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琴 岑少飛
摘 要:隨著汽車行業的迅猛發展,對于汽車服務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為了更好的適應汽車行業發展的需求,對于如何提升汽車服務人才的培養質量,帶來了更多挑戰。汽車服務需求已經從過去的單一維修快速延伸到多元化的服務,人才培養模式也需要調整和創新,才能快速填補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所需的多元化人才。
關鍵詞:汽車服務工程 課程體系 職業 本科
Curriculum System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Service Engineering Major
Li Yuqin,Cen Shaofei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demand for automotive service talents continues to increase. Better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has brought more challenges to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automotive service talents. The demand for automobile service has rapidly expanded from the single maintenance in the past to diversified services.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also needs adjustment and innovation to quickly fill the diversified talents required by the automotive service engineering profession.
Key words:automotive servic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occupation, undergraduate
本文基于職業本科院校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研究和總結,從人才培養目標、人才的實用性、實踐教學體系、跟蹤和評估人才培養質量等四個方面,對開發汽車服務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分析。
1 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為主,開發專業課程體系為輔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屬于典型的應用型技術專業。職業本科院校培養人才要以應用型、技術技能型和應用技術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在開發汽車服務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既要有利于汽車制造與服務發展,還要考慮到有利于汽車行業技術進步的驅動。相關的課程體系中要整合汽車服務專業課程,要確定專業技能的應用,更要有利于實踐,這樣的課程要圍繞著人才培養的目標進行。在課程學習中要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要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在設計畢業選題來源時,要結合汽車服務的一線需要,進行案例教學、項目教學。開發汽車服務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要本著學習到位,培養方向到位,學生能力到位,以及服務到位的原則,來設定汽車服務人才的培養目標。
在汽車服務行業中,離不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一些基礎理論知識。比如,數學等公共基礎課,制圖、機械制造等一些機械類基礎課,汽車理論、汽車檢測診斷等,實習、實驗等實踐課程模塊,還有新能源汽車和車聯網技術等專業性的拓展模塊。隨著汽車新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院校和研究者開始關注實踐課程模塊、拓展學習模塊的設置,將兩個模塊合理設置,從而體現專業的培養特色,進而提升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職業本科院校對于人才的培養,需要準確定位。學生要掌握專業的基本技能,比如,汽車技術基礎、汽車維修、汽車營銷、汽車保險、汽車管理等方面。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學習、專業、實踐能力,才能在畢業后成為高級的應用型人才,更好的從事汽車檢測、汽車維修、汽車保養、整車及配件營銷、汽車售后服務、汽車保險與理賠、汽車評估與鑒定等服務技術工作。
另外還要注重培養汽車服務人才的綜合素養,讓學生既可以上得了商務殿堂,還要下得了維修車間。只有內外兼修的人才更能熱愛這份工作,在面對問題時,也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成為有追求的高素質人才。可以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開設相關的人文素質類課程,讓學生可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校要及時分析市場需求,不斷提高汽車服務工程人才的培養目標,實現汽車人才培養和汽車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
2 積極發展產教融合機制,注重人才的實用性
作為汽車服務工程專業,面對巨大的市場缺口、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還有異軍突起的新能源汽車等,為培養汽車服務技能型人才帶來了諸多挑戰。在互聯網、汽車、交通這樣的新模式、新業態下,對于技能型人才越來越重視。除了要求汽車服務人才的汽車產品和數字化技術基礎知識的扎實,還要求互聯網市場營銷知識、經營管理知識。總之,懂技術、善經營、會服務的人才,其能力和素質也是綜合性、多元化的。職業院校為了更好的發展和提升教育質量,要積極的發展產教融合機制,要更注重人才的實用性。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兼顧理論學習和企業實踐,通過學校與企業的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實現學校、企業和人才培養的共贏。
汽車服務工程課程體系中一些比較陳舊的部分要及時去除掉,將行業發展的需求作為課程的導向,引入新知識技能,增加實操課程。以提升崗位能力為依據,形成全新的汽車服務人才的培養課程。比如,在學習汽車構造與原理時,可以刪去化油器、鹵素大燈、鼓式制動器等一些陳舊的內容,而更系統地介紹汽車的總成及零部件,如何進行正確拆裝、使用及檢測,如,車身、底盤、發動機、電氣設備及新能源汽車等,突出電子控制裝置的新結構、新技術。還可以增加一些關于新能源汽車驅動機電及控制技術等課程,來填補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空白,讓汽車服務課程體系可以涵蓋當前市場的更多車型。
