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
摘要:鉆井現場安全監督是以QHSE管理體系為基礎,以安全文化為靈魂的綜合性科學。近年以來,在推行QHSE管理體系過程中,把以前的安全管理方法,通過消化、融合、改造、吸收,形成了一套適應性較強、特色鮮明的安全文化,已經逐步滲透到深層安全管理的各個環節,使安全文化逐步得到了深化,實現了企業安全由經驗管理到體系管理的跨越,使員工由“以前的要我安全,到現在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會安全”的重大改變。
關鍵詞:現場 ?安全 ?監督
一、完善QHSE現場監督管理體系
鉆井現場安全監督的核心是完善QHSE體系和安全文化推廣。QHSE理論體系是安全工作的基礎,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靈魂,鉆井現場安全監督是QHSE的落實。
一個完整的QHSE鉆井現場安全監督體系,應該是由一個管理機構、一套嚴密的管理及監督體系系統和運行控制系統構成的一個循環漸進的管理體系。就鉆井公司而言,從公司的管理層到各項目部到各鉆井隊到各班組,都是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班組是現場管理最基本的單元,每一個管理層都有自己的組織結構,組織結構規定了各自的權利、義務和職責。因為一個完整的QHSE現場監督管理體系是否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要看是否能夠形成“齊抓共管、層層落實”的QHSE管理格局,是否能夠構建安全與生產和諧、員工與管理和諧、企業與社會和諧、環境與發展和諧的安全環保機制,是保證現場管理監督體系運作連續性和持續性的關鍵。
鉆井現場監督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產生的安全活動文化。它包括安全生產月、宣傳教育、安全培訓、危害識別與評價、安全標識標牌和個體行為。
完善QHSE管理體系,完善各項管理規定、安全操作規程,是提高員工安全文化素質,樹立員工QHSE理念的基礎,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和對危害的識別與評價,逐步實現員工由“要我”到“我要”的轉變,樹立科學的QHSE價值觀,實施QHSE文化管理。
鉆井現場安全監督管理文化是實實在在的,是企業在組織、管理、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文化,是積淀于企業及其員工心靈深處的安全意識形態,是企業的安全理念、行為和表現在企業的各個層次的宣揚和推介,是企業員工應遵循的安全行為方式,是安全管理的準則和靈魂,貫穿于企業安全活動的全過程,是企業各階層安全觀念、意識形態、行為方式的基礎。
二、鉆井現場安全管理與安全文化的內在聯系
安全管理的對象是人,在企業經營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人。環境的改變、機器設備狀況的改變、設備的操作與管理,都是靠人來實現的。環境、設備狀況的改變,不僅要有必要的安全投入,還要靠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來制約,現場管理與操作要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及員工的素質來實現。
素質文化是用以規范企業員工安全生產工作規范、增強群體意識和價值觀念的文化,是企業員工共同的追求。使員工在安全觀念上確立一種內在的安全無小事的概念,使員工知道自己知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開展現場監督管理的必要性。同時員工之間形成一種行為標準,員工一旦違背了行為標準,違背了安全管理理念,就會自責,會受到共同意識的壓力和公共輿論的譴責,使其自動糾正錯誤行為。
物質文化是安全生產的基礎,企業通過對工作環境的優化、勞動條件的改善、文化設施的建設,來滿足員工追求的安全生產的需要,以合理的安全獎勵機制,來滿足員工追求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激勵員工鉆井現場安全管理的工作積極性。
制度文化是對企業員工的安全生產行為規范進行約束的規則。《安全生產法》明確了各級人員的責任、義務和權利。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來明確企業鉆井現場安全管理、鉆井現場安全管理的行為規范。用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來明確員工從事生產經營過程的操作規范。只有形成責任明確,責權一體,在安全管理才能做到敢抓敢管,才能落實執行力度,使員工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
行為文化是規范現場管理活動中個體行為的文化。要通過安全活動、預案演練、安全教育、技能培訓、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等,并把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列入日常安全管理和生產運行中,提高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能力,使員工熟練掌握本崗位安全操作技能,樹立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員工自覺規范自己的操作行為。
三、安全管理、安全文化與執行力的辯證關系
安全管理規定的落實,靠的是執行力。管理的規則是先有行為標準,后有執行行為。目前,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各行各業的安全管理制度、標準都逐步完善,但在執行上往往出現偏差。出現偏差的原因:一是,一些企業為了獲取高額利潤,有意識的忽視物質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降低了生產環境、生產設施的基本安全條件,使安全管理和安全生產出現嚴重的漏洞,在執行上出現偏差。二是,一些企業在安全行為文化的推介上重視不夠,對操作人員的安全素質、技術素質、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能力、事故預防能力等培訓不到位,使個人在執行和完成任務的能力差,在執行上出現偏差。所以,一個企業要在安全管理上達到一個最高境界,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上,要尋找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用人唯賢,提高企業執行力度,才能讓管理行為用規章制度說話,用規章制度規范管理行為,才能保證執行正確、有序和執行有效。
現場管理靠制度,規章制度只有在運行中才能體現其生命力,也只有在持續改進、完善和提高中才能體現其價值,其價值就在于能夠有效地規范現場管理行為。在安全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把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工作,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和生產運行中去。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是安全行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素質的關鍵,通過開展全員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持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體系文件、運行控制文件,逐步完善和細化QHSE工作指導書,強化執行力度,使風險削減到最低限度,才能使安全意識形態逐步在員工的心靈深處扎根,才能適應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工作需要。
四、總結
現場監督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因為管理工作好與壞主要體現在現場管理上,是最直接和最直觀的。有管理就必須有監督。安全工作的監督是必不可少的,是必須客觀存在的。因此,積極推行現場監督駐井模式能夠進一步將安全指令下發在生產第一線,進一步確保一切都在可控范圍內,一切都能安全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秦立東.石油企業安全管理評價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2
[2]李冬生等。石油鉆井作業實施HSE管理體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00,第16卷(7)
[3]于鳳清.荷蘭殼牌公司風險管理理念與實踐[J],石油化工安全技術,2003,第19卷
[4]李冬生,付明文,文建設.石油鉆井作業實施HSE管理體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00,16(7)
長慶石油工程監督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