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正宜 王立剛
摘? 要:創建平安高校,是建設平安中國的重要內容,是增強高校師生安全感與滿意度的基礎條件,是推進“三全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本保障。當前,平安高校建設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挑戰依然嚴峻。本文通過實踐調研,采用個案分析的研究方法,探索通過強化思想引領,鑄牢意識形態“主陣地”;推進警校聯動,扎緊校園安全“防護網”;加強群防群治,筑起平安校園“金鐘罩”;狠抓“六進公寓”,升級公寓安全“防火墻”等途徑,加強平安高校建設,從而實現“政治穩定、師生安全、秩序良好、發案減少、環境優美”的目標。
關鍵詞:平安高校建設;警校聯動;群防群治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29-0116-03
創建平安高校,是建設平安中國的重要內容,湖南省自2013年開始實施“平安高校”創建活動以來,平安高校建設和教育維穩綜治安全工作穩步推進,成效顯著,逐步構建了完整的人防、物防、技防體系,切實增強了師生的安全感。近年來,湖南城市學院以維護校園政治穩定和校園安全為首要任務,以提高“平安高校”建設規范化水平為重點,健全學校黨委領導,保衛處主抓,部門聯動、學院推動、全員參與的群防群治防控體系,強化思想引領,推進警校聯動,加強群防群治,狠抓“六進公寓”,實現了“政治穩定、師生安全、秩序良好、發案減少、環境優美”的目標,2018年被湖南省授予“平安高校”榮譽稱號,在平安校園建設方面做出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一、“平安高校”建設的重要性
高校校園的平安、穩定,是高校師生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需要,關系到大學生能否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是增強高校師生安全感與滿意度的首要基礎,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本保障。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平安中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1]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平安建設的組織領導,研究解決體制性、機制性、政策性問題,切實肩負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2]。“平安高校”建設對于社會穩定具有重要影響,對于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二、“平安高校”建設面臨的挑戰
意識形態領域的挑戰依然嚴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意識形態領域總體保持了向上向好的態勢,但面對的形勢依然錯綜復雜,面臨的風險挑戰依然嚴峻。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意識形態領域局部多元多樣多變的趨勢日益明顯。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每天都會接收大量信息,這些信息良莠不齊,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還未成熟,是非分辨能力不強,極易受錯誤思潮的影響。
高校群防群治工作未形成合力。當前大部分高校群防群治隊伍人員構成不合理,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群防群治工作意識薄弱,經費投入與條件保障不足,體制機制還不健全,群防群治工作未形成合力。
學生公寓的突發事件時有發生。當前,學生公寓的突發事件主要有學生打架斗毆、突發急病,外賣人員進入公寓,宿舍內發生失竊,冬天使用大功率電器不注意導致局部發生火災等,還有部分學生會出現自卑、抑郁、冷漠和嫉妒等心理健康問題,這些都會對高校公寓安全穩定工作產生潛在的影響。
三、建設平安高校的主要舉措
(一)強化思想引領,鑄牢意識形態 “主陣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3]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4]。湖南城市學院通過大張旗鼓的正面宣傳,旗幟鮮明地批判錯誤思潮言論,科學規范地管理網絡輿論,創新宣傳方式,強化思想引領,鑄牢了意識形態“主陣地”。
1. 大張旗鼓地正面宣傳
湖南省城市學院聚焦“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高度重視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三走”工作,按“八個相統一”和“六個要”的要求,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守正創新,構建專題理論教學、“五微”實踐教學、線上線下信息化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把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講實講深講透;成立了湖南省首家大學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書會”,學生會員達2000余人。深入開展“三愛”主題教育、“向時代報到,與時代同行”等主題教育,燃亮學生的信仰之炬,引導學生聽黨話跟黨走,夯實了大學生的思想根基。
2. 旗幟鮮明地亮劍批判
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5]。學校強化陣地意識,對各種論壇、貼吧加強管理,對博客、微博、微信群、QQ群等自媒體加強監管和引導,進一步落實網絡實名制,及時跟蹤校園網,掌握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及網上輿情,構建全校“一張網”管理格局,防止有害信息在校園內傳播,組織力量對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等錯誤思想觀點果斷亮劍,及時進行批判。對網上的熱點炒作第一時間發聲,對不實信息及時澄清,切實維護了校園的政治穩定。
(二)推進警校聯動,扎緊校園安全“防護網”
警校聯動拓展派出所警務覆蓋空間,強化公安基層基礎工作,織密高校周邊治安防控網,為“平安高校”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1. 派出所辦公場地進校園
湖南省城市學院有力地推進治安聯防工作,與市、區政法委、維穩辦、綜治辦等部門保持密切聯系,積極參加各級安全防控會議,按照市、區統一部署開展工作,在重點時期、特殊階段,集中開展校園周邊治安整治。益陽市高新區朝陽派出所辦公場地設在校內,切實建立了“警校聯動”機制,對校園及周邊定期巡邏,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為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營造了良好的環境。該校還定期召開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工作聯席會議,建立了與校外單位協同創新的工作機制,在安保人員培訓、安全隱患排查和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等方面形成了緊密的協作伙伴關系。邀請警官擔任防騙主講嘉賓,用真實案例、翔實的數據向廣大新生講解校園常見的詐騙、校園貸、傳銷、盜竊、矛盾糾紛等案件的特點和發案規律,傳授應對方法。
