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藍波
小學生正值身體素質與思想素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此時開展有效的小學體育教學,能使學生真正得到良好的素質與思想教育,促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但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正處于思維啟蒙的重要時期,較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各種不良的學習狀態。而學習興趣是促使小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主動力,當小學生對體育課程形成濃厚學習興趣時,便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過程中來。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運用“趣味”點亮小學體育課堂,創新各種趣味化的體育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主動與積極地練習體育技能,促使學生體育學習的健康與長遠發展。基于此,筆者對用“趣味”點亮小學體育課堂練習的策略作如下探究。
一、巧用“趣味情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開展體育課程,是為了向學生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道德與意志品質。小學體育教師應真正將這種教學目標落實到實際的體育教學課堂中,保障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實際學習效果。對此,教師要從教學內容出發,把多媒體技術引進課堂之中,為學生營造充滿趣味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興趣,從而從根本上避免學生因對體育知識毫無學習興趣,而形式化地學習,無法真正提升身體素質與體育能力的不良學習現象。而且學生置身于趣味化的體育學習情境之中,能夠自主且深度學習體育知識,隨之能提升體育課堂練習的實效性。
舉例來說,在教學“跑”這節課時,教師可先將課上學生所需學習的各種關于跑步的體育知識,制作為相應的多媒體教學視頻,并將視頻以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為學生創造一個趣味化的體育學習情境,使學生形成對體育知識的濃厚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課本上的體育知識,親身感受體育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能夠積極地與教師進行相應的學習交流,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好的基礎。
二、巧用“趣味游戲”,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中,單方面輸入是大多數教師堅持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地位和作用沒有突出出來。這種模式下,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不高,難以從體育學習中得到良好的身心素質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與體育發展。為改善這種不良的教學現象,教師應巧用“趣味游戲”開展體育教學,利用學生愛玩游戲的天性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保證每個學生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學習中來。
例如,在教學“跳躍”這節課時,教師可要求學生站成兩隊,兩隊間隔2米,學生左右間隔1米。教師喊不同的數字,每個數字代表不同的跳躍姿勢,做游戲看看哪個小組能伴隨著教師的口號,將每個姿勢都跳躍正確。學生能被這種趣味化的體育游戲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游戲中練習跳躍的技能,得到良好的反應能力與身體協調性鍛煉;教師也能夠真實掌握每個學生對跳躍技能的掌握情況,及時發現與指出學生的學習問題,使學生能學習到正確的跳躍技能,強化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三、巧用“趣味音樂”,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眾所周知,音樂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在情感抒發過程中能夠發揮重大作用,也就是說,人們可以借助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強化審美體驗。將音樂運用到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之中,可以使小學生受到音樂氛圍的感染,逐步加強對體育知識的學習興趣,愉快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之中,為體育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可根據體育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相應的音樂,通過巧用“趣味音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跟隨音樂的旋律做出相應的體育技能鍛煉動作,真正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習“投擲”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節奏性較強的音樂,使學生真正從趣味化的音樂學習氛圍融入到體育課程的學習之中。之后,組織學生伴隨音樂的節奏,開展投擲玩具的體育技能練習,使學生忘記練習時身體的疲憊感,積極地投入到體育投擲技能練習之中。教師還能夠從學生對節奏的掌握中,發現學生對體育技能的掌握情況,真正掌握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從更深的角度理解知識,提高學習效果。搭配趣味音樂的投擲練習,也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雙臂和肩部肌肉,促進學生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四、巧用“趣味比賽”,提升體育課堂練習實效
體育比賽具體指在一定的規則下,讓學生進行體能、技術以及智力等方面的相互較量,最終判決勝負的活動。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種競爭性的體育比賽方式,符合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與好勝心,可以有效消除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畏難學習心理,使學生為了獲取勝利積極地參與到各種體育訓練中,通過各種體育比賽真正了解到自身體育學習的優缺點,從而更好地培養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強化體育技能。因此,小學體育教師組織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通過開展趣味化的比賽的形式完成教學任務,并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使學生形成獲取比賽勝利的意識與信心,從而全身心地練習體育技能,不斷提高體育學習興趣,朝著更高層次的學習方向良好發展。
例如,在教學“小籃球”這節課時,教師可先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科學合理地將學生分為不同的比賽小組,保障每個比賽小組學生整體體育能力的均衡,保障體育比賽結果的真實合理。之后,組織小組學生之間開展籃球比賽,告訴學生獲勝的一方教師會給予獎勵,從而有效增強學生對體育比賽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趣味化的比賽之中,為了取得勝利而努力。最后,讓各個小組的學生都能在籃球比賽的過程中,加強對籃球運動技巧的掌握,并使小組學生對比賽戰術進行有效的探究,強化學生之間的情感與團隊合作素養,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原動力。小學體育教師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著手,運用各種“趣味”點亮小學體育教學課堂,讓小學生能夠充分感受體育學習的快樂,保證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的持續進步,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有力的身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