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互聯網+職業教育”迅猛發展,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正在迅速興起。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推進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應用,可以推動高職教育教學的信息化變革,促進高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高職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使高職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能夠更緊密地結合。在“互聯網+職業教育”背景下,開展商業類展示設計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工作,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新媒體傳播特性為基礎的創新課程模式,不僅能夠為參與教學活動的師生提供優質共享的教學資源和交流互動平臺,對于其他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也具有示范效應和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職;在線開放課程;職業能力培養;商業類展示設計課程
基金項目:本文系全國輕工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2020年度課題“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研究——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QGHZW2020093);2020年度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研究——以商業類展示設計課程為例”(JG202032)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職業能力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主要目的,是高職學生提高就業競爭力的關鍵。在“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時代背景下,企業轉型升級對高職畢業生提出了新的要求,生產、服務一線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知識等亟待融入課程內容。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明確提出要遴選認定一大批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鼓勵高職院校大力開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1]。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興起,將逐步改變高職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同時也將推動高職院校優質教學資源面向廣大師生,乃至全社會的開放和共享。然而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開發理念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科知識體系不同,需要以職業能力為主線、以工作情境為支撐、以職業崗位(群)需求為依據,只有遵循這一理念才能建好、用好符合高職教育要求的在線開放課程。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推進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應用,可以推動高職教育教學的信息化變革,促進高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高職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使高職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更緊密地結合。因此,從職業能力培養視角推進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
商業類展示設計課程是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展示藝術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2019年立項為廣東省高職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15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明確指出要綜合考察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與資源、教學活動與評價、學習支持與服務等要素[2]。在“互聯網+職業教育”背景下,開展商業類展示設計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工作,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新媒體傳播特性為基礎的創新課程模式,不僅能夠為參與教學活動的師生提供優質共享的教學資源和交流互動平臺,對于其他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也具有示范效應和重要意義。
二、課程建設概況
(一)教學目標設計
