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瑤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鏨刻工藝是漢族的傳統手工技藝,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在延展性較好的金屬表面做出一定的花紋或者類似浮雕效果。在金銀工藝的記載中,金和銀這類貴金屬,是在新石器時代較晚的時代,被中華民族所認識并開始使用。在幾千年歷史文化的長河中,鏨刻工藝在我國發展綿延不斷,經久不衰。根據不同民族的生活環境、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很多地方對銀飾的需求已經成為規模。
鏨刻作為銀飾的裝飾藝術,在不同民族中都有應用,苗族、黎族、白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的鏨刻工藝仍在不斷延續。這些民族的鏨刻裝飾,為其民族文化的發展增光添彩,使民族傳統鏨刻工藝燦爛輝煌。
鏨刻工藝目前保留較完整的有藏族、白族、黎族、苗族等深少數民族聚集的區域。鏨刻工藝擁有厚實的文化背景、豐富的首飾表現形式。首飾帶給人們視覺盛宴,是精美繁華,帶有儀式感的。屬于較古典類首飾,云南大理鶴慶地區,其鏨刻首飾的表現形式多樣,首飾形式上很特別,例如耳飾上開口環狀的設計,項飾中銀鏈條的使用等形式表現,是我們現在生活需要繼續承載的設計理念。
首飾發展到今天,一方面,經濟的持續增長,珠寶產業迅速膨脹,但國內首飾市場發育較晚,目前并不完善。消費者越來越追求時尚與個性化,我國的首飾還沒有獨特的現代化風格,批量化的機械生產使得傳統手工藝的發展受到了工業制造的沖擊,人們認為機械化生產的首飾缺少了一定的溫度,審美疲勞,希望有屬于自己獨有的首飾定制;另一方面,“國潮”文化正在崛起,鳳鳥紋樣、龍紋等動物紋以及卷草紋、寶相花等植物類紋樣正在融入我們現代的時尚文化中。鏨刻首飾的精致的紋樣工藝,需要被傳承發展下去,我們缺少的是新時代下新的鏨刻首飾的形式表現,
形式表現,就是物體帶給我們感官上的認識。首飾的形式表現即視覺上對顏色、外形、大小、紋飾、排列方式的認識;觸覺上,對溫度、干濕度、軟硬程度、粗糙度、厚度等的認識。對于白族銀飾形式表現來說,它反應了白族對銀飾的使用性、裝飾性、特征性等的認識。當鏨刻出現在白族首飾的形式表現中時,那就意味著,這個民族將喜好或者說精神信仰、美好寓意佩戴在身上。更近一步的反應了該民族的歷史發展、地理環境、人文情懷、民族精神等。
鏨刻首飾中設計元素的使用,其中首飾造型回歸到了圖案設計的基礎元素:點、線、面,并在首飾中廣泛使用。例如,銀鎖的設計中,銀鏤花金玉滿堂榮華富貴鎖銀鏈條,呈線狀;鎖頭,呈面狀;鏈條與鎖的銜接處,可將其看作點的元素,鏈條本身都是點的設計元素。點,沒有具體的大小,是相對于存在的環境而定的。點的存在也不局限于它的形狀。線,是點留下的痕跡,面試點和線的集合體。因此,點線面的相互穿插,互相依托,構成了項飾的節奏感。基礎設計元素的應用在白族項飾、胸飾中很常見。
紋樣,某種有意義的裝飾紋樣,是裝飾圖案的一部分。紋樣所構成的審美意象不僅僅是它所展現的圖案,它蘊含更多的是的賦予在它身上的民族文化、精神理念、地理環境、風俗人情或者信仰等。鏨刻紋樣的設計,在隨著朝代的發展而異彩紛呈。而首飾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流行形式也不同。所以,首飾本身可以反映時代的文化的。白族、藏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在發展中沒有被歷史因素打斷,例如發生大規模的居住地遷徙或者戰亂的動蕩,所以他們的裝飾紋樣多為自然風格,沒有沉重的歷史題材,主要以植物(花、草)、動物(鳥類、魚類、昆蟲)為主,還有一些搭配類的紋樣。