2. 消防演練進校園
湖南省城市學院高度重視消防工作,關心師生生命財產安全,成立了由教職工和物業人員組成的義務消防隊,并定期開展消防實戰演練。學院每年邀請消防隊教官進校園進行消防技能培訓,在現場演示滅火器、防煙面具、升降繩的操作程序,使大學生基本了解了災害發生時的應對措施,增強了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與自護自救技能,切實落實了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11.9”消防安全日,學校通過展示消防宣傳板、懸掛橫幅、發放消防安全宣傳冊,舉辦消防安全講座等活動,提高了大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為創建“平安高校”夯實基礎。
(三)加強群防群治,筑起平安校園“金鐘罩”
高校群防群治是指在學校黨委領導下,在保衛處指導下,師生自己組織起來,互助性自防自治,維護校園治安的一種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高校要創新管理機制,廣泛發動群眾,延伸治安管理和服務的觸角,不斷增強治安防范能力。學校應充分發揮輔導員、班主任、心理健康指導老師、宿管員、環衛保潔員等群體的作用,充實整合看門守棟隊伍、學生志愿者教導隊、平安創建宣傳隊、學生志愿者消防服務隊等學生自防自治組織,完善組織形式,規范工作機制,形成群防群治工作合力。
1. 用制度筑牢高校校園安全屏障
該校先后制訂出臺了《湖南城市學院校園環境綜合治理規定》《湖南城市學院校園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定》《湖南城市學院校園消防管理規定》《湖南城市學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湖南城市學院校級領導帶隊檢查安全工作制度》《湖南城市學院綜治考評辦法》《湖南城市學院重大事項社會風險評估辦法》等文件,創造性地實施了教師黨支部、中層正職、學生黨員骨干聯系寢室等制度,形成了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安全運行機制,從組織上、制度上、經費上保證了“平安高校”創建活動的有序開展。
2. 靠群防群治力量保護師生平安
該校依托物業托管企業,建有專業保安隊伍、門棟看守隊伍等群防群治力量,校內重點區域有專人24小時值守,辦公區、學習區、生活區、生產經營區實行晝夜巡防,對進出校園車輛、進出學生宿舍人員示證登記;保衛處組織了學生安保工作志愿服務隊;學生工作部設立了安全穩定情報信息員,并使安全員、信息員延伸到各班和學生公寓。通過人防和技防相結合,群防群治隊伍筑牢了平安高校建設的銅墻鐵壁,師生的安全感和滿意度與日俱增。
(四)狠抓六進公寓,升級公寓安全“防火墻”
公寓是大學生學習和日常生活、休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所。學校把學生公寓作為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陣地,按照“文明整潔、學風優良、和諧互助、安全有序”的十六字方針,開展“六進”公寓工作,即“思想引領進公寓、優良學風進公寓、文明養成進公寓、黨團組織進公寓、心理輔導進公寓、自我管理進公寓”。三年來,學校先后推出了《學風建設八條規定》《關于進一步嚴肅學生學習紀律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加強學生公寓精細化管理的規定》等文件制度。通過三年多的實踐與探索,“六進公寓”成為該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的有效抓手,實現了“教育到人頭、管理到床頭”的目標,升級了公寓安全“防火墻”,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一定的影響和示范作用。
文明養成進公寓。學校對學生堅持嚴格管理與關心關愛并舉。學生工作部、團委、各二級學院學生工作教師隊伍每年走訪學生寢室超過3000人次,組建了學生安全信息員隊伍,健全了“寢室長—樓棟長—學院—學校”四級信息化體系,根據時間節點,舉辦“入學安全教育”、夏季防溺水,冬季防火災等主題安全教育宣講活動。各級部門和學生工作教師引導低年級學生開展晨跑晨練、集中晚自習,全覆蓋全年開展安全檢查、勞衛檢查、晚寢檢查、學風督查、文明監督五大常規檢查,開展垃圾自帶下樓,垃圾分類處理等活動,督促學生養成文明習慣。
心理輔導進公寓。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促進大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能夠更有效地讓學生保持良好心態,做到快樂學習,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了學校、各二級學院、班級、宿舍四級預警防控體系,完善了心理危機干預預案,培育建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學校堅持普及教育到位、重點輔導到位、心理援助到位、各類保障到位“四個到位”,重點開展好朋輩心理互助、“五月心晴”等品牌活動,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理性平和的心態。
自我管理進公寓。加強大學生的自我管理對公寓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學校構建了完備的自我管理教育體系,全覆蓋成立學生會、樓棟長、寢室長、信息員四級自我管理教育機構;學生工作部門、后勤部門、物業公司緊密協同,統籌配置好生活指導服務類、網絡輿情監控類、公寓安全維護類、文明行為監督類隊伍;每年定期組織開展緊扣時代主題的學生公寓文化節活動,營造了生動活潑、文明高雅的公寓文化氛圍,為大學生更好地自我管理、確保公寓安全夯實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9.
[2] 習近平對平安中國建設作出重要指示 強調全面提升平安中國建設水平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N]. 人民日報,2020-11-12.
[3] 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 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 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 光明日報,2013-08-21.
[4] 王偉光.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N]. 人民日報,2013-10-08.
[5] 習近平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強調 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歷史機遇 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N]. 光明日報,2018-04-22.
(薦稿人:田俊,湖南城市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