課程設計首先得確定教學目標[3]。教學目標是一門課程的靈魂所在,每一門課程都應該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夠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課程建設。就高職課程而言,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之前需要分析的內容包括兩部分。一是學情,二是企業崗位的職業能力需求。與傳統課程相比較,在線開放課程的學情更為復雜,由于其開放性的特點,教師很難全面掌握學習者的情況,因此教學目標的制定需要立足職業能力需求分析[4]。首先,高職院校教師應深入行業企業調研,了解并掌握相關職業崗位(群)的職業能力需求、職業活動內容和工作過程。其次,進行職業能力需求分析,明確職業崗位(群)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最后,制定課程的教學目標。“商業類展示設計”課程教學目標的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二)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是指擬訂一門課程的組織形式和組織結構。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習資源、教學方法、教學活動、學習支持和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設計。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課程設計需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職業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即職業能力本位的培養目標、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二是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特征。傳統課程以單元作為課程設計的基本單位[5]。與傳統課程不同,在線開放課程具有碎片化學習的特點,因此以知識點(技能點)作為課程設計的基本單位。在線開放課程也與慕課不同,它不是一門獨立的網絡課程,它來源于課堂教學課程,因此還需要利用網絡共享平臺,促進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有機結合。因此,課程設計應遵循商業展示設計職業崗位工作過程。考慮到線上與線下教學兩部分內容,圍繞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設計成5個教學模塊(職業能力訓練項目)、20個教學單元(工作任務)、62個知識點(技能點)。課程設計思路如圖2所示。
1. 工作過程導向課程設計。目前許多在線開放課程的知識點呈現碎片化狀態,造成了課程學習的零散化和碎片化 [6]。然而專業學科知識是一個完整體系,沒有系統的學習,學生難以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技能。工作過程導向課程設計以完整的工作過程為線索,將各知識點和崗位技能點有機串聯起來,使其在經歷整體工作過程時有效轉化為學生的職業能力(如圖3)。商業類展示設計課程的課程設計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遵循“前期調研—總體規劃—概念設計—深化設計—施工設計”的職業崗位工作過程,構建教學模塊和教學單元;二是按照工作過程完整性、內容微型化兩個原則,劃分設計知識點和確定教學內容,如將任務二“項目調研”劃分成三個知識點,包括資料收集、資料分析和痛點總結;三是根據在線開放課程的授課形式和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對課程教學的全部內容進行錄像,制作時長5—10分鐘的教學視頻。這樣既體現了課程內容的完整性和連貫性,又體現了以知識點為單位的教學資源“短小精悍”的特點。
2. 線上實題虛做與線下實題實做相結合。真正的職業能力需要在真實的工作情境中,通過完成工作任務才能形成。真實的工作情境來源于企業生產實際。因此,工作過程導向課程設計需要選取企業生產中的實際項目作為課題。所以,商業類展示設計課程采用線上實題虛做與線下實題實做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實題實做強調實戰性,要求學生按照企業的要求和標準,參與實際設計工作并完成課題;實題虛做既強調課題依據又注重設計的創新性,要求學生以現實的品牌、受眾和場所等作為背景,充分發揮想象力展開設計[7]。實題實做規范性和實踐性強,適合線下教學;實題虛做靈活性和趣味性強,更容易引起學習者的興趣,適合線上教學。這兩種教學方式都離不開企業的支持和幫助。因此,需要誠邀企業技術專家參與到課程建設中來,為課程定位,指導課程設計,參與課程教學,同時以課程為平臺,引入企業真實項目作為課題,來開展在線開放課程的教與學。
(三)教學方法設計
1. 建立人機交互自學教室。一門課程的教學方法是其教學過程的具體表現。在線開放課程通過人機交互的教學過程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隨時隨地的互動交流,強調基于問題、基于資源的自主學習和協作探究[8]。因此,需要建立課程網絡平臺“人機交互自學教室”,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人機交互學習環境(如圖4)。網絡平臺的構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考慮到網絡的便利性以及學習工具的可移動性,開發豐富的學習資源,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移動式學習、片段式學習,實現人與網絡平臺資源的交互。其次,遵循“見習中認識——熟悉中漸進——熟練中拓展”的職業能力形成規律,將學習資源劃分為“認知學習——應用學習——拓展學習”三個部分,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最后,通過學習論壇和在線交流功能,構建出完整的師生互動答疑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互動分享平臺。這樣的教學方法既突出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符合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特征,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2. 構建“四位一體、虛實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高職院校通過引入在線開放課程推動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提倡混合式教學方法,即將在線課程與傳統課堂有機結合起來,達到最優的學習效果。然而,當前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如下問題。一是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沒有很好結合,呈現分離狀態;二是理論與實踐“兩張皮”;三是虛擬與現實的脫節。這些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混合式教學的推進,同時也不利于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為了推進混合式教學改革,為了實現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教學目標,“商業類展示設計”課程教學團隊結合已開發的學習資源和“互聯網+”等網絡技術,構建了線上與線下結合、實題虛做與實題實做結合、虛擬與現實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四位一體、虛實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以任務三“總體設計”為例,如表1所示。
