莉亞的生活富裕幸福,家庭環境和她接受的教育使她心性善良、個性文雅。阿米莉亞的父母Mr. Sedly and Mrs. Sedly(斯迪先生和斯德太太)都是非常善良的人。阿米莉亞的哥哥約瑟夫遲鈍愚傻,但卻友善待人。在阿米莉亞的家庭中,沒有貪婪或邪惡的人。因此,和諧的家庭環境決定了阿米莉亞的個性和性格。
《名利場》中多處描述阿米莉亞是一個熱心的女孩。阿米莉亞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因此每個人都喜歡這個天使般純潔的女孩。與麗貝卡相比,阿米莉亞的人際關系更好。當麗貝卡住在她家時,盡管阿米莉亞知道麗貝卡出身卑微,還視她為最好的朋友。后來,她還試圖撮合麗貝卡和哥哥約瑟夫在一起。后來,當她知道麗貝卡的所作所為之后,仍然選擇原諒她。《名利場》不惜重墨,著意刻畫阿米莉亞的純潔。阿米莉亞像一朵純潔的百合,盛開在當時丑陋不堪的社會。邪惡的念頭從來沒有出現在她的腦海里,純潔的她認為每個人也是如她一般善良。在阿米莉亞看來,麗貝卡是她的好朋友。然而,麗貝卡卻利用阿米莉亞的無辜來達成她自己的目標。雖然麗貝卡有很多技巧,但她不想傷害阿米莉亞,因為她意識到阿米莉亞是個好女孩。
阿米莉亞也渴望著愛。來自富裕家庭的George Osborne (喬治·奧斯本)是她的情感依賴。她把幸福寄托在她所追求的愛人身上,即使后來發現所遇非人,阿米莉亞也沒有表現出對喬治的憎恨。她對喬治的愛是純潔又深沉的。作為這部小說的女主角,阿米莉亞被賦予了一顆純潔而溫暖的心,她是這部小說中最美麗的天使。
(二)堅定而忠誠的人性美
阿米莉亞的堅定不移和忠誠,可以通過她對麗貝卡和喬治的態度體現出來。從帶麗貝卡回家的那一刻起,阿米莉亞就視她為一生的朋友。母親斯迪太太看清了麗貝卡,識破了麗貝卡的伎倆。艾米莉亞對母親的顧慮和擔憂表示理解。然而,她仍然為好朋友辯護,并試圖把麗貝卡和約瑟夫撮合在一起。此外,她對奧斯本的愛成為一種情感上的依賴“hanging on... happy and loving... by day and by night, and reigned over it always.”[4]。后來喬治·奧斯本在戰爭中死去,她被說服接受另一段婚姻時,她拒絕了,即使她理解Dobbin(多賓)是如此的善良、真誠和樂于助人。她堅持守寡15年。最后,當她知道喬治·奧斯本曾經決定和麗貝卡私奔后,才最終和杜賓在一起。
(三)勇敢而果斷的婚姻觀
在這部小說中,阿米莉亞的性格貌似軟弱,但實際上并非如此。阿米莉亞深愛著喬治,并堅持守寡15年,對一個有孩子的孤獨女人來說,15年是漫長而煎熬的歲月,讀者很難想象她是如何度過艱難的守寡期。當麗貝卡告訴艾米莉亞,喬治曾經想和她私奔后,艾米莉亞突然明白了一切。阿米莉亞為了愛這個男人而犧牲了一切,這個遲來的噩耗她來說太殘忍了。但令人意外的是,阿米莉亞迅速而勇敢地做出抉擇。她意識到喬治根本不配得到她的愛,而一直愛著她,并悉心照顧她的杜賓才是值得她愛的人。因此,阿米莉亞并不是一個軟弱的女孩。
經過對阿米莉亞的分析可以發現,她是一個純潔善良、忠誠勇敢的女人。作者薩克雷給了她一個完美的結局,讓這個美麗的天使找到她的真愛,走出灰色人生。從作者對阿米莉亞的精心安排來推斷,薩克雷同情阿米莉亞的遭遇,憐惜阿米莉亞的不幸,欽佩阿米莉亞的勇氣。在薩克雷的眼中,阿米莉亞是純潔的天使和不屈的戰士,她有很多美德,她為自己奮斗,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最終在一個男性主導的社會里,勇敢地跳出了傳統的癡情堅貞和背叛婚姻的陷阱。
三、對麗貝卡的女權主義分析
(一)堅強而獨立的女性意識
麗貝卡·夏普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由于從小就過著非常艱難的生活,所以她夢想擺脫困境,進入上流社會。麗貝卡飽受貧窮、歧視、不平等和孤獨的困擾。但是,麗貝卡是一個意志堅強、獨立的女人。她想擺脫來自男權的控制,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底層的處境。她決心追求經濟獨立,獲得社會地位,實現自己的價值。殘酷的社會把她打磨成了一個聰明而有能力的堅強女人。獨立的麗貝卡不流于世俗偏見,對身邊的人和事有自己的判斷。她擅長法語、英語、音樂,還會彈鋼琴。和羅登·克勞利結婚后,他們在歐洲大陸生活了幾年,負債累累。她清楚丈夫沒有能力去和債權人打交道,她就自己去與債權人談判。在處理債務的過程中,她的智慧和社交能力得到了公眾的贊賞。從這些角度可以看出,麗貝卡意志堅強、自主獨立,她也具備了女權主義者的特點。
(二)叛逆而聰明的女權斗士
