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季小芳



【摘要】目前語文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古詩詞教學理論尚不夠系統完整,核心素養在古詩詞教學中得以有效落實的可操作性教學方法也不夠豐富高效。有鑒于此,依據問卷調查取得的科學數據,在了解高中古詩詞教學現狀及科學分析的基礎上,以語文核心素養為抓手,重新整合以往古詩詞教學方法,旨在形成新的有規則、結構化的古詩詞教學策略。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25-022-04
【本文著錄格式】劉勇,季小芳.古詩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外語文,2021,20(25):22-25.
古詩詞閱讀教學有利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陶冶高尚情操、提升審美能力、發展獨立思維、健全人格、涵養心靈。但是目前語文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古詩詞教學理論尚不夠系統完整,核心素養在古詩詞教學中得以有效落實的可操作性教學方法也不夠豐富高效。
有鑒于此,本文以問卷調查的實際數據為現實依據,在了解高中古詩詞教學現狀及科學分析的基礎上,以語文核心素養為抓手,重新整合以往古詩詞教學方法,形成新的有規則、結構化的古詩詞教學策略。
一、高中生古詩詞閱讀現狀調查分析
調查問卷旨在深入了解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在古詩詞教學中的落實情況,發現在推進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在分析原因、探究根源的基礎之上提出指導學生突破障礙的相應策略。
(一)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
由于調查問卷設計還不夠周全,加上受時間和人力的限制,調查對象也較少,調查面也稍窄,本次問卷調查有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高中生古詩詞閱讀的現狀。
由表1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不太喜歡古詩詞,學習古詩詞興趣不濃;理科班約三分之一的學生根本不喜歡古詩詞,對學習古詩詞毫無興趣;有一小部分學生喜歡古詩詞,文科班學生對古詩詞的喜愛程度超過了理科班。
由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學習古詩詞最主要的動機是考試需要,只有很少的學生是因為熱愛古詩詞而學習古詩詞,有一些學生是因為教材規定和老師要求學習古詩詞。
由表3可以看出,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古詩詞的意義在于提高考試成績;理科班還有不少學生認為學習古詩詞毫無收獲;只有小部分學生意識到閱讀古詩詞的真正意義,文科班學生對學習古詩詞意義的認識超過了理科班。
由表4可以看出,絕大部分教師,仍然掌控課堂的“話語權”,唱著“獨角戲”,以自己的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體驗。很少老師以學生為主體,指導學生合作交流,研讀古詩詞。
由表5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總體上不滿意教師教授古詩詞的方法,文科班學生對教師教授古詩詞的方法滿意程度較高,教師的教學方式因人而異,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應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
由表6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對他們閱讀古詩詞還是有一些幫助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幫助不大,也有少數學生認為沒有幫助。
由表7可以看出,很多學生都希望教師能改變教學方式使古詩詞教學變得生動有趣,理科班少部分同學持無所謂態度,也有很少學生不希望教師改變教學方式。
由表8可以看出,學生對古詩詞的積累嚴重不足,只有極少數的學生古詩詞積累超過了100首,還有少部分學生積累的古詩詞還不到10首。
由表9可以看出,學生平常最喜愛讀小說,很少學生喜歡讀詩歌。
由表10可以看出,學生課外很少主動讀古詩詞或了解與之相關知識,文科班的學生對古詩詞或與之相關知識的了解更主動。
由表11可以看出,學生閱讀古詩詞最大的障礙是讀不懂,意象、典故、寫作背景、手法都造成學生理解困難,學生閱讀古詩詞真是障礙重重。
由表12可以看出,理科班絕大部分學生沒有掌握閱讀古詩詞的方法,文科班也有一半的學生沒有掌握閱讀古詩詞的方法,學生需要方法指導來突破閱讀障礙。
(二)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
從調查數據來看,學生古詩詞學習情況不容樂觀。從1—3題的調查結果來看,學生普遍沒有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學習古詩詞最大的動力是為了應試;還沒有意識到學習古詩詞的重要意義。從4—7題的調查結果來看,教師講授古詩詞仍然是唱“獨角戲”,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審美體驗,剝奪了學生獲得審美享受的權利,也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從8—12題的調查結果來看,學生積累的古詩詞嚴重不足,課外不喜歡讀古詩詞,很少主動了解與古詩詞相關的知識,以至于閱讀上障礙重重。鑒賞古詩詞除了要有豐富的積累,還要掌握鑒賞的方法,這樣面對障礙才能游刃有余。很多學生沒有鑒賞的方法,無法突破障礙,所以教師的方法指導尤為重要。
總而言之,調查問卷中反映了當下高中古詩詞閱讀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教師講授古詩詞和學生學習古詩詞都很“短視”,唯考是從,唯“分”是圖,充滿了強烈的功利色彩;教師沒有按照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統籌規劃好古詩詞教學,沒有真正從培養審美情趣,提升人文素養的角度去優化詩詞教學。絕大多數教師的古詩詞教學無法完全滿足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實際需要。許多教師教授古詩詞方法單一,要么就是要求學生簡單機械反復誦讀,卻不給予學生必要的朗讀指導,這樣的死記硬背,雖然也能讓學生記住一些名句名篇,但學生不理解便很快就遺忘了,純粹增加學生的記憶負擔;要么就是按照考試的形式將古詩詞肢解成為語言、形象、表現手法、思想內容、情感態度等知識點條分縷析,把一首完整的詩詞分割得支離破碎,破壞詩詞整體的美。這樣的古詩詞教學只能讓學生獲得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識,無助學生對詩詞整體性的把握和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完全忽視了學生語言能力的鍛煉、思維能力的發展,剝奪了學生獲得審美享受的權利,也不利于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
