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明潔
邯鄲市群眾藝術館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群眾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溫飽問題不再困擾著大多數國人以后,人們也逐漸對生活追求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例如對于群文舞蹈的創作審美要求越來越高。群文舞蹈是群眾精神文明中的重要特色文化,一直以來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是近些年來我國群文舞蹈的創作跌入了瓶頸期,難以創造出可以直擊群眾心靈使其有所感悟的高質量作品。因此,群文舞蹈的創作人員需要去思考如何提高群文舞蹈創作的審美高度與作品素養,以期推動我國精神文明的建設工作。
群文舞蹈之所以可以取得現有的發展成績,離不開它深厚的群眾基礎。這種主要由群眾自編自導而創作出的舞蹈,群眾的真實生活就是舞蹈的相關文化輸出,可以說具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因此,群文舞蹈在引起群眾的情感共鳴、更好的激發其強大的藝術感染力上具有深遠的意義。基于這一點,舞蹈創作者必須要提高對于人文關懷的重視程度,充分了解群眾的生活情感點,再通過較為創新的方式去升華群眾生活中真實的人物素材與故事素材。這種方式下所創作出的舞蹈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不僅可以提高舞蹈情趣,還可以使其具有更高的觀賞價值。
從舞蹈的專業角度來看,群文舞蹈與專業舞蹈相對,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但是群文舞蹈雖然專業性較弱,其所具有的表演熱情與表演活力卻是十分突出的。舞蹈作品所具有的一大特點就是其具有強大的教育性,通常情況下,表現活力更高的舞蹈可以更深層次的突出這一特點。群文舞蹈這一表現力極強的舞蹈,不僅可以生動地表現出我國群眾真實的文化生活,還可以通過其表演感染觀眾們的心靈,向他們傳遞優質的審美觀念。因此,提高群文舞蹈創作的審美高度可以有效地發揮出其強大的教育能力。舞蹈的創作者需要深刻意識到群文舞蹈所具有的教育意義,通過舞蹈作品的精神力量去展現地方特點,幫助群眾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與更好的審美觀念,進而提升我國全體群眾的思想高度。
選擇合適的群文舞蹈題材是提高群文舞蹈創作的審美高度的首要途徑,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群文舞蹈的創作根源是普通群眾,所以它的主題更符合群眾當下的現實生活,與專業性較強的舞蹈相比更加貼近現實,具有更強的生活氣息。因此,群文舞蹈的創作人員在進行創作時必須要科學合理,需要走到普通群眾的身邊去了解他們的真實生活,發現群眾中個體的獨特人格與精神文化需求,以期激發自己實現高質量創作的靈感源泉。筆者認為選擇合適的群文舞蹈題材,主要應該從下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方面,不同地區、不同環境下群眾生活是不盡相同的,這種情況就要求群文舞蹈的創作人員必須要十分了解符合舞蹈作品主題的地區風俗自己群眾生活,始終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去進行選材。因為不同地區人們所處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不同地區的群眾也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與精神文明審美需求,而群眾作為創作人員創作群文舞蹈時重要的參考來源之一,可以重點從不同地區群眾身上的獨特之處去激發創作靈感、尋找提高審美高度的突破口。具體來說就是群文舞蹈的創作人員需要綜合分析當地群眾現存的群文舞蹈風格,了解他們長期以來的生活節奏,并走進群眾的身邊去挖掘他們生活中具有獨特魅力的生活細節,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創作出符合當地群眾審美需求的優秀作品。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創作人員在尋找素材時萬萬不能走入只選擇群眾生活中單個事件、單個場景以及單個個體人格魅力的誤區,這種局限性較強的錯誤途徑往往會導致創作人員難以真實全面地通過舞蹈去反映出當地群眾生活的細節,并且這樣創作出的舞蹈作品也不會獲得群眾熱烈的反應,受到他們的歡迎。就拿深受我國五秒鐘喜歡的《選村官》這一群文舞蹈作例,這個舞蹈的選材主要來源于我國各個地區的少年生活,因此舞蹈的表演者大多也都是年紀較小的青少年,這個舞蹈主要介紹了我國青年學生走出農村學到了知識以后,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期望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與所具有的能力為家鄉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這個舞蹈充分結合了我國選舉村官的現實題材,重點突出了我國青少年身上鮮明的人物特征。《選村官》這一群文舞蹈選材是我國農村群眾一直關注的熱點,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它通過舞蹈中表演者豐富的動作以及表情,展現了群文舞蹈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感染力。
