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
摘要:微生物菌肥是一種基于土壤微生態學、植物營養學開發出的新型肥料制品,是以活性微生物活動的產物作為營養成分的有機肥料。微生物菌肥相較于傳統的化學肥料而言,具有無毒、無害、無污染、純天然等優勢,不僅能夠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還能夠改善土壤營養現狀及結構,改善土壤板結等問題,從源頭上提高農作物產量。本次試驗的目的是尋找出能夠將微生物菌肥價值發揮到最大的使用方法,探索更適合鄂爾多斯市的肥料使用技術,推動我市綠色農業發展。本試驗選擇土壤地力、田間管理等條件基本一致的地塊,使用不同種類以及配比的肥料,對比畝產,以此作為肥料使用的技術參考。
關鍵詞:微生物菌肥;試驗報告;綠色農業
0? 引言
為了持續夯實鄂爾多斯市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確保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我市從減少化肥、農藥用量上著手,率先在伊金霍洛旗引進了神州漢邦(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禾神元多效微生物菌肥。通過大面積的多點菌肥試驗示范對比,選出一種或幾種適合我市自然地理氣候特征的微生物肥料,以期為我市推進綠色農業發展,實現化肥、農藥零增長,提高耕地生產能力提供一種可靠技術手段。
1? 微生物菌肥試驗所在地
伊金霍洛旗蘇布爾嘎鎮毛烏聶蓋村,是蘇布爾嘎鎮的下轄村落。蘇布爾嘎鎮位于伊金霍洛旗西北部,是伊旗的農牧業大鎮。伊金霍洛旗地處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之間的金三角腹地,屬于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過渡的半干旱、干旱地帶。伊金霍洛旗的年降雨量在340~420mm區間,且呈現東南向西北遞減的趨勢,地處西北部的蘇布爾嘎鎮基本屬于伊旗年降雨量比較小的地區。伊旗整個地帶常年風沙大,土地的營養情況不太樂觀,播種農作物以谷物、豆類、薯類、油料作物、蔬菜、瓜類為主。伊金霍洛旗地區想要推動綠色農業,需要選擇能夠適應當地地理氣候特征的肥料,在穩產、增產的同時實現化肥零增長。
2? 微生物菌肥試驗對象
參與本次試驗的農作物為克星一號馬鈴薯,也稱克新1號。克星一號馬鈴薯的畝產量較高,約為2000kg/667m2,屬于中熟品種,從出苗到莖葉枯黃共計90d左右。這一品種的馬鈴薯株型挺立、莖葉粗壯,結出的馬鈴薯塊莖呈橢圓形,不僅表皮光滑、芽眼深度適中,而且塊莖尺寸屬于馬鈴薯中體積比較大的一類。克星一號馬鈴薯具有較高的抗環腐病、抗PVY、抗PLRV、抗晚疫病的優勢,塊莖耐儲存,雖然食用起來味道一般,但淀粉含量、VC含量、原糖含量都比較有優勢。因此,克星一號馬鈴薯是我國境內主要栽培的馬鈴薯品種之一。伊旗境內的栽培時間通常在每年的5月中旬,充分利用每年的無霜期。
3? 禾神元多效微生物菌肥在克星一號馬鈴薯栽培中的試驗過程
3.1? 第一次試驗
第一次試驗中選用兩塊基礎情況大致相同的田地,以禾神元多效微生物菌肥為變量,對比兩地塊的產量。兩塊田地的磷酸二銨施用量為50kg/667m2、顆粒碳酸氫銨施用量為40kg/667m2,其中田地一額外施用禾神元多效微生物菌肥45kg/667m2,田地二保持不變。90d培育后,對比田地一和田地二之間的產量,增產效果十分顯著,增產幅度高達35%,表明禾神元多效微生物菌肥對克星一號馬鈴薯的作用效果和經濟價值。
3.2? 第二次試驗
本次試驗的目的是推動當地的綠色農業發展,在穩產、增產的同時實現化肥的零增長。在第一次試驗中,雖然實現了農作物的有效增產,但也增加了每畝田地中的肥料施用量,不僅容易增加農作物上的肥料殘留量,還容易影響土地的穩定和健康,因此,第二次試驗考慮將磷酸二銨和顆粒碳酸氫銨的施用量降低30%,試驗目的是根據結果判斷禾神元多效微生物菌肥能否代替常規肥料進行使用,能否扛起化肥零增長與穩產、增產的重任。
第二次實驗中選用兩塊基礎情況大致相同的田地,田地一的處理與第一次實驗中的田地相同,田地二中磷酸二銨的施用量降低至35kg/667m2,顆粒碳酸氫銨施用量降低至28kg/667m2,施用禾神元多效微生物菌肥的量仍為45kg/667m2。經過90d的培育后,對比兩塊田地中的馬鈴薯產量,增產效果仍然存在,只不過增產幅度降至22.9%,這表明,禾神元多效微生物菌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傳統常規肥料的使用。在試驗過程中可以發現,使用禾神元多效微生物菌肥的馬鈴薯植株在長勢、抗黃萎病、抗枯萎病等方面表現出了優勢,不僅能夠實現化肥零增長,還能夠降低農藥的施用量和使用頻次,推動對環境友好型的農業生產方式落地。
4? 控制其他田間管理保持一致
在兩次對比試驗中,除了所使用的微生物菌肥為唯一變量外,其他因素需保持一致,才能夠正確體現微生物菌肥的使用效果,比如參與試驗的作物種子情況、田間栽培行距和株距、其他肥料的施肥品種、施肥時間、施肥和追肥量、農藥施用量、農藥使用時間、其他病蟲害防治技術等。其中需要注意一點,在處理馬鈴薯種子時,可以使用殺蟲劑與基肥一起使用,但殺菌劑不能與多效微生物菌肥一起使用,否則會降低多效微生物菌肥的作用發揮。
5? 結語
在兩次對比試驗中,田地中馬鈴薯的產量經過平均值處理后發現:作為對照組(磷酸二銨50kg/667m2 顆粒碳酸氫銨40kg/667m2)的平均產為2985kg/667m2,額外添加多效微生物菌肥的田地平均產為4032kg/667m2,降低常規肥料用量30%+多效微生物菌肥的田地平均產為3670kg/667m2。產出效果都比傳統常規肥料使用狀態下有所提高,尤其是降低常規肥料用量30%+多效微生物菌肥的田地試驗結果表明微生物菌肥能夠代替掉部分常規肥料,實現化肥的零增長。
參考文獻
[1] 張麗娜.微生物菌肥和中微量元素在冀西北壩上地區蘿卜上的應用研究[D].河北北方學院,2017.
[2] 常麗君.菌肥對半夏產量和品質的影響試驗報告[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