(四)教學活動設計
課堂教學活動就是教學信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的過程,它分成兩部分:教與學。在線開放課程將傳統課堂有意義、有價值的教學方法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結合起來,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擺脫了時空以及個人知識孤島的局限性,使學生擺脫了灌輸式、單向式、封閉式的被動學習模式,充分體現了在線教學的優勢[9]。目前,現有的網絡技術已經能夠融合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商業類展示設計”課程教學活動的設計內容包括交互式視頻設計、異步討論主題設計、課程答疑庫設計、作業的設計、在線測試題庫設計等。不同教學活動的設計有不同的側重點,但都需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一是要實現職業能力與知識點(技能點)的融合。教學活動的設計要能夠體現各知識點(技能點)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要與實際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緊密結合。二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要與課程的學習資源緊密配合。教師要實施有效策略對教學活動進行規劃和組織,科學設計活動的組織方案、活動內容及任務布置、案例資料等內容。三是教學活動的設計應便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如教師在學習論壇中選取一些具有廣度和深度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讓不同的觀點碰撞出火花,促進學習交流。
(五)學習支持設計
學習支持設計的目的是為學生開展在線開放課程學習活動提供更好的服務與支持。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學習支持服務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學習過程的跟蹤與記錄。二是在線輔導與答疑。三是提供足夠的學習輔助工具。學生完成在線學習,在網絡平臺上會形成一系列的學習數據。要實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跟蹤記錄,就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采集與分析。通過數據分析可以把握整體的學習情況,同時也可以跟蹤記錄個別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習慣,發現他們學習中的問題,并針對問題給予個性化的指導。還可以實時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了解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從而制定更合理的學習內容和方法,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對于線上學習而言,在線輔導與答疑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線上教學存在師生無法面對面交流的困難,因此需要固定一個時間,師生同時上線,通過網絡視頻、聊天軟件等進行交流,或者利用人機交互自學教室進行答疑和輔導、交互與反饋。通過在線輔導、在線答疑,不僅讓學生的學習問題得到解決,同時還有利于學生獲得更多的存在感和被關注感,從而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商業類展示設計課程的學習輔助工具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由在線網絡平臺提供的常規性的學習輔助工具,包括學習導航、協作交流、在線搜索、學習補救、在線筆記等;第二類是針對“前期調研—總體規劃—概念設計—深化設計—施工設計”的在線虛擬實訓工具,包括3DSMAX、SketchUp、AutoCAD等,這類工具由課程教學團隊提供下載鏈接和使用教程。通過學習支持設計為在線學習提供了充足的學習輔助工具,既可以創設良好的自主性網絡學習環境,提升在線開放課程的學習效果,同時也能夠為學生的實踐學習活動提供更好的服務與支持,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
(六)教學評價設計
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評價設計需要考慮兩個方面。第一是要建立與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相適應的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第二是要探索線上與線下的融合[10]。目前最有影響力的教學評價就是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即過程考核與成果考核相結合,它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效,也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式。這樣的考核評價方式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職業能力水平。為此,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首先,圍繞實題虛做與實題實做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引入企業的項目考核機制,將其應用于學習評價,建立與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相適應的考核評價體系,實施項目化全程考核。其次,按照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順序,建立分階段的考核機制,過程考核按教學階段進行,其考核內容包括視頻觀看、在線測試、作業提交等幾個部分。再次,成果考核要建立完整的評價標準,包括項目成果的質量和水平、創新性和實用性等方面。最后,要盡可能地把知識點和崗位技能點的考核形式凝練成在線網絡平臺能夠提供的題型。