另一方面,不同地區的文化發展參差不齊,當地群眾所期待看到的精神文化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群文舞蹈的創作者在進行選材時必須明確當地群眾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真實需求。必須說《選村官》這個舞蹈就充分反映了我國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一個基于農村群眾審美取向所創造出的優秀作品。另外,一個地區不同年齡段的群眾也具有不同的審美取向,比如說年齡較小的群體偏向于風格鮮明、舞蹈動作幅度大的群文舞蹈,而年齡較大的群體則更加偏向于風格柔和且通俗易懂的群文舞蹈。所以群文舞蹈的創作人員必須要在年齡、文化開明程度、審美風格等方面充分考慮,選擇適合不同群體的舞蹈素材,爭取創造出符合當地群眾實際精神文化需求的優秀作品。
群文舞蹈的創作人員要重點關注當今時代群眾的實際心理需求,在群文舞蹈的形式上作出創新與改革。之所以需要對舞蹈形式作出創新與改革,是基于我國普通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明與審美高度都有了較大提升的情況的,所以傳統群文舞蹈的形式已經難以完全滿足當今時代群眾的實際生活需求。如何實現在群文舞蹈的形式上作出創新與改革,舞蹈創作者可以重點關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重點突出其作品的人文藝術特點。因為每一個舞蹈作品都應該給群眾帶來不同的審美體驗,所以舞蹈的創作者需要明確作品的受眾是不同階級的所有群眾,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從多個方面凸顯其作品豐富的人文藝術氣息;另一方面,群文舞蹈的創作者在進行創作時,可以融入當今時代比較受群眾歡迎的影視作品、文學作品與音樂作品等。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改革、創新群文舞蹈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創作過程中融入豐富的人文情感,提升整個作品的藝術高度。同時,通過融入各種受群眾歡迎的因素,還可以讓群眾更新自己的觀念,認識到群文舞蹈是可以具有更多更好的表現形式的,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群眾自娛的方式。
群文舞蹈與專業舞蹈的受眾群體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基于專業舞者審美觀念創造出的作品不一定可以滿足普通群眾的審美需求,因此在提高群文舞蹈創作的審美高度時需要充分結合普通群眾的實際審美觀念。群文舞蹈是精神文化活動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個體對于舞蹈藝術價值的正確認知在其發展過程中具有非凡的意義。尤其是群文舞蹈這種受眾群體分布較為復雜、存在多個不同階級的舞蹈,每一個群眾中的個體,都是其發展創作的根源。同時,在我國群眾對精神文明需求、審美需求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群眾愈來愈強的文化意識也為群文舞蹈的創作根源注入了更多、更強的生命力。在這種情況下,群文舞蹈的創作人員必須要充分認識普通群眾的實際審美需求與價值取向,基于普通群眾的審美觀念、情感方向去進行創作。群文舞蹈之所以可以引發群眾的情感共鳴,并吸引群眾中多個階級的受眾群體,主要就是得益于其舞蹈表現可以充分反映受眾群體的審美價值觀念。綜上所述,群文舞蹈的創作人員在進行創作時必須要能夠深刻體會到其創作主題中特有的情感方向,根據情感方向再去多方面結合當代群眾的實際審美觀念,從而創造出可以使群眾生成熱烈反應、彰顯社會價值與作用的優秀作品。比如說《擔鮮藕》這一極具藝術魅力的群文舞蹈作品,其舞蹈主題的情感走向是淳樸自然的,舞蹈表演也能夠成功反映出舞蹈藝術的價值、滿足普通群眾的審美需求,進而引起普通群眾對此舞蹈創作的情感共鳴。
上文提到過群文舞蹈使群眾精神文明的重要特色文化,雖然它與專業性較強的舞蹈存在著不同,但兩種舞蹈在推動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上卻有著相同的意義。群文舞蹈的創作理念一直以來都是在創作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走人民群眾路線,基于真實的群眾文化去滿足他們的實際要求,從而使得更多的普通群眾可以認可群文舞蹈這一自娛性極強的業余化舞蹈形式,嘗試去豐富自我的精神生活文化。這一創作理念并沒有原則性的錯誤,但是時代在發展,文化也在不斷地進步,群文舞蹈的創作者應該緊緊跟隨時代的腳步,根據當今時代的文化需要去對創作理念進行創新,以期實現提高群文舞蹈創作的審美高度的目標。具體來說就是群文舞蹈的創作者必須要意識到這種自娛性較強的舞蹈的側重點應該放在文化普及上面,在創作舞蹈時應立足于當今時代的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發展,明確普通群眾的思想、精神文化需求,進而通過作品較高的審美價值去最大程度地發揮其藝術熏陶的作用,提高普通群眾的審美能力。
群文舞蹈的長足發展離不開群眾這片沃土的滋養,創作人員在進行舞蹈創作時必須要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重點關注群眾的實際生活需求與審美素養,使其創造出的作品不僅符合當今時代的文化需求,同時又可以滿足普通群眾的多元化審美。只有這樣,才能使群文舞蹈創作的審美突破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