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林田
摘要:刺嫩芽(Aralia elata Seem)又名刺龍芽、刺老芽、遼東楤木、龍芽楤木、鵲不踏,多年生落葉小喬木。刺嫩芽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食用方法多樣,味美香甜、清嫩醇厚、野味濃郁,是著名的山野菜,被譽為“山野菜之王”。
關鍵詞:刺嫩芽;林下;培育
林下經濟是充分利用林地資源發展林下種植、養殖及森林旅游等復合經營的一種模式,林區職工及家屬利用林區森林資源優勢,大面積林下栽植刺嫩芽,是增加了職工收入主要途徑之一,下面簡要介紹一下刺嫩芽林下栽植技術和方法。
1? 刺嫩芽植物學特性
刺嫩芽植物學特性:刺嫩芽學名遼東楤木,屬五加科落葉小喬木,樹皮灰色,小枝灰褐色,稍密生或疏生細刺,嫩枝上刺較長,葉大,高1.5~5m,果球形、5棱,直徑4cm,成熟黑色。花期7~8月,果成熟9~10月。主要分布在遼寧、吉林、黑龍江,野生刺嫩芽生長在林冠下和林緣。
2? 培育技術
2.1? 采種及儲存
在9月下旬分次采收,成熟的果實為黑色的,先采收成熟的黑色的果實,等其他果實成熟后分批次采收,成熟果實要及時采收,否則果實落地后不易采集。采收后的果實脫粒后放入流動水中浸泡一周左右,待果皮軟爛時攪動和揉搓,使種子與果肉分離,漂洗掉果肉,剩下的種子再反復用清水漂洗,成熟的果子下沉,未熟的種子上漂。最后將成熟的種子撈出,晾干保存,種子干濕度達到70%干即可。
2.2? 種子催芽
采用層層積處理催芽法,將晾干的種子用30~50℃的溫水浸泡一周左右,中途需換水,種子撈出后,按1:3的比例用細河沙拌勻,種沙混合后的濕度為60%~70%左右,用手抓成團即可,將拌好的種沙裝入編織袋中,在不積水的地方挖30~50cm的深坑放入種沙,再覆土10cm以上,形成小丘狀。次年春天播種前兩周左右取出種沙,平鋪在室內地面上,每天翻動幾次,注意保持濕度,大約兩周左右出芽,即可播種。
2.3? 整地做床
播種前兩周選擇土壤較肥沃,排水良好的圃地施入底肥深翻25~30cm后作床。底肥可用發酵好的農家肥2000kg/667㎡或磷酸二胺復合肥50kg/667㎡,床高15~20cm,床寬1m,長20m左右。
2.4? 播種
播種方法有兩種,條播和撒播。播種時間五月中旬,通常采用撒播,撒播先用耙子將床面平整后再掃一遍,把床面小土塊掃入床溝作業道,為了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在播種前用辛硫磷進行床面土壤處理,施用量2~3g/㎡。播種前將種子用容器分好,計算出每床用種量后混細沙或土,用量10~15kg/667㎡,均勻撒播于床面上,覆土厚度大約0.5~1.0cm,覆土后稍加鎮壓,然后可采用噴灑農藥封閉防草,用藥150~200g/667㎡,兌水60kg,最后覆蓋一層稻草用絲條固定,以利保濕。噴一次透水,后期采用少量多次的澆水方法,保持濕度,約15~20d幼苗出土,30d左右出苗整齊,注意及時除草施肥。
2.5? 苗期管理
苗期要注意防病防蟲、除草和施肥。除草可采用人工、和用化學藥劑除草,可用50%乙草胺150~200g/667㎡,兌水50kg,或用15%精穩殺得乳油,50~70ml/667㎡,兌水50~60kg。進行土壤封閉處理,除草效果很好。除草后,要追肥磷酸二銨一次,撒施10kg/667㎡即可。追肥后澆透水。當苗高6~8cm時,進行一次人工間苗。間苗時要拔去弱小的苗和長勢不良的苗。苗間距保持在4~5cm,形成交錯留苗,控制幼苗的密度,以促進生長。第2年春季可起苗栽植。
2.6? 栽植
本地區林冠下栽植刺嫩芽,選用郁閉度在0.4以下的落葉松林,刺嫩芽小苗栽植前需切去過長的根系,栽植密度1×1m,栽植密度650株/667㎡左右。采用小穴栽植,踩實一圈的方法,穴不必太大,穴過大容易形成積水影響苗木成活率。刺嫩芽為肉質根系適應在半陰半陽溝谷兩側斜坡上,排水不暢,易積水的平地不適宜刺嫩芽生長,栽植成活率極低。
對照的栽植刺嫩芽經驗,在土質肥沃的平坦地塊栽植刺嫩芽,當年成活率很高,但在次年春季會因前一年苗木木質化程度不好,地上莖全死掉而重新從根部發芽,經過2~3年后,所栽植的刺嫩芽絕大部分死掉,栽植失敗。發生旱情時要及時澆水,而雨季雨水比較多的時應及時排水。
2.7? 幼苗撫育
栽植當年6月中旬可進行第一次撫育,7月下旬再進行一次即可,撫育不可使用機械,只能采取人力使用短把鐮刀割除灌木和雜草,保證幼苗正常生長,鋤草時不要傷到根系。
3? 效益分析
栽植兩年后,第三年春季可采摘刺嫩芽10kg/667㎡,單價30元/kg,可收入300元/667㎡。四年后秋季割刺嫩芽木質化莖桿,合格莖桿粗度1.3cm以上的300根/667㎡,每根工時費0.1元,價格0.5元/根,產300根/667㎡,合計收入120元/667㎡,效益很好。
刺嫩芽采摘時,一般可以采摘2~3次,切勿多次采摘側芽或副芽,以免影響植株生長勢頭。采收的時間要掌握好,采收過早產量低,采收過晚品質下降。刺嫩芽生長至4~5年,需平茬出去老枝,萌發更新出新的枝條。平茬更新的方法是:春季采完老枝上的嫩芽后,用鋸或鐮刀把老枝從根部砍除。
刺嫩芽林下栽培技術,摒棄了野生資源胡采亂砍的落后方式,有力地推動了林區經濟的發展。目前已在東部林區大面積推廣,成為當地林農致富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 郭昱材,孫喜文.北方地區刺龍芽的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09(1):141-142.
[2] 趙科研.刺嫩芽林下半野生栽培技術[J].林業實用技術,2010(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