此外,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評價設計,還需要探索線上與線下的融合。首先,線上是實題虛做,而線下是實題實做。因此,線上評價注重項目成果的創新性,線下評價注重項目成果的實用性,兩者都采用工作過程考核與工作效果考核相結合的形式。其次,線上學習者有校內學生、校外學生和社會人士,而線下學習者只有校內學生。因此,課程的評價方式分成兩種。一種是針對純粹的網絡學習者采用線上的獨立評價方式;另一種是針對在校學生采用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商業類展示設計課程采用的是線上與線下融合、過程考核與成果考核相結合的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如圖5)。
三、課程實施的思考
(一)項目化教學
將職業能力培養作為重點進行課程設計的課程實踐思想就是項目化的教學。無論線上實題虛做還是線下實題實做,都離不開項目化的教學。項目化教學的核心就是其過程的實施。一方面,項目的引導和組織是教師的主要工作,而項目的實現由學生來完成;另一方面,線下實題實做采用由學校教師、企業一線設計師和學生組成項目組的形式進行,而線上實題虛做則完全由學生個人獨立完成。針對線上學習的困難,“商業類展示設計”課程教學團隊開發了完整的項目包,包含設計任務名稱、任務內容、任務要求、技術要求、設計方法、設計步驟、應提交的成果及評價標準等內容。特別是在設計步驟與設計方法上,提供了相關的案例和教學視頻,供學生學習。還精心設計了學習指南,讓學習者能夠清晰了解項目的學習要求和學習資源,方便自主學習順利開展。
(二)線上與線下的融合
根據學習者特征分析,可以把在線開放課程的學習者分成兩類。一是在校的學生;二是社會人士。對于社會人士,可以通過人機交互自學教室實現自主學習。而對于在校的學生,不僅有在線學習還有課堂教學,因此需要促進在線課程與課堂教學的融合,避免線上與線下教學內容的重復。為此,應利用不同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首先,線上是實題虛做,圍繞企業的真實項目,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在解決各種具體問題的同時,大膽設想甚至提出各種可能的超現實的設計方案。這樣的教學可以突破慣性思維和各種現實條件的束縛,鍛煉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而線下是實題實做,在學校教師、企業專家的指導和引導下,通過“做中學、做中教”的項目實訓,可以把學生天馬行空的創意和想法理性回歸,提高設計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其次,線上的教學視頻與線下課堂的授課過程也應該有所區別。教學視頻的設計,不能是課堂授課的錄像,應該針對項目所涵蓋的所有知識點和技能點,力求短小精悍。此外,教學視頻還包含對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重點難點等內容的展示,因此教學視頻的授課內容比線下課堂更全面、更豐富也更廣泛。
(三)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課程
隨著產教融合的深化,高職教育課程開發要以校企合作為前提。同樣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開發建設,也離不開校企合作的支持。為了更好地開展“四位一體、虛實結合”的混合式教學,需要鼓勵校企之間的合作,共同開發和創建優質共享的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共建共享課程。首先,要加強合作,成立由學校教師和企業技術專家組成的課程建設團隊,共同進行課程的研發建設;其次,要鼓勵企業技術專家積極參與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實施,鼓勵他們借助網絡平臺實現與線上學習者的交流和互動。再次,要選取與課程教學進度和學習任務相匹配的企業實際項目作為課題,選取企業的設計現場錄制教學視頻,選取企業的設計案例作為學習資源,使教學更貼近企業生產實際。最后,要全面了解企業對于在線開放課程資源方面的利益需求,以實現共贏發展,如通過在線課程平臺開展社會服務,為企業員工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等。
四、結語
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應用,通過引入在線開放課程開展混合式教學,已經成為各高職院校推動課堂教學革命的重要舉措。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應用需要重點考慮兩個方面。一是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高職教學質量觀;二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因此,如何以職業能力培育質量觀為指導開展課程設計,實現線下優化在線課程建設、線上促進線下課堂教學,將會成為院校關注的熱點。本文立足教育部對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要求,結合商業類展示設計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提出的建設心得,旨在幫助人們更好地建設和應用在線開放課程。
參考文獻:
[1]唐青玉,潘蓓.“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研究——以財經類專業為例[J].職教論壇,2019(11):76-81.
[2]楊曉宏,周海軍,周效章,等.國內在線課程質量認定研究述評[J].電化教育研究,2019(6):50-57.
[3]孫燕,李曉鋒.學習者視角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9(20):25-28.
[4]程舒通,徐從富.在線開放課程的實踐探索——以“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為例[J].成人教育,2018(6):35-40.
[5]周文葉.核心素養的課程轉化:以美國為例[J].教育發展研究,2017(12):38-45.
[6]吳曙光.在線開放課程的審視與反思[J].成人教育,2017(1):35-38.
[7]尹楊堅.基于低碳設計理念的商業展示設計課程教學研究[J].裝飾,2017(6):138-139.
[8]袁同凱.論我國在線教育與基礎教育的融合——以民族教育信息化為視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8,29(6):74-81.
[9]宋永剛.以創新精神構建在線開放課程服務體系——“愛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8(1):12-16.
[10]趙雷,楊奕,張利國,等.基于混合式教學的“液壓與氣壓傳動”在線開放課程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5):159-162.
作者簡介:尹楊堅,碩士,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教育信息化。
編輯:劉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