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霞
摘要:人類維持生命的必需元素除了氧氣和水之外,鹽也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但是鹽并不是只有好處沒有害處,鹽堿地就是因為土壤所含鹽分過多,從而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導致農作物產量較低,我國鹽堿地面積超過九千萬公頃,面積較大。時下隨著我國可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提高鹽堿地農作物產量已經是勢在必行。
關鍵詞:鹽堿地;小麥節水增產;栽培技術
0 ?引言
鹽堿地是含鹽量過高的土地和含堿量過高的土地的統稱,其中地面土層含鹽量高于0.2%,pH值小于8.5的是鹽土地,pH值高于9.0且土壤中含有大量代換性鈉的是堿土地。鹽堿地一般都具有旱、澇、鹽堿、薄和板五個特點,小麥的生長和發育被這五個特點所制約。所以想要在鹽堿地上種植小麥且提高小麥產量就需要考慮到這五個特點,并用一些方法減弱其土地鹽堿的含量,以此來保證小麥更好的生長發育。小麥作為三大谷物之一,其種植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日久歲深,時至今日儼然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種植面積最大的農作物之一。作為易于栽培的農作物,在鹽堿地上種植小麥,提高小麥的產量同樣需要根據小麥的特點運用一些技術實現增產。
1 ?小麥在鹽堿地中的生長發育特點
在鹽堿地中種植的小麥發育周期比正常土地上種植的小麥發育周期要長很多,在鹽堿地中小麥前期生長發育較為緩慢,但后期的生長發育就很快,而且灌漿期也比正常種植的小麥灌漿期更短。種植在鹽堿地上的小麥在幼苗的時候,其幼苗的長勢相對比較弱一些。種植在鹽堿地上的小麥在第一次發芽時,根須比較少且次生根的發育又比較晚,并且由于根量比較少的原因其吸收水分和吸收營養的能力就比較弱。地表之上幼苗的生長也會比較緩慢,植株和葉片比一般麥田較為矮小和短窄。另外種植在鹽堿地的小麥分蘗也低于一般麥田,且分蘗開始也比一般麥田更晚一些。由于進程較慢數量較少另外加之發育較差缺位較多等原因,一畝鹽堿地麥田的成穗一般都不會超過三十萬,在鹽堿地中小麥的麥穗數不足是導致產量較低的主要原因。成穗之后幼穗的發育比較差,小花的退化率較高導致穗粒數量較少。另外由于灌漿期短的原因,導致了穗粒重的降低。
2 ?鹽堿地小麥節水灌溉方法
在小麥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水分是必不可少的。麥田所消耗的水分主要來自人工灌溉和自然降雨,此外還有土壤中所存留的水分以及地下水。地下水由于比較深,小麥不容易吸收到。土壤中所存留的水分多是降雨或人工灌溉之后,且消耗的很快難以持續性提供其生長發育。小麥的產量跟在生長發育階段所提供的水量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應對耕種土地進行合理的設計和規劃,合理的種植密度也是有效的節水方法。要考慮麥苗的最佳生長發育空間,適度的空間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麥田中水分的蒸發。合理的規劃一方面可以減少對耕種土地的浪費,另一方面可以達到一定的節水目的。在播種小麥之前可采用大額深度灌溉,使不低于60cm的土層土壤濕度能夠達到70%以上,這樣即使在小麥的全生長期不進行人工灌溉,只依靠自然降雨進行灌溉也可以滿足小麥生長發育的需求。
3 ?提高鹽堿地小麥產量方法
想要提高鹽堿地小麥的產量,首先就要從鹽堿地著手,降低鹽堿地中鹽堿含量。鹽堿地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土地不平整,經研究發現在不平整的土地表面,較高處的土地含鹽量比低處土地的含鹽量更高。把土地進行平整灌水之后脫鹽率可以達到70%之高,而不進行平整的土地在灌水之后的脫鹽率僅有30%,所以降低鹽堿地中鹽堿含量最簡單便捷的就是平整土地。基于節水理念下,可以在雨季來臨之前提前先把鹽堿地地面進行平整,利用自然降雨降低鹽堿地中的鹽堿含量。同時灌溉還可以達到壓低鹽堿地中鹽含量肥沃土地的目的,可以在雨季來臨前挖好排水溝,不能只灌不排,利用自然降雨對鹽堿地進行灌溉沖刷。同時還可以采取放淤壓堿的方法降低鹽堿地中的堿含量,可以找到含泥沙較多的河流挖取河流底部泥沙,在雨水灌溉的時候把泥沙均勻鋪灑到鹽堿地中,減緩排水時的水流速使泥沙能在鹽堿地中沉降下來以達到淤地改堿的目的。同時給鹽堿地增施有機肥和氮磷化肥,有機化肥中含有的有機質非常豐富,能有效地改良鹽堿地土壤的結構。從而增強土壤保持地力和保持水分的能力,不但能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還能有效抑制鹽分的增高。小麥的根莖能夠伸長得非常高,且吸收營養的能力極強,可以根據此特點在鹽堿地上施肥時需要進行深耕來解除土壤的板結,改善土壤的通氣性。此外還可以通過種植綠肥的方式來肥沃地力,鹽堿地中的土壤并不肥沃,而培肥地力也是增加農作物產量的重要途徑。另外防治蟲害和病變對提高小麥產量也是很重要的,小麥在拔節孕穗期容易出現條銹病,可以使用粉銹寧可濕性粉劑兌水進行稀釋后給小麥噴霧,降低小麥因為蟲害病變等原因導致的產量降低。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鹽堿地種植小麥,產量的高低跟灌溉水的多少有直接的關系。我國作為小麥種植大國,小麥產量一直以來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目前小麥種植的大部分地區都存在著水資源不足的問題,所以就需要借助節水灌溉技術來推動我國小麥種植行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曹曉艷,王子浩,李洪順.中度鹽堿地小麥功能肥的產量效應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7(2):27-28.
[2] 黃永山,董彥格.鹽堿地小麥玉米栽培技術[J].河北農業,2013(1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