自然題材在傳統的銀飾鏨刻中為主要紋樣。然后以進一步修整的造型展現原有紋樣,比如抽象概括的紋樣造型或者非常夸張變形的紋樣。但無論極簡還是繁復的裝飾都會保有原有的自然特征,也有極力展現自然紋樣的造型。以上這些可以通過裝飾手法,或運用立體構成的規律來掌控畫面的節奏感,使紋飾的樣式富有情趣化,更加理想化。首飾鏨刻紋樣的設計反應出當地民族的地域民族特征。隨著時代的發展,手工藝匠人工藝的不斷精湛,人類對美的追求有所提高,使得鏨刻工藝所呈現出來的形式更加符合審美潮流,以來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和使用的美觀性。
原始圖騰紋樣,自商代以來,金屬器皿上以動物紋為主要裝飾紋樣,一直沿用到六朝。而白族銀器銀飾主要為原始圖騰紋樣,紋樣有龍紋、魚紋、蟲紋、海螺紋、鳥紋(鳳紋)鶴紋等。龍紋在銀制品上通常與其他紋飾相搭出現,常見的有云狀紋樣、波狀紋樣、纏枝紋等相呼應。龍紋常以立體浮雕狀出現,其他紋飾則與龍紋相呼應,用多種工藝使得龍紋層次分明,高低起伏有序,突出龍紋的鏨刻工藝。魚紋、海螺紋大多數以淺浮雕和暗雕的技法加以呈現。鳳鳥紋常與龍紋組合、雙鳳組合、鳳與植物的組合都是鏨刻工藝中最常用的圖紋,在器物上多以浮雕的形式出現。
還有一些水紋、山紋、米字紋等均采用二方連續的形式,裝飾器物的邊緣,簡單的重復排列,使得圖案呈現規律美。這類紋樣作為裝飾紋樣中的基礎構成因素,其審美意象除了表面的裝飾紋樣,還能反應出先民生活的存在的地理特征、氣候條件、生活風俗、宗教崇拜等。
鏨刻工藝在首飾的裝飾紋樣上體現著形態美的法則。在紋樣構成中運用了單獨紋樣、連續紋樣、綜合紋樣。
單獨紋樣是以某一圖案為主要形式,在首飾設計中,單獨紋樣的設計要保證紋樣的完整感,可以沒有具體形狀、大小、在紋樣構成中為基本的構成形式,但能夠獨立存在,不會覺得空洞。單獨紋樣可以依據其不同用途產生不同的裝飾效果。獨立主花的單獨紋樣,多采用對稱樣式。在形式上,對稱的樣式給人以穩定和莊重。視覺上,重量感達到均衡。單獨紋樣在白族首飾中的紋樣造型中,選擇造型較大的裝飾紋樣類型更為合適。
連續紋樣,就是同一種紋樣形成的連續排列,這種排列方式可以兩個紋樣為一組或者四個一組。在排列方式上,以橫向連續排列較多。自然形態紋樣以及原始圖騰紋樣這類造型較大的紋樣本身就可以作為單獨紋樣,這類紋樣在手鐲的使用上較多,作為連續規則的紋樣。地紋的造型在裝飾紋樣中特別適合做連續紋樣,在設計學中,兩個紋樣一組的平行排列叫做二方連續;四個紋樣的四周環繞式紋樣的排列方式叫做四方連續。
綜合紋樣,是多種紋樣類型同時出現在同一件首飾中的集合紋樣,比如單獨紋樣、連續紋樣等設計元素對首飾的共同造型。綜合紋樣在設計中考慮的因素很多,這類紋飾的設計布局嚴謹又考究。通過對主體紋樣所占的比例、各部分所占用的長寬比、畫面的節奏感等多方面考慮,確認主體紋飾在首飾設計中的美學分割,使得構圖呈現出變化并且統一的視覺感。在首飾整體布局上,除主紋以外的綜合紋樣的紋樣分布常在對角線、中軸線、黃金比例等具有美觀性的方位。
在首飾設計上,發揮傳統鏨刻工藝獨有的工藝特性,將首飾在質感上的形式表現更加突出,達到形有所表還是遠遠不夠的,強調質感的感染力。傳統首飾形制方面,無法做到跳躍性的改變。因此需要借助鏨刻本身的工藝特色,增強首飾的設計感,融入新的首飾鏨刻元素,并考慮其工藝可行性。
首飾紋樣方面,對傳統紋樣的切分組合,形成新的紋飾裝飾,并對其進行重新排列組合。保有傳統特色紋樣碎塊,進行新首飾創作。在造型方面,學習了解各個品牌首飾文化,探求更多的首飾多方面專業探求新式的首飾結構類型。本土文化的覺醒,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現,通過在歷史文化中的成電,來創作出符合新時代發展需求及審美形式的新首飾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