雖然麗貝卡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可她叛逆而聰明。麗貝卡遭遇過很多丑陋和邪惡的事情,“the pompous vanity of the old schoolmistress, the foolish good humor of her sister, the silly chat and scandal of the elder girls, and the frigid correctness of her governesses equally annoyed her.”[5]她的親身經歷促使她強烈反對不公正的等級制度,她表現出了對社會的不滿。她不想依靠男人來實現她的目標,她只想追求經濟獨立,這樣便可進入上層階級,獲得與男性平等的社會地位。
麗貝卡不遵循傳統的婚姻,不甘于社會既定的女性家庭角色。麗貝卡成為家庭的經濟領袖和決策者。她與男權制度的支持者平克頓小姐作斗爭,拒絕不合理的要求。麗貝卡參與了彼得斯的經濟事務,甚至比男爵更聰明,更有能力。她敢于挑戰男權社會,不愿意成為傳統的女性。她有強烈的女性意識,是一個獨立的女人。
麗貝卡·夏是個聰明的女人,從不放棄她的夢想。她盡一切努力去征服由男人統治的世界。作為一個叛逆的女人,她從未向任何人投降。作為一個聰明和精力充沛的女人,她知道如何讓別人愛她,這樣她才能實現夢想。薩克雷把麗貝卡描繪成在男權社會的女權斗士。
(三)雄心勃勃的冒險家
麗貝卡是一個雄心勃勃且富有冒險精神的女人,此種性格是由她的社會地位和家庭不幸造成的。幼年,麗貝卡失去來自家庭的關愛,學習階段,麗貝卡也沒有可以依賴的對象,因此飽受歧視和冷遇。后來,她盡可能抓住每一個可能進入上流社會的機會。麗貝卡的機智、聰明使她在倫敦上層階層一度受歡迎。但沒有比婚姻能更快地進入上層社會的機會了,與羅登·克勞利的婚姻并沒有使她躋身上層社會。由于麗貝卡來自下層階級貧困家庭,羅登·克勞利的婚姻被認為是不明智的,羅登·克勞利失去了繼承財產的權利,森嚴的等級制度使她難以實現目標。
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如果麗貝卡想要奠定她的上流社會地位,她必須做一些冒險的事情。生活在男權社會里,麗貝卡不僅想提升社會地位,更迫切的需求是生存下去。在許多人看來,麗貝卡是一個獨立的女人,也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她堅持追求獨立,堅持自己的判斷。從某種意義上說,她是一個努力擺脫舊習的女人。她受到了薩克雷的肯定和贊揚,《名利場》多次描寫到她雄心勃勃和富有冒險精神的特點。麗貝卡·夏普的野心、意志力、智慧以及她的獨立精神和戰斗精神,超過了男權社會里占有主導地位的男人,她打破了傳統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顛覆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傳統定位[6],意味著女性主義的覺醒。
四、結論
《名利場》是薩克雷的現實主義代表作,也是他最經得起考驗的作品之一,其現實性和批判性引發了各國讀者的廣泛關注和激烈辯論。本文首先回顧了阿米莉亞和麗貝卡在女權道路上的抗爭,從女權主義的角度分析了她們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命運。可以看到,她們都具有女權主義的特征,阿米莉亞和麗貝卡是男權社會的抗爭者,她們是堅強勇敢的女權主義先驅。阿米莉亞的轉變和麗貝卡追求理想生活的勇氣是女權意識的蘇醒。《名利場》呼吁女性獨立自主,挑戰了傳統女性的家庭角色和社會地位,對當時的英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現代女性可以從這兩個女性角色和她們的女性主義特征中學到更多的正面知識。
參考文獻:
[1] 張巖冰. 女權主義論[M]. 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2] 彭杰. 在19世紀虛偽的階級下,個人的掙扎與毀滅——對比分析《名利場》中蓓基與《紅與黑》的于連形象[J]. 山西青年,2017(08):67-68.
[3] 楊必. 名利場·譯本序[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瓊斯·菲利普. 回憶薩克雷[M]. 紐約:圣馬丁出版社,2007.
[5] 西蒙·波伏娃. 第二性[M]. 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
[6] 陳浩涵. 外國文學人物簡述[M].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
(薦稿人:楊琪,江南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