二、以培育語文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古詩詞教學策略
(一)擺脫功利主義的干擾和應試教育的鉗制
語文教育要擺脫功利主義的糾纏,作為基礎課程,除了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也應注重對學生文學素養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將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融合在一起,真正體現語文的人文性。
古詩詞教學要打破應試教育的桎梏,教師面對高考要有正確的態度,教學不能完全“高考化”,也不能偏離高考,畢竟高考是相對比較公平的選拔人才的方式,為了高考做一些必要的訓練,本也無可厚非。但是,教師不能滿眼分數,滿懷執念,“目中無人,心中更無人”。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并非勢不兩立,水火不容,素質人才更容易在高考中脫穎而出。
總之,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了語文教育的價值,要發揮語文的審美教育功能,真正體現語文的人文性,教師要擺脫功利主義的干擾,打破應試教育的鉗制,努力建構詩意的語文課堂。語文教育特別是古詩詞教育,應該是人的教育。
(二)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手段
我們在古詩詞教學上一直沒有質的飛躍,究其根本,沒有轉變陳舊甚至錯誤的教學理念,很多教師不重視古詩詞教學,教學方法單一。要改變古詩詞教學的現狀,取得新的發展和突破,教師首先要更新教學理念。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精心打造古詩詞教學課堂,努力豐富古詩詞教學手段,綜合運用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引導學生與優秀的文化作品、作家及自身展開多重對話。
(三)講授基本知識,豐富閱讀積累
“古代文化史和古代詩文密切相關。如果學生不了解一定的文化史知識,他們既不能真正弄懂字詞含義,又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惫旁娫~文化知識包羅萬象,學生要有深厚的積累,才能懂得品讀古詩詞的精髓。
1.講解古詩詞基本知識
韻、平仄、對仗都是律詩的基本構成要素。 “所謂押韻,就是把同韻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總是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押韻使詩歌具有回環往復的音韻美。律詩平仄首先要知道四聲:古漢語中“平、上、去、入”四種聲調。平仄使詩歌具有抑揚頓挫美。對仗其實就是對偶,出句和對句相應位置上的詞語的詞性要相同,律詩的頷聯和頸聯一般要求對仗,對仗使詩歌句式整齊。除格律知識外,我們還應教給學生其他的一些古詩詞基本知識,如古代文化、詩詞體式、字詞句知識等等。這不但有助于學生讀懂詩歌,還能充實學生知識儲備,只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無須講得太難太深。
2.豐富閱讀積累
古詩詞積累僅靠課本是遠遠不夠的,要以課本為跳板,向課外拓展延伸。教師要引導學生大量讀、反復讀,熟讀成誦,培養閱讀語感,從而以已學解未學。另外,在讀的基礎上思,“寫了什么”(寫作對象)、“為什么寫”(表情達意)、“怎么寫”(藝術手法),才能得之意,感知于心。正如朱熹在《讀書之要》中談到的:“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然后可以有得爾?!弊x得多,思得多,學生的古詩詞積累也就豐富了。博覽古詩詞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古詩詞知識,豐富閱讀體驗,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提高人文素養,鑄就人文精神,傳承民族文化。
(四)開展多樣的古詩詞活動
1.舉行朗誦比賽
教師可在學?;虬嗉壟e行古詩詞朗誦比賽,參賽學生每人自選一首詩歌,詩歌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課外的,或者是自創的,鼓勵學生采用多樣的朗誦方式,配樂朗誦、配景朗誦、多人朗誦等等,并簡要說明喜歡這首詩歌的理由。組建古詩詞朗誦組委會,組委會成員由教師和部分學生組成,對每位參賽學生做出點評,最后由組委會頒發獎狀。舉行朗誦比賽有助于增強學生積極參加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鼓勵詩歌創作
高中生正處于與詩共舞的年齡,有著豐富的想象力、翻滾的情緒,并且有一定詩詞積累,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抓住這一特點,鼓勵學生嘗試詩歌創作。師生通過對幾首優秀詩歌的分析,了解詩詞創作的基本知識后,教師可指導學生模仿創作。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社會,體驗人生,累積閱讀經驗,用詩歌抒寫對生活的感悟,放飛自己的心靈。學生在進行詩歌創作時,往往需要借助形象思維,通過想象創造意境,用詩化的語言抒發情感。所以,詩歌創作有助于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想象力,激發創造力,從而深化詩歌閱讀,促進其他文體的寫作。
附學生創作的詩作:
憶太白
王鵬程
飲酒樂瘋癲,詩吟盡百篇。
輕狂年少日,持重欲求仙。
落魄懷才嘆,為官笑傲天。
月明無新往,星暗彩璣邊。
定風波
錢源
莫聽穿窗嬉笑聲,埋頭書??嘟洜I。有數心中還策馬,誰怕?志酬方可任平生。
夜半饑腸催困倦,何怨!全神貫注練兵誠。待到來年名在榜,回想,人無辛苦事難成。
學生創作雖略顯稚嫩,但教師應多給予指導、肯定和鼓勵,學生體驗到創作成功的喜悅后,身上流淌著的詩的血液就會沸騰起來,繼而心向往之,創作在磨煉中也會日趨成熟。
參考文獻
[1]劉桂華.古代文化史知識與中學語文古詩詞教學[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4).
[2]王力.詩詞格律[M].北京:中華書局,2012.
[3]朱熹.讀書之要[M].《晦庵集》卷七十四.
附 ?注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以培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的高中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立項編號:XC-b/2016/2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勇,1984年生,江蘇泰興人,教育碩士,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學科教學;季小芳,女,1979年生,江蘇泰興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課程與教學論。