學校可以成立校企合作處,編制和修訂校企合作的規劃管理,監督教師教學和頂崗實習過程等具體的事宜。教務處協助院系和企業制定培養方案,安排學校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落實學生的實習計劃等工作。院部可以成立校企合作的領導小組,制定校企合作相關年度計劃和實施方案,保證每個教學環節的良好運行。產教融合執行過程從學校為主、企業為輔逐步轉換為學校為輔、企業為主。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程由學校教師來承擔,從而保證理論深度。專業技能課的知識和簡單的實訓,可以由學校教師來承擔。而汽車工程專業的綜合實踐的教學則企業導師完成。針對專業的拓展課由企業導師為主,學校教師積極配合。這樣既可以保證教學進度和質量,還可以加強實訓過程,讓學生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可以真正滿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
3 分層次模塊化實踐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通過一些調查研究,發現很多職業本科院校在汽車工程教學體系中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對于實踐課程的任務不明確,而相關的內容也是相對獨立,不利于學生的系統學習;一些實踐課程相對固化,很多學生層次和水平不同,無法適應某些學生的學習需求;一些實踐課程大多以驗證為主,而綜合性的實踐內容較少,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和提升,學生也欠缺主動學習的能力等。學生培養目標的層次不同,可以基于分層次的開發實踐課程,培養學生不同層次的能力。
比如,實踐項目可以開發不同系列的項目,可以有基礎層、專業層、創新層系列,由簡到繁遞進式進行課程體系的編排,拓展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針對基礎性的實踐內容,主要是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驗證型實驗,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針對專業實踐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可以綜合運用多種專業知識,幫助學生熟悉專業設計流程,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專業能力;針對創新實踐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多項實踐能力,這個課程以學生到企業實習為契機,以教師的科研項目為依托,輔助學生進行創新項目和畢業設計,實現產、學、研一體化道路,從而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
基于分層次的課程體系,將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實踐分為三個模塊。這三個模塊在內容上相互聯系又自稱體系,避免了課程的重復,也可以體現新技術新方法。基礎層模塊、專業層模塊、創新層模塊,可以進行分類指導和實施。對于課程內容進行整體優化,也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課程模塊和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對應,也可以更好的檢驗人才目標的完成程度。根據三個模塊的內容,還可以將實踐課程體系分為兩類課程,一是實驗類課程,二是實訓類課程。實驗類課程,要打破課程的界限,避免重復,還要有機聯系,交叉融合。實訓類課程,要保證和就業相結合,按照學校的培養目標、學生未來的職業要求,讓學生可以學用結合,從基礎技能逐漸進階專業技能、創新技能等。通過分層次、模塊化的實踐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4 跟蹤和評估人才培養質量,改進和優化現有課程體系
如何更好的檢驗汽車服務工程課程體系的教學質量,可以通過培養出的人才質量來檢驗。很多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在從事工作中,學習效率如何,往往可以立馬見分曉。學校可以安排專門的老師定期走訪用人單位,對于畢業生進行跟蹤和評價。可以通過問卷調查、企業訪談、專家意見咨詢等方式,對于畢業生開展跟蹤和調查,評估人才培養質量,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從而改進和優化現有的課程體系。學校通過認證數據、校友訪談、以及用人單位的反饋等,可以及時了解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情況。
比如,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可以評價“能”與“效”兩個方面。“能”是看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如何;“效”是看學校和企業雙方滿意度:學生培養的質量,是否符合雙方的需求和目標。可以制定相關的培養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分析培養模式的效果,分析每屆畢業生的培養質量。根據該評估數據,逐步優化產教融合模式。
學生培養質量跟很多因素都有關系,比如,專業定位,是培養創新性人才為主還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為主,或者是應用型人才;又比如,學校的生源是否優質,生源的需求和學校的需求是否解讀正確,學校招生宣傳是否科學有效等;另外,就是培養體系是否優質,比如,是否堅持立德樹人,培養方案是否科學有深度,師資資源是否配置合理,是否通過實踐教學平臺更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等。通過分析學生培養質量問題的根源,分析出問題所在,及時改進和優化,從而為社會和企業輸送更多優質汽車服務人才。
5 結語
總之,培養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人才,必須采取現代化的科學的方式進行立體化教學,才能更好的保證實踐效果。職業本科院校開發汽車服務工程課程體系,要更加貼近學生自身需求和企業需求。只有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的目標,科學采用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汽車服務的相關技能。只有增進學生對汽車工業發展的熟悉度,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未來競爭力,才能為汽車行業發展輸入更多高素質人才。
基金項目:職業本科專業教學標準研究項目,職業本科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教學標準開發與實施。編號:GXBKZJ2020-14。
參考文獻:
[1]王旭東,馬斌.應用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教學課程體系改革[J].科技資訊,2020,18(31):150-152.
[2]許建民,劉顯貴,向鐵明,梅麗芳.新工科背景下面向專業認證的汽車服務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J].現代職業教